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177篇
  153篇
综合类   1270篇
农作物   295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794篇
园艺   186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对红壤旱坡地土壤侵蚀严重和渗漏淋溶强烈并存的现状,为探讨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氮素径流和渗漏损失特征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选择赣北红壤旱坡花生地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处理:100%施氮量(N100%,纯施氮180 kg·hm–2)、减1/6施氮量(N1/6)、减1/3施氮量(N1/3)、减1/2施氮量(N1/2)和不施氮(N0),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1)与N100%处理相比,N1/6和N1/2处理的花生产量和植株吸氮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N100%处理相比,N1/6和N1/2处理在主茎长、株高、冠幅、饱果数和原始分枝数等农艺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N100%处理相比,N1/6、N1/3、N  相似文献   
122.
光和硝酸盐对番茄硝酸还原酶转录和酶活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代谢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是植株体内最基本的物质代谢之一,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1]。一般认为,硝酸还原酶(NR,EC l.6.1.1-3)是植物氮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也是限速酶[2~4],其活性高低对整个氮代谢的强弱起关键的调控作用[5]。硝酸还原酶水平上的  相似文献   
123.
油菜裂角造成产量损失,同时不利于机械化收获。近年来关于油菜角果开裂的过程、调控角果开裂的因子以及参与裂角过程的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4.
‘婺绿1号’是采用单株选育法从婺源群体种中选育出的早生、持嫩性强的茶树新品种。灌木型,生长势中等,早生种,抗性好。芽形及品质符合现代茶产品需求方向,适制针形和条形绿茶、红茶和白茶,以绿茶品质为优。适宜在江西省婺源县及气候相似的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5.
系统阐述了桑叶油茶的研发背景、特点及发展现状,从挖掘和开发方便型桑叶油茶的养生价值,以科技力量推动桑叶油茶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促进桑叶油茶原料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桑叶油茶的宣传、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桑叶油茶的发展对策,为今后桑叶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田间试验、温室盆栽和生长室水培试验研究了Zn和Cd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不同叶龄叶片的Zn、Cd富集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田间条件下伴矿景天新叶中Cd浓度高于成熟叶、但新叶中Zn浓度低于成熟叶。温室盆栽试验发现,连续种植伴矿景天,第4季时低污染土壤(S1)上新叶中Zn浓度低于成熟叶,但高污染土壤(S4)上新叶中Zn浓度高于成熟叶;而到了第6季,S1、S4上新叶中Zn浓度均低于成熟叶,且在S1上两者达到显著水平;第4和第6季,伴矿景天新叶中Cd浓度始终高于成熟叶(除S1成熟叶中Cd浓度略高于新叶外)。水培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在高Zn(600 mmol/L)、高Cd(100 mmol/L),还是低Zn(10 mmol/L)、低Cd(1 mmol/L)处理,新叶中Zn、Cd浓度均高于成熟叶;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新叶和成熟叶中Zn、Cd浓度均明显上升。水培条件下,新叶和成熟叶中Zn最高分别为43 107、33 774 mg/kg(以干重计)(600 mmol/L,处理56 天);新叶和成熟叶中Cd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5 057、9 060 mg/kg(以干重计)(100 mmol/L Cd,处理56 天)。这些结果表明,Zn、Cd在伴矿景天新叶和成熟叶中富集和分布与其生长介质中Zn、Cd的浓度尤其是有效态浓度、处理时间及植物所处的生长阶段等有关,同时也表明Zn、Cd优先分布于新叶可能与伴矿景天超富集Zn、Cd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7.
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植物源性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35日龄左右、断奶后平均个体质量为(7.48±0.23)kg的大长二元杂阉公猪165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试验期28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I组)、基础日粮 金霉素300 mg.kg-1(II组)、基础日粮 乳酸菌10 mL.头-1.d-1(III组)、基础日粮 乳酸菌30 mL.头-1.d-1(IV组)、基础日粮 乳酸菌60 mL.头-1.d-1(V组),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和金霉素能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降低料增质量比,1~28 d,II、III、IV、V组同I组比较,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提高了14.8%、8.9%、30.5%和29.6%,料增质量比分别下降了9.6%、7.0%、20.5%和17.9%,1~14和1~28 d的Ⅱ、Ⅳ和Ⅴ组的腹泻率为0,试验得出乳酸菌的最适添加量为30 mL.头-1.d-1;乳酸菌可以提高血清T4和IGF-I的水平;IV组和I组比较:14 d时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28 d时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8 d时血清中IgG显著提高(P<0.05),IgA、IgM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获得肉鸡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不同基因型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 【方法】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进行肉鸡SSTR2序列扩增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结果】肉鸡SSTR2从起始密码子至Poly(A)长度为2311bp,其ORF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相同,核苷酸序列与人SSTR2的同源性为81.0%,与大鼠SSTR2同源性为79.5%。其翻译的蛋白由371个氨基酸组成,比人和大鼠的SSTR2多2个氨基酸,鸡SSTR2与人的同源性87.1%,与大鼠的同源性为86.3%。AA肉鸡30d的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2d、16d、44d和58d差异不显著(P>0.05)。黄羽肉鸡的16 d的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30 d、44 d和58 d(P<0.05),2 d、30 d、44 d和58 d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SSTR2 mRNA表达丰度比较显示,AA肉鸡30 d、44 d和58 d均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结论】不同物种间SSTR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基因型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不同,AA肉鸡生长后期 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黄羽肉鸡。  相似文献   
129.
不同栽培模式对兴义市特色烟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置了3种烤烟栽培模式,研究其对兴义市特色优质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当地栽培措施栽培其产值和产量能达到较高水平,但烟株株型特征及部位结构不够合理,生育期较长,烟叶落黄不够好,加大了烘烤难度;而采用扩行缩株、高密度低施肥水平等技术措施栽培的烟叶株型及等级结构合理,烟叶落黄良好,烤后烟叶上中等比例高,产值、产量也能达到一定水平,且烤后烟叶物理外观性状良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缩行扩株技术栽培效果则不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紫苏叶提取物(FPE)对家兔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0.17g/kg)、中剂量组(0.5g/kg)、高剂量组(1.5g/kg)血清中TC、TG、LDL-C、HDL-C、MDA含量及SOD的活性。[结果]FPE(0.17g/kg、0.5g/kg、1.5g/kg)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LDL-C、MDA的含量(P<0.01),并能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P<0.01)和SOD的活性(P<0.05)。[结论]FPE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