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为了探究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aerobic, A2/O)工艺试验装置处理模拟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本研究在反硝化聚磷菌富集阶段,经过聚磷菌的活化、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保持系统稳定三个阶段的富集培养,系统除磷率达到80%。在利用反硝化除磷菌处理模拟养殖尾水期间,通过A2/O工艺试验装置连续性进水出水,系统出水硝酸盐氮(NO-3-N)去除率全程达到了95%。出水的磷酸盐(PO43-)去除率40%~50%,出水总氮(TN)去除率也稳定在88%,出水的总磷(TP)去除率在30%~50%。探究A2/O工艺试验装置处理高硝酸盐氮生物絮团尾水和循环水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时,通过额外添加乙酸钠充当碳源的方式,添加碳源维持碳氮比在3.4∶1的组别脱氮效果显著,但除磷效果不显著,未达到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02.
碳氮比(C/N)调控是生物絮团养殖的核心技术特征,相关研究和实践中C/N中的碳和氮有不同的表征形式,本研究用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表征碳,分别用总氮(total nitrogen, TN)、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 TAN)表征氮,比较了相同C/N、不同氮素形式条件下生物絮团的氨氮去除能力、基本营养组分、氮代谢相关功能基因及总异养菌数量。实验设置A组DOC/TN为20, B组DOC/DIN为20, C组DOC/TAN为20。各实验组8 h内可将10 mg/L氨氮降低到1 mg/L以下, TAN去除速率分别为(2.11±0.05)mgTAN/gTSS·h、(2.00±0.02)mgTAN/gTSS·h和(2.09±0.02)mgTAN/gTSS·h,A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与A、B组无显著差异。各组絮团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C组絮团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A组(P<0.05),主要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藻菌生物絮团系统中光照强度对于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的影响,在实验桶上方分别设置了200 W(L200组)、100 W(L100组)和0 W(L0组)3种光照进行育苗实验,光照强度分别为(8422±195)lx、(4400±204)lx和(3±1)lx。整个养殖过程不换水,养殖14 d。结果显示:藻菌生物絮团系统能较好控制氨氮、亚硝氮等水质指标,增大光照强度能有效降低水体pH与碱度的下降幅度。L200组仔虾体长与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高强度的光照提高了幼体存活率,降低了水体总弧菌数占比,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L200组仔虾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光照强度对仔虾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各组絮团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表明,在藻菌共处型生物絮团系统中,施加一定光照强度可使水质更稳定,促进虾苗生长发育,对育苗生产有益。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硝化型和光合自养型生物絮团对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养殖效果, 设置清水组(CW 组)、硝化组(BFT 组)和光合自养组(ABFT 组)生物絮团养殖泥鳅 45 d, 比较泥鳅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两类絮团的营养组成情况, 以及养殖水体和泥鳅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显示, BFT 组和 ABFT 组的饲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和末均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 CW 组相比, 两实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 BFT 组的终末密度与 CW 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 CW 组相比, BFT 组和 ABFT 组生物絮团可以提供(36.69±1.17)%和 (40.20±1.05)%的粗蛋白; 与 BFT 组相比, ABFT 组的生物絮团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 并且促进脂肪酸由饱和向不饱和转化。ABFT 的泥鳅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 添加藻类对成熟生物絮团 Alpha 多样性指数、群落门水平和属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泥鳅摄食生物絮团会导致肠道菌群 sobs 指数显著降低。BFT 组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 (Chloroflexi); ABFT 组为变形菌门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属水平上, ABFT 组检测到高水平的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本研究表明, 硝化型和光合自养型生物絮团养殖均适合作为泥鳅绿色健康养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