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在养殖固体废弃物水解发酵18 d和5个温度(25、30、35、40、45℃)的条件下,探讨了固体废弃物水解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的效果、VFA的浓度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之间的比例关系、SCOD与总化学需氧量(Tot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TCOD)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时间和温度对固体废弃物的水解发酵均有较大影响,当发酵18 d时,水解发酵产生的VFA在试验的第6 d产酸效果最佳,出现最大值2 609.18 mg/L,从试验的第7 d开始VFA开始逐渐下降,至试验的第18 d降至1 899.72 mg/L,VFA的产量只占SCOD含量的很小一部分。在小于35℃范围内,水解发酵产生VFA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大VFA的产量在35℃的条件下获得、为2 609.18 mg/L,当温度达到45℃,水解发酵产生的VFA最大值989.69 mg/L,不同温度下的平均水解率(发酵产物中的SCOD与TCOD的比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82.
硫自养反硝化对含盐水体脱氮及其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去除硝酸盐为目的,研究了填料床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对含盐水体的NO3--N去除效果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对NO3--N浓度为22.5~368 mg/L的含盐水体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29±1)℃条件下,进水NO3--N负荷0.052~1.088 kg/(m3·d)为最适进水负荷范围,NO3--N去除率大于95%,出水NO2--N浓度小于1 mg/L。进水NO3--N负荷2.171 kg/(m3·d)时,达到最大NO3--N体积负荷去除率,为1.65 kg/(m3·d)。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填料表面生物膜对污染物NO3--N的去除呈半级反应速率关系,反应器单位体积半级动力学常数K1/2v为7.84~ 8.5 mg1/2/(L1/2·h)。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该值的计算结果可以预测出水NO3--N的浓度,预测值与实际值采用统计软件SAS 8.0做方差分析表明,Pr>F值分别为0.9732和 0.8845,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纯氧气/液混合装置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实际使用效果,对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气/液混合装置的氧气吸收效率(absorption efficiency,AE)及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比(gas to liquid ratio,G/L)变化在0.333%~3.333%(O2流量0.57~5.70 g/min)之间时,气/液混合装置的平均氧气吸收效率变化在94.001%~36.049%之间。当G/L=0.667%(O2流量1.141 g/min),在30.5℃、26.3℃、22.9℃和19.2℃水温条件下,气/液混合装置的氧气吸收效率别为87.833%、90.451%、93.606%和94.001%;其中,试验水温为19.2℃时,AE达到最大(94.001%),混合器出水溶解氧浓度达13.36 mg/L。当G/L大于或小于0.667%时,AE均随G/L的变化而降低;各温度组AE值的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AE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4.
生物絮凝技术中碳源的添加策略——以养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水产养殖水体生物絮凝过程中添加碳源的依据、常用碳源的种类、碳源的添加量和碳氮比、添加碳源的注意事项。以对虾养殖为例,归纳了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碳源添加情况,对碳源添加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低温条件下水芹对水体氮、磷的静态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利用水芹(Oenanthe javanica)具有耐寒、适宜短日照季节生长的特性,通过静态净化试验,探讨低温季节水芹对N、P的净化效果,为水芹净化冬季养殖污水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0~15℃低温条件下,水芹对水体中的氨氮和磷酸盐具强烈吸收作用。4d中,水芹对3组不同质量浓度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A组79.5%和31.9%,B组82.6%和48.8%,C组99.1%和72.7%。如存在三态氮,水芹优先吸收氨氮。利用SPSS软件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了静态条件下水芹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净化模型。水芹根际硝化细菌对水体氨氮净化也具有一定作用,对氨氮的去除贡献率约为10%~30%,水芹吸收的贡献率约为70%~90%。利用水芹净化冬季养殖污水具有生态和经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6.
采用中试规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比研究碳源连续添加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SGR-Con)和碳源分次添加反应器(SGR-Sev)的水处理效果。典型反应周期内的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变化,SGR-Con反应区处于较高的稳定水平,SGR-Sev在反应周期的第0小时至碳源瞬时添加时快速上升至SGR-Con的水平,并且在反应周期的第4小时以后降至较低的稳定水平。实验期间,SGR-Sev反应区和沉淀区的溶解氧含量分别显著高于SGRCon的反应区和沉淀区;2个反应器的反应区pH无显著差异,沉淀区pH在2个反应器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碳源分次添加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反应器的脱氮效果,SGR-Sev对硝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出水碱度分别可达63.91%±14.31%、64.07%±12.11%和(278.18±80.33)mg/L。相较于SGR-Con,SGR-Sev的出水总氨氮和亚硝氮浓度较高。反应器采用碳源分次添加的方式可使絮团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研究表明,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宜采用碳源分次添加的方式。  相似文献   
87.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麻醉后有水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研究CO2流速(麻醉阶段)、浸泡时间(浸泡阶段)、水体类型和盐度(复苏阶段)对复苏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CO2流速(3、5和7 L/min)、浸泡时间(0、1和5 min)、水体类型(自来水、养殖水上清液和养殖水)以及盐度(3、7和11)等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以结果为依据进行L9(34)正交和验证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CO2流速为7 L/min、最佳浸泡时间为0 min、最佳水体类型为自来水、最佳盐度为7;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当复苏时间为2 h时,4个因素对运输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浸泡时间>水体类型>盐度>CO2流速,最佳运输方式组合为CO2流速为8 L/min、水体类型为自来水、盐度为7、浸泡时间为0 min;当复苏时间为4 h时,4个因素对...  相似文献   
88.
能量生态学(ecologicalenergetics)是以研究能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分配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最终阐明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的科学。开展能量生态学研究,阐明水生龟鳖类的能量需求、能量收支各组分的定量关系、主要生态因子对各组分分配的影响、调节能量分配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能量的摄取、吸收、转换及利用效率,不仅有助于提高养殖科学理论水平,指导养殖业的发展及科学管理,而且对龟鳖类的资源管理、评估龟鳖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具重要意义。恒温动物的能量生态学研究较早,许多学者建立了鸟类和哺…  相似文献   
89.
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系统的技术构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粗放经营性、资源依赖型水产生产方式导致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萎缩的状况,在我国已十分明显。业内人士越来越强调必须找出路以摆脱上述困难,在此背景下,高效、节水、不污染环境的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生产(一般俗称“设施渔业”)日益引起关注。全国各地对这种高效、节水、不污染环境的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已开展不少研究,并建立了一些工厂化养殖车间。 封闭循环工厂化养殖的关键技术是水质净化技术。它是融入了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学、水处理装备、信息与计算机等学科的高科技内含的综合性技术;而且它同一…  相似文献   
90.
闭合循环养殖系统中构建藻皮净化装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湖泊和海湾等水域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中,采用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的方法控制N、P等营养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和水族馆生态系统中,采用生物脱氮和脱磷技术来控制水体营养盐浓度是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藻皮净化装置是一种创造利于藻上皮固着生长的装置,可作为养殖废水处理(Wastewater)系统的组成单元,通过调整藻皮生物种类,该装置可适用于高盐、低盐和淡水养殖系统。本文通过构建底栖硅藻舟形藻(Navicula sp.)藻皮,研究其对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和水族馆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