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0篇
  26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森林结构调查中最适样方面积和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0块100 m×100 m的模拟样地为研究材料,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吻合率关系对模拟的小样方进行研究,并以1块100 m×100 m的实地调查样地为例,验证新确定样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实际调查样地的调查时间来分析比较样方间的调查时间和成本,进而确定较优的样方面积和样方数.结果表明:(1)空间结构参数中的角尺度与抽取的样方面积大小和样方数量有关.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和样方数量的增加,所估计的林木空间结构均趋于稳定;(2)从林木空间格局来看,样方面积为10 m×10 m、15 m×15 m、20 m×20 m、25 m×25 m、30 m×30 m抽样数分别为42、23、12、9、4时,均能准确的表达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3)在考虑调查时间和成本时,样方面积为30 m×30 m、抽样数为4是林分空间结构调查时较适合样方调查面积和调查数.  相似文献   
32.
再论"结构化森林经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回顾和评价现有可持续森林经营途径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述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文中指出,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目标--培育健康森林,符合现代森林经营理念;经营理论建立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法则上,理论基础稳固;经营方法充分利用了"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的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林分结构调整成为可能;经营模式以健康森林结构的普遍规律为范式,以保证林分结构调整目标明确;经营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进一步量化了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总之,结构化森林经营不失为一种简洁、操作性强、科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33.
刘子琦  熊康宁  盈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96-2899,2922
[目的]研究洞穴新生碳酸钙碳同位素对地表石漠化的指示意义。[方法]采用质谱仪分别测定了贵州中西部洞穴沉积物中δ18O、δ13C值及植被、土壤样品中δ13C值。[结果]洞穴沉积物δ13C值与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关;冰期的δ13C较重,说明降雨量的减少会导致植被的减少;间冰期时段,较老δ13C之间相似,但与新生碳酸钙的δ13C差异较大,说明现代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比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更明显;洞穴沉积物δ13C值基本反映了地表植被、土壤中有机碳δ13C值的变化,植物覆盖率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洞穴沉积物δ13C值重要因素,地表石漠化的等级越高,洞穴沉积物中δ13C值越重。[结论]洞穴沉积物δ13C记录为研究石漠化演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描述了朱蕉枯尖病的症状,分离鉴定其病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朱蕉枯尖病由粘团镰刀菌(Fusarium conglutinans Wollenw.)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C,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5~10,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5℃。  相似文献   
35.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枯立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中枯立木的数量及空间结构特征,探究枯立木形成的原因,为樟子松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中设置2块1 hm~2的大样地,用全站仪对样地中所有胸径大于5 cm的立木进行定位并进行全面调查;对调查样地的基本特征,枯立木的数量特征及径级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于表达林分中枯立木微环境的活立木比的概念,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分析方法,对枯立木与其最近4株相邻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块不同密度的樟子松天然纯林下更新幼苗和枯立木数量相差较大,密度较小(样地1)的样地更新幼苗和枯立木较少,而密度较大的样地(样地2)中枯立木达到200棵,林下更新幼苗数量达到15 280株·hm~(-2);樟子松天然纯林样地内枯立木主要以小径级木为主,胸径集中在11 cm以下;样地1枯立木径级连续分布,幅度较窄;样地2中的枯立木径级幅度较宽,但在20 22 cm缺刻,有2株大于23 cm的枯立木;2块样地中枯立木的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样地1中枯立木周围的4株相邻立木大多为活立木,且胸径较枯立木大;样地2中,只有一半的枯立木周围的最近4株立木为活立木,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枯立木胸径不是最小的,枯立木有连续分布的现象。2块样地中枯立木的角尺度-大小比数二元分布特征的差异不明显,而角尺度-活立木比二元分布特征和大小比数-活立木比二元分布特征差异明显,样地1中枯立木的最近4株随机分布于其周围的相邻木为活立木且胸径大于枯立木的比例明显高于样地2,而枯立木最近4株随机分布于其周围的相邻木有枯立木的比例明显小于样地2。[结论]樟子松天然纯林枯立木以小径级林木为主,枯立木的数量与林分密度相关,林木竞争是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密度过大也会产生病虫害,因此,对天然樟子松纯林要进行适度经营,保持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36.
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层面,引入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探求农村金融排斥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7.
小杂粮浅松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冷凉风沙区杂草防除困难,小籽粒、小播量时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欠佳的问题.研制了小杂粮浅松播种机。该机采用平铲式开沟装置和带橡胶凸起的鼠笼式镇压辊,种肥水平分施,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浅松除草、施肥播种等任务。在山西阳高县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1。种肥深度合格率92.5%。种肥间距合格率85.7%,平均除草率92.3%。镇压辊实现了对种行和行间的不同镇压。镇压后行间土块直径为1~5cm的占79.4%,有利于减少农田扬尘;种行土块直径为0~1cm的占84.3%.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该机适用于冷凉风沙区和农牧交错带的谷黍播种。  相似文献   
38.
凹形圆盘式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针对东北垄作区免耕播种玉米存在的垄台清理效果差,机具堵塞严重,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凹形圆盘式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研究了凹形圆盘式垄台清理装置,通过分析其运动特点,确定了其关键结构参数。在玉米秸秆覆盖的垄作地的试验结果显示,凹形圆盘式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垄台清理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秸秆堵塞,形成清洁种床。种肥间距为47 mm,均匀性好。土壤扰动量为22%,播种后种带秸秆覆盖率降低了75.9%,有利于提高苗期地温,改善播种质量,可较好满足东北垄作区玉米免耕播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固定道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压实试验,分析了无压实以及小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压实等处理方式的土壤容重、入渗率和耕作阻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年的固定道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机具随机进地行走会造成对土壤的严重压实,降低土壤水分入渗,增加作业能耗,而固定道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轻地表径流,提高土壤作业适时性和准确性,在目前固定道占地20%的情况下,总产量没有减少  相似文献   
40.
据有关人士介绍,随着各地高效农业的兴起,农民们迫切需要生产厂家能提供与种植模式相适应的小型农机。 近些年来,带状种植模式是将田地划成若干带状,然后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呈条型间隙种植,从而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但实行带状种植后,大型收割、除草、施肥等机械无法进入农田,而小型适用农业机械又没有及时投放市场,农民仍靠人工除草、施肥、收割,大大增加了劳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