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从海南本地水域分离得到一株高含油藻,通过18S rDNA鉴定其为Chlorella sp KMMCC FC-21。将其培养在高碳培养基HSM和低碳培养基BG11和SE以及它们相应氮元素、硫元素和磷元素缺乏的培养基中,研究上述三种元素缺乏对其生物量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元素和硫元素缺乏使其生物量大幅减少,但却能促进其油脂的积累,在高碳情况下其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磷元素的缺乏只能小幅增加其含油量。在低碳硫元素缺乏的SE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0 mmol/L乙酸钠和25 mmol/L葡萄糖时,其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00%和160%,其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120%和72.7%。在HSM、HSM-N、HSM-P和HSM-S培养基中细胞组分分析表明:氮元素、硫元素和磷元素缺乏促进其细胞内油脂积累的同时却使总糖和总蛋白的含量减少,此外也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32.
通过在EMBL数据库中搜索鼠源TNF-α单链抗体基因同源性最高的人胚系抗体基因TNF-α-ScFv,进行人源化改造,并选择衣藻叶绿体偏爱的密码子对TNF-α-ScFv基因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带psbA启动子:TNF-α-ScFv::psbA 3′终止子表达框的中间载体,再将psbA启动子:TNF-α-ScFv::psbA 3′终止子表达框插入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p322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确定已成功构建了TNF-α-ScFv基因的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3.
莱茵衣藻氮胁迫基因数字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莱茵衣藻为对照,通过数字表达谱技术对缺氮诱导3 d的藻细胞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并结合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482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08个,下调表达基因374个;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共分布在85个pathways中。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氮元素缺乏诱导微藻油脂积累的分子机理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34.
氮元素缺乏对微藻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茫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鉴定了10种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基因片段,这些片段的同源基因均与氮源的吸收利用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7种基因在氮缺乏条件下转录水平明显上调,包括:硝酸还原酶基因、NMT1/THI5家族蛋白基因、N-羟甲基-L-丙氨酸脱氢酶基因、核糖体蛋白L36a基因、FAD/NAD(P)结合的氧化还原酶基因、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和细胞色素cd1-亚硝酸还原酶类似基因。而天冬氨酸转氨酶、红细胞膜蛋白7.2b和γ-谷氨酰磷酸还原酶这3种基因在氮缺乏时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35.
根据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引物,用RT法合成cDNA后,通过PCR法扩增并克隆TuMV海南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外壳蛋白基因全长864个碱基,编码288个氨基酸。与Trembly,M.F等报道的该苷酸同源率为95.8%,氨基酸同源率为84.8%。与徐平报道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6.3%,氨基酸同源率为95.1%。与孔令洁  相似文献   
36.
构建伊蚊3HKT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Maa7IR/3HKTIR,转化莱茵衣藻,将得到的转基因藻株喂饲伊蚊幼虫。结果表明,3HKT RNAi转基因藻株对伊蚊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伊蚊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基孔肯雅病的媒介昆虫;微藻是蚊子幼虫天然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且小球藻、衣藻等可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廉,因此,可长期将其大规模投放在封闭区域,形成优势藻种。本研究可为生物杀蚊,阻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恶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海南省养殖水体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方法]于2016年4月选取琼海市、万宁市部分养殖水体,采集浮游藻类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浮游藻类种类数为68种,隶属于7门57属,绿藻门的种类最丰富,为34种,其次是硅藻门19种。浮游藻类细胞密度为1.01×10~8 cells/L,主要组成为绿藻门、蓝藻门和隐藻门,分别占77.14%、8.80%和8.23%。浮游藻类优势种主要为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等,指示水质状态为α-β-中污染。浮游藻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在0.05~1.78,平均值为0.72;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02~0.69,平均值为0.28。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养殖水体水质处于中污染到重污染的状态。[结论]研究结果为养殖水体浮游微藻调控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8.
橡胶丛枝病分子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橡胶丛枝病的长春花(菟丝子桥接),通过提取其总DNA,以植原体(phytoplasma)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得到860bp的DNA片断,片断的大小与设计的相符。而健康长春花扩增得不到此片断。同样,将感染丛枝病的橡胶树总DNA,进行PCR扩增,结果与上述相同。该860bp片断经地高辛标记,核酸杂交结果显示,感染丛枝病的橡胶树阳性反应强烈,健康橡胶树仅有微弱反应。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微藻对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笔者进行了念珠藻(Nostoc sp.)、鱼腥藻(Anabaena sp.)、鞘丝藻(Lyngbya sp.)和小球藻(Chlorella sp.)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的适应性试验,检测了小球藻对不同处理阶段的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的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检测了废水培养小球藻至对数期后添加营养液后藻种密度、pH及导电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藻种中,小球藻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的适应性最强。废水中TN,TP,COD浓度越高,微藻对其去除效果越好。去除效果依次为废水原液>厌氧发酵废水>处理后废水。小球藻可以高效去除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的TN,TP,COD,对橡胶加工废水原液TN,TP,COD去除率分别为89.21%%, 70.00%, 49.33%。利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培养小球藻至对数期后添加营养液可以有效延长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