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浅红色凤仙花地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mg/mL)与不同时间(1、2、3d)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组合处理对凤仙花的诱变效应,以确定适合于凤仙花诱变育种的最佳剂量,并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诱变株系。结果表明:凤仙花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根条数、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均受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当浓度为40mg/mL处理时间为2d和3d时,发芽率为0。半致死剂量为2.0mg/mL处理2d,但此剂量不能获得较多优异的突变体,而0.5~1.0mg/mL处理2~3d却能获得较多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突变体。突变体的类型包括顶生花、一柄多花簇生、重瓣花、嵌合花、嵌合叶、花柄极度缩短及无主干等类型的突变体。花色也出现了深红、淡粉、紫红、粉白、淡紫红、紫色、粉红、白色、深紫、淡紫、粉紫、红色以及红白嵌合花色等10余种突变类型。在这些突变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单株有紫红重瓣花、深红间白色嵌合重瓣花、紫色重瓣花、淡粉牡丹型重瓣花、红色茶花型重瓣花、浅红间白色嵌合玫瑰型重瓣花、粉红蝶形重瓣花、一柄多花簇生型、花柄极度缩短重瓣嵌合花等9个。此外,处理以后的凤仙花花瓣色素物质和营养物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逐代筛选,可望在其后代中获得新品种进行商品化生产,或为凤仙花育种提供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反季节甜瓜深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冬季上市的甜瓜被视为珍品.在节能日光温室栽培的秋冬茬甜瓜,可在翌年元旦至春节上市,产量可达30 000~37 500 kg/hm2,产值12万~15万元/hm2.我县自1998年在日光温室试种0.67 hm2甜瓜获得成功后,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栽培面积达到16.67 hm2,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耕地质量的优劣反映了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也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基础。以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研究区,选用土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条件、地块空间形态和生态安全格局4个指标因素,利用指数衰减赋值、多因素综合评价和多因素指数等方法构建察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各指标质量评价等级,确定察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初步划定方案。结果表明,察县耕地质量总体情况良好,全县55.74%的耕地质量较高,44.99%的耕地优先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11个指标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进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3种规划方案中以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相结合的规划方案综合效益值最高,并且大于规划基期年,是最优的规划方案.该方案可使阿克苏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达到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自然地理景观格局变迁与荒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黑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成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荒漠化的因素多种多样,笔者认为荒漠化与自然地理景观格局变迁有重要的联系.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自然地理景观的变迁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景观格局的变化与荒漠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自然地理景观变迁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地集约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针对荥阳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现状,分别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约束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对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了有效提高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以及GIS的发展背景、应用领域,讨论了GIS在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的应用现状和方法,通过一系列实例阐述了GIS在资源管理领域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荒漠植物凝结水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对凝结水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凝结水形成机制、生态作用以及冠层凝结水吸收利用.结合荒漠植物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指出加强对荒漠植物吸收冠层凝结水的内在机理研究有助于理解荒漠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荒漠植物响应对策的阐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lobeLand 30的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为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的GlobeLand 30数据集,通过利用转移矩阵、坡度分布指数、标准差椭圆以及土地利用重心迁移,分析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为: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哈密市虽然面积大但能利用的绿洲面积较小。2020年草地面积为10226.39 km2,水域面积为295.17 km2。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中,草地的减少量最大,流失面积为671.48 km2,主要转换成未利用地、林地和少量耕地;建设用地增量最大,面积高达405.60 km2。2000-2020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耕地面积呈增长趋势;未利用地和水域呈减少趋势,其中水域面积的减少量很小,基本保持稳定。②2000-2020年草地在5个坡度梯度上分布比较均匀;而耕地和建设用地基本分布在Ⅰ级和Ⅱ级坡度梯度,耕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显优势分布;林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面积最大;未利用地分布面积随着坡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③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2000-2010时段的变化相比方向性较明显,范围更广,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2000-2020年哈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明显的时空特征,坡度对各地类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马铃薯的种植。并且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马铃薯种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的产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大的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的质量。本文就主要对影响马铃薯淀粉粘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控制马铃薯淀粉产品的理化指标,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