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寻找有机肥发酵的最佳通风方式,采取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通通风方式对堆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通风方式堆肥发酵过程温度伴随氧气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温度高于50℃或55℃天数以翻堆3次处理最多,氧气浓度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处理表现明显.不同通风方式发酵过程中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总C、C/N比、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个处理总养分含量、pH值差异较小,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处理成品率最高.总体上,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最有利于有机肥发酵.  相似文献   
12.
碳氮比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按照不同C/N(20∶1、25∶1、30∶1和35∶1)分层堆积进行有氧发酵,研究不同物料碳氮比(C/N)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物料C/N。结果表明,不同C/N处理在发酵0~7 d为升温期,8~20 d为高温期,21~30 d为降温期,之后趋于稳定;高于50℃和55℃的时间以C/N为25∶l处理的较长,C/N为30∶l处理的时间最短。各处理在各发酵阶段的氧气浓度供给充足。不同C/N处理发酵堆体积、C/N、有机质含量在发酵阶段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均在发酵30 d内变化较大。发酵结束后,C/N高的发酵堆体积缩减较多,成品率低;C/N为20∶l、25∶l、30∶l处理的N含量接近;C/N越小,K2O含量越高;P2O5含量、pH各处理间差异较小;各处理在发酵120 d后均达到充分腐熟。4个不同碳氮比处理所产有机肥均达到NY 525—2012要求。综上可知,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发酵物料,C/N在(20~35)∶1范围内可灵活配比,以选择C/N为25∶1(玉米秸秆与牛粪干物质质量比为6∶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