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提取陕北大木枣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购于延安市延川县延水关镇的陕北大木枣为试材,通过水浴浸提法获得大枣红色素。通过试验,选择提取大枣红色素最佳的提取溶剂,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料液比对色素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影响最小。正交试验表明,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O.2mol/LNaOH溶液为提取剂,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浸提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大枣红色素的产率最高,可达79.5%。[结论]该研究为大枣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阿特拉津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陕北地区受阿特拉津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可降解阿特拉津的菌株,分别编号为AT-1、AT-2和AT-3,27 h的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79.2%、77.6%、70.4%,初步鉴定这3株菌均属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相似文献   
73.
陕北红枣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测定陕北红枣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国特有枣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陕北特产的几个品种枣果为材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利用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枣果中均含有至少16种氨基酸,平均总含量为(4.57±0.60) mg/100 g,变异系数0.75。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20.35%±4.14%;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2.43%±0.46%;9种药效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36.17%±2.98%;6种芳香族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17.33%±3.61%;4种鲜味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22.71%±3.94%;4种甜味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58.48%±3.09%;3种支链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7.15%±0.48%;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支/芳比值)42.98%±9.37%。红枣中含有至少16种氨基酸,它们含量丰富,尤以味觉氨基酸、支/芳比值、药效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较高,是赋予红枣甜香可口独特风味和滋补养身保健特征的主要内在因素。红枣的蛋白质品质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栽培地所产枣果的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有差异。这些结果为红枣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4.
为了优化海鲜菇液体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法探究了镁离子、锌离子和锰离子对海鲜菇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0.45 g·L~(-1)镁离子、0.15g·L~(-1)锌离子、0.35 g·L~(-1)锰离子时,菌丝洁白,数量多,每50 mL菌丝干重达到了0.202 0 g,是最优培养基,为更好地进行海鲜菇液体发酵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5.
采用SDS抽提法、TRIzol法、CTAB-LiCl、DEPC水法对羊肚菌菌丝体进行了总RNA的提取,并对其进行了紫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中DEPC水法提取的总RNA质量最好,SDS抽提法次之,CTAB-LiCl法和TRIzol法效果最差。从RNA质量、操作简单、经济与否等方面综合分析,DEPC水法是羊肚菌菌丝体总RNA提取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作者简要综述了鸭疫里氏杆菌分类、血清型、生物学特性、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7.
2004年6月—8月,浙江省某波尔羊场l~3周龄波尔山羊发生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检验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为主的混合感染。通过选择敏感药物对发病羔羊进行治疗,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病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现有基础母羊50余只,所产1~3周龄羔羊40余只,其中表现临床症状的有16只。发病率为40%,死亡7只,病死率为43%。发病后,该场技术人员曾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理想。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2.1临床症状病羊精神萎顿,拱背,消瘦,持续性腹泻,严重者…  相似文献   
78.
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县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我们于2010年3月至5月对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地区的252份牦牛血清样品,其中海晏县141份,大通种牛场111份,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大通种牛场牦牛群中阳性26份,阳性率为23.42%(26/111),可疑9份,可疑率8.11%(9/111);海晏县阳性28份,阳性率为19.86%(28/141),可疑15份,可疑率为10.64%(15/141),其中金滩村、托勒村和德州村牦牛群中阳性分别为12份、11份和5份,阳性率分别为22.36%(12/41)、22.00%(11/50)和10.00%(5/50),可疑分别为9份、5份和1份,可疑率分别为21.95%(9/41)、10.00%(5/50)和2.00%(2/50)。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决陕北地区白绒山羊母羊产羔后营养不足导致体况恢复和生长缓慢问题,试验以600只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300只补饲精料记为补饲组,300只不补饲精料记为对照组,从补饲组和对照组各选取60只不同月龄的怀孕母羊及其所产羔羊(每组均为公母各半,且所有羔羊同一天出生)为监测对象,在母羊产羔日和羔羊出栏时测定母羊及羔羊体重,计算不同月龄母羊、羔羊日增重,同时测定出栏羔羊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干物质含量及肌肉剪切力、熟肉率、失水率和羊绒长度、细度、断裂强度指标,探究补饲精料和不补饲精料对陕北白绒山日增重及肉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组和对照组12~18月龄母羊日增重显著高于18月龄以上母羊(P<0.05),随补祠时间延长,补饲组母羊体重均增加,但随月龄的增加,母羊日增重逐渐减少;对照组除12~18月龄母羊体重增加外,18月龄以上母羊体重均在降低,且随月龄的增加,母羊日减重逐渐增加。补饲组公母羔羊日增重较对照组公母羔羊分别显著提高12.32%和13.23%(P<0.05),补饲组和对照组公羔日增重较母羔显著提高8.31%和9.19%(P<0.05)。补饲组羔羊出栏时...  相似文献   
80.
为了获得藏羊源益生菌,利用形态学、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屎肠球菌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抑菌试验、耐受性试验、生长曲线与产酸能力试验以及药敏试验对屎肠球菌分离菌株的体外益生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藏羊源屎肠球菌分离菌株EF1-mh在Pfizer肠球菌选择性琼脂上呈棕黑色菌落,胆汁七叶苷培养呈黑色等生理生化结果符合肠球菌特征,分离株16S rDNA序列分别与参考屎肠球菌序列相似性均达99%以上,PCR成功扩增出种特异性基因ddladk基因,明确分离菌株EF1-mh是屎肠球菌。分离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在8.64 mm以上;分离菌株具有一定耐受性,于60 ~ 80 ℃水浴30 min培养16 h后,活菌浓度基本恢复。 在pH 2.0培养16 h活菌浓度为3.4×102 CFU·mL-1;在pH 3.0培养4 h,活菌浓度为9.5×106 CFU·mL-1;在0.3%胆盐的 MRS 培养液中培养8 h活菌浓度为1.37×103 CFU·mL-1,在1%和2%胆盐的培养液中培养16 h仍有存活;生长速度快,4 h后进入了对数期,且培养10 h后菌液pH在4.3左右,产酸能力强,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等抗生素表现敏感,对多粘菌素B、头孢氨苄等抗生素表现为耐药。研究表明藏羊源屎肠球菌分离菌株EF1-mh具有较好的体外益生特性,这将有利于为藏羊源屎肠球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