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柠条锦鸡儿愈伤组织的培养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柠条的子叶和胚轴切段作为外植体,接种于含不同激素的7种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发生,确定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0.5mg/L,2,4--D2mg/L。在MS+6--B1mg/L,IAA10mg/L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中,在距愈伤组织表面一定距离处常形成分生组织带,很像形成层带。分生组织带内部的细胞分化产生排列不规则的长形管状细胞,分生组织带两侧的细胞分裂产生正常的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在MS+6--BA0.5/L,2,4--D2mg/L的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中可分化出胚性细胞(团),这样的愈伤组织转移至无激素培养基后,胚性细胞(团)可进一步分化出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和试管苗。  相似文献   
22.
刘锦  贾睿芬  贺晓  易津 《种子》2007,26(9):5-9
为寻找华北驼绒藜结实率低、群落退化的原因,在栽培条件下对其花粉生活力、寿命、柱头萌发率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采用同株、异株、自然授粉处理华北驼绒藜,同株授粉结实率(81.53%)显著低于异株授粉(88.6%)和自然授粉(92.6%)的结实率;采用TTC法对华北驼绒藜花粉寿命和生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寿命为6d,最佳授粉时间为1~3d,生活力达95%左右,不存在花粉败育和短命的问题,即不存在小孢子发育障碍。3种授粉方式处理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华北驼绒藜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萌发高峰集中在授粉后3~4h,萌发率达90%以上,三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华北驼绒藜不存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障碍。结实率与花粉在柱头萌发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不存在相关性。研究初步认为,同株授粉产生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发生在授精或胚胎发育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严重退化,植被密度减少,可能存在大量自株授粉是造成群落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绵刺的适应性及其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绵刺是蒙古高原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绵刺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其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绵刺具有典型旱生植物的结构和特征,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和抗风蚀能力较强,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文章还分析了绵刺濒危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4.
风沙土机械组成、容重和孔隙度对采煤塌陷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和计算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煤矿塌陷区和非塌陷区风沙土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采煤塌陷对风沙土物理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非塌陷区相比,塌陷区物理性粘粒含量明显减少(P<0.05),尤其地表10 cm土层最为显著;与非塌陷区相比,塌陷区风沙土容重、孔隙度在不同坡位有明显差异,其中沙丘顶部和中部容重和孔隙度变化不明显(P=0.1),而沙丘底部和丘间低地容重明显减小,孔隙度明显增大(P<0.05);从垂直剖面上看,0 cm~40 cm层容重和孔隙度无明显变化(P=0.1),40 cm~100 cm层容重明显变小,孔隙度明显增大(P<0.05);裂缝密度对风沙土容重、孔隙度的影响不明显;在采空区边界,陷落幅度对风沙土容重影响较小,在采空区内部随着陷落幅度的增大,低位陷落体容重有随机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5.
对蒙古莸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干热处理。结果表明,60℃和75℃各时间段、85℃下4~12 h以及95℃下4~8 h的干热处理,对蒙古莸种子活力无明显影响;直至95℃处理12~24 h开始,各发芽指标才逐渐开始下降,而经过105℃处理8 h后,蒙古莸种子发芽率仍然保持在46.67%左右,说明蒙古莸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具有极强的高温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采煤沉陷影响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土壤基质对采煤沉陷的反应,在神木县大柳塔矿采区,分别对五个年份的6个沉陷区及其对照区进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随沉陷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减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沉陷区与对照区容重变化基本一致。土壤粘粒含量随沉陷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由大到小的趋势,土壤砂粒含量变化与之相反。土壤pH值随沉陷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沉陷年限的增加而增大;全钾在沉陷1年后显著增大,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变化趋势不一致。相对于硬梁地,采煤沉陷对沙地影响较大。沉陷16年的沙地土壤理化性质与对照区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7.
对老芒麦和诺丹冰草种子生产田的施肥试验表明 ,N肥、P肥单施及 N、P和 N、P、K混施可使老芒麦实际种子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子指标有显著提高 ,但 N、P、K及 N、P混施效果优于 N肥、P肥单施。 N肥、P肥、K肥单施对诺丹冰草种子增产效应不明显 ,但 N、P、K混施对提高诺丹冰草种子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子指标有显著效应。在老芒麦种子生产中每公顷施用 1 2 0 kg的 N和 90 kg的 P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而在诺丹冰草种子生产中每公顷施用1 2 0 kg的 N和 60 kg的 P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施肥试验的结果亦提示 ,在旱作条件下 ,干旱年份施肥可能并不是一种较经济的提高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对诺丹冰草种子发育过程的切片进行观察和研究。合子的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接着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横分裂,胚胎发生属紫宛型。胚发育经过椭圆形至棒形。并出现凹陷。开始初分化直至成熟胚。部分种子出现有斜向原胚及胚囊中缺少胚的现象。胚乳为核型胚乳.胚乳细胞化始于多细胞原胚期。成熟胚乳最外层发育糊粉层。其它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珠心与珠被在胚发育过程中细胞质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细胞壁则被挤压成为一厚壁层,构成乳熟期的种皮。子房壁细胞中的大量淀粉粒在胚、胚乳的发育过程中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  相似文献   
29.
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贺晓  李青丰 《草业学报》2007,16(3):88-92
本试验研究了B、Mn、Zn、Mo四种微量元素喷施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的质量均产生了明显影响。B和Mn的施用增加了种子的百粒重,显著提高了种子的活力。Zn的施用提高了种子的活力。B、Mn、Zn对老芒麦种子质量均有促进作用。Mo的施用对老芒麦种子质量有负面影响。施用后,种子百粒重下降,发芽特性指标表现出下降趋势,老化发芽率明显降低,表明该浓度的Mo喷施已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0.
对诺丹冰草种子发育过程的切片进行观察和研究.合子的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接着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横分裂,胚胎发生属紫宛型.胚发育经过椭圆形至棒形,并出现凹陷,开始初分化直至成熟胚.部分种子出现有斜向原胚及胚囊中缺少胚的现象.胚乳为核型胚乳,胚乳细胞化始于多细胞原胚期,成熟胚乳最外层发育糊粉层.其它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珠心与珠被在胚发育过程中细胞质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细胞壁则被挤压成为一厚壁层,构成乳熟期的种皮.子房壁细胞中的大量淀粉粒在胚、胚乳的发育过程中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