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施肥对马家塔复垦区油松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矿区营林造林提供肥料调控技术依据。[方法]以神东矿区马家塔复垦区油松林为试验对象,以施肥后2个生长季油松高和粗生长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施肥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施肥可以促进油松生长,尤其是施肥后的第2个生长季,树木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各种肥料对油松都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但是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油松生长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施用单一肥料时,以施用磷酸二铵500 g/株促生效果较好;混合施肥时,以施用羊厩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促生效果最好,2006、2007年高生长量分别为15.8、20.2 cm,胸径生长量分别为3.5、10.2 mm。[结论]影响复垦区油松林生长速度的并非只是土壤养分贫乏一种因素,施用羊厩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对马家塔复垦区油松林促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2.
珍稀植物蒙古莸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首次研究了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 Bunge)根尖染色体的数目、核型.结果表明:蒙古莸染色体为二倍体,数目2n=26,基数x=13;相对长度组成I.R.L.= 6L+6M2+8M1+6S,即具3对长染色体,3对中长染色体,4对中短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臂比值变化范围是1.02~2.18,核型公式为2n=2x=26=22m+4sm,中期染色体具1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48%,未观察到次缢痕和随体.  相似文献   
63.
老芒麦花序分化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幼穗分化期是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时期。经历单棱期、双棱期、小穗分化期及小花分化期等时期。单棱期和双棱期的分化结果决定了小穗的数量;小穗分化期的分化结果决定了小穗上小花的数量;而小花分化期的分化结果则与小花的可育性有关。通常小穗最顶端的小花发育不全。从观察结果看,早春较低的温度可抑制老芒麦的分化,使之停留在单棱期,不利于分化。  相似文献   
64.
以神府-东胜煤田补连塔矿风沙区为例,通过野外系统观测,以非塌陷区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塌陷年限T2004年塌陷区和T2005年塌陷区塌陷强度、区域风沙蚀积量和蚀积强度变化,分析了不同塌陷强度的单体沙丘在植被盖度约为10%时,塌陷强度与区域风沙蚀积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后,区域风沙蚀积量受起沙风(≥5 m/s)频率、塌陷强度和地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塌陷年限塌陷区和不同塌陷强度单体沙丘不同部位的风蚀积沙规律,为有效控制采煤塌陷后地表风沙运动而采取科学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阿拉善地区9种珍稀濒危植物营养器官生态解剖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阿拉善地区的9种旱生或超旱生珍稀濒危植物的地上营养器官(茎、叶)进行了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研究发现,这些植物均表现出一系列适应干旱贫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如叶趋于小型化;多数有较厚的角质层及发达的表皮附属物(表皮毛、角质突起);叶肉组织趋于栅栏化,9种植物中,3种为全栅型,3种环栅型,3种正常型;机械组织发达;植物体普遍存在黏液细胞和含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