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氮肥运筹对烤烟养分积累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在低肥力植烟土壤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减量施用化学氮肥的潜力,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氮肥减施20%+3 300 kg·hm-2有机肥(D1)、氮肥减施30%+4 950 kg·hm-2有机肥(D2)、氮肥减施40%+6 600 kg·hm-2有机肥(D3)和常规施肥(CK),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烟株干物质积累、养分累积特性及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D1和D2处理增加了烟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氮、磷和钾的吸收及其向烟叶的转移,提高了氮素表观利用率。D1和D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烟叶产量,促进内在化学成分协调。除产量外,D2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D1处理,D3处理在各方面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综上,低肥力植烟土壤施用有机肥条件下,减氮20%+有机肥3 300 kg·hm-2和减氮30%+有机肥4 950 kg·hm-2均有利于烟株养分吸收及积累,减氮30%+有机肥4 950 kg·hm-2处理最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硼钾互作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钾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SPAD值、病害发生情况、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钾之间存在互作效应,高硼高钾或者低硼低钾都不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只有在适当的施硼量和施钾量情况下,才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其中施硼量3 g·株-1、施钾量19.6 g·株-1时各项指标较好,为云南楚雄烟区硼钾适宜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外界因子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的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干叶粉比水(w/v)为1∶25~1∶30较为合适;添加0.02%~0.04%Mg2 或Ca2 能形成胶凝强度适中的叶豆腐,K 、Na 、Cl-、CO32-无促胶凝作用;在90℃加热30min不破坏被其叶滤汁胶凝特性;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能形成固定形态,质地均匀的叶豆腐;葡萄糖酸内酯有促胶凝作用,而琼脂仅起凝固作用,形成的叶豆腐弹性小,韧性差。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Exendin-4-Tβ4(以下简称Ex4-Tβ4)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采用重叠PcR法扩增出有Ex4-Tβ4融合基因.将其克隆入表达质粒pPIC9KH,采用毕赤酵母GSll5作为宿主菌,利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载体pPIC9KH-Ex4-Tβ4转入GSll5中,利用甲醇作为诱导物,对重组栽体进行诱导表达,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IC9KH-Ex4-Tβ4,SDS-PAGE证明Ex4-Tβ4在毕赤酵母中能高效表达,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Ex4-Tβ4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5.
不同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对高海拔烟区烤烟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期明确高海拔烟区的最佳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设置了4个生物质炭施用量(A1:0 g/株,A2:80 g/株,A3:160 g/株,A4:240 g/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和时期下的烤烟生育期、SPAD值、农艺性状、普通花叶病、黑胫病、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烤烟生育期逐渐延长;农艺性状指标及SPAD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以A3处理为最优;生物质炭并不能显著提高烟草普通花叶病抗性,但可大幅降低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整体而言,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可促进高海拔烟区烤烟烟株生长和土传病害的防控,其中以A3处理的效果最佳,而生物质炭施用对于烟草普通花叶病来讲并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井窖式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杯罩式井窖移栽技术的可行性,优化烤烟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体系,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基于现有井窖式移栽技术,设置了3个不同移栽方式(CK:膜下小苗移栽;T1:杯罩式井窖移栽;T2:无杯罩式井窖移栽),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对烟苗成活率、烟株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井窖式移栽方式均可显著提高烟苗成活率,且以T1处理最高;在农艺性状方面,T1处理在烤烟生长前期表现较优,至烤烟生长中期则以T2处理效果最好;在土壤温湿度方面,T1处理有最佳的保温、保湿效果;在产质量方面,T2处理的产量最高,而T1处理的其他指标均优于CK和T2处理.整体来说,杯罩式井窖移栽最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对中低海拔烟区烤烟产质量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明确中低海拔烟区最佳的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并为今后开展烟秆生物质炭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设4个生物质炭施用量(A1:0 g/株、A2:80 g/株、A3:160 g/株、A4:240 g/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表明:A3处理的株高和产量最高,而A2处理的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则最优,且A2处理对优化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效果最为显著.另外,A3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全氮含量,A2处理对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方面促进作用明显,A2、A3处理均有较高的全钾含量,但施用生物质炭对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综上,80 g/株的烟秆生物质炭施用对中低海拔烟区烤烟产质量、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与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配套的最佳理墒方式与覆膜时间,最大程度发挥井窖式移栽的优势。基于现有井窖式移栽技术,设置6个不同理墒方式与覆膜时间处理,研究了不同理墒方式与覆膜时间对幼苗成活率、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型灯盏塘+井窖理墒方式的放苗时间最小;除T_1和T_2外,其他处理对烟苗成活率影响不大,均达到100%;T_3和T_5处理农艺性状表现较优;T_3处理显著提高了烟株产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综上所述,小型灯盏塘+井窖,中层环施肥,及时盖膜有利于烟株成活,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