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施用"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大粒硅"肥90 kg·hm-2产量最高,但与施"大粒硅"肥6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比较差异不明显,说明水稻硅肥用量60-90 kg·hm-2比较适合;同时施用硅肥能使主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的长度明显缩短,茎粗增加,茎秆坚硬.抗倒伏能力增强,形成高产株型,提高光合效率和水稻产量的各项构成因子,增穗、增粒、增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2.
1994年潜江市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潜江市植保站王雪枝,贾平安,周家源我市棉铃虫继70年代初大发生后,90年代开始呈逐步上升趋势,1994年发展为超历史的特大发生年份。全市植棉30万亩,棉铃虫发生面积68.2万亩次。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和...  相似文献   
33.
通过湖北省5个不同试验点在每公顷施有机肥22.5t~30 t、纯N 180 kg、P2O5 60 kg的前提下,对不同K2O用量0、150、300、450、600 kg/hm2的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均能增产,在K2O的施用量为150 kg/hm2时,商品率最高,产投比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在K2O的施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虽然最高,但效益明显下降;在K2O的施用量上升至450 kg/hm2后,不仅产量下降,净收益还出现负增长。建议生产实际中选用150kg/hm2左右的K2O施用量,不宜超过300 kg/hm2。  相似文献   
34.
直播油菜高密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直播油菜高密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生育期227 d,试验田单产3.89 t/hm2,比对照田增产0.20 t/hm2,增幅5.42%,潜江市移栽油菜一般在9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油菜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移栽油菜密度一般在12万株/hm2左右,直播油菜密度一般在22.5万2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5.
棉茎枯病(AscochytagossypiiSyd.)在湖北省江汉平原近20年未大面积发生。2004年6月在江汉平原的潜江、天门、荆州、仙桃等地区发生,面积达0郾3万hm2。该病于6月上旬棉花现蕾初期开始发病,先在棉茎的第2果枝部位出现暗褐色长形溃疡,病斑逐渐扩大成梭形,中央凹陷,淡褐色,周围紫红  相似文献   
36.
施肥对杂交水稻广两优476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氮磷钾肥的施用对杂交水稻广两优476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对广两优476的分蘖能力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前期生长,对株高的影响则表现在中后期;磷对分蘖有促进作用,但对株高影响并不明显;施钾能明显促进分蘖和增加株高,但与施钾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在产量构成因子方面,氮和钾的影响比磷要大,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来影响产量。适宜的施肥量为N 120~240、P2O5 60~90、K2O 105~150 kg/hm2。  相似文献   
37.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476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广两优476在生育前期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同时模拟了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即N 190.9 kg/hm2,P2O5 90.0 kg/hm2,K2O 150.0 kg/hm2时,产量可达9651.5~9810.8 kg/hm2.  相似文献   
38.
连续两年(2014—2015年)在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3个耕作深度和4个施肥水平对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栽插前深耕(30 cm)相对于浅耕(10 cm)和中耕(20 cm)对土壤的扰动较大,但经过整个水稻大田期沉降之后,对表层土壤的紧实度影响很小,能明显降低中层土壤的紧实度,能明显增加下层土壤的紧实度,形成"上松下紧"的结构,但耕作深度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在氮(N)、磷(P2O5)、钾(K2O)按1∶0.5∶0.8配比的条件下,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的中稻氮肥最合理用量为156.5 kg/hm2。  相似文献   
39.
蔸都发是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库玛作物营养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水稻专用型植物微肥营养剂,富含植物生长促进因子及多种大、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移栽后7d~lOd用蔸都发200g/667m2拌尿素撒施,具有培育壮苗、增加分蘖、促花促根、防病抗倒、提高穗粒数的作用;同时蔸都发富含肥料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切实探讨蔸都发在水稻上的增产机理、应用效果及应用表现,2012年潜江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杂交中稻上进行了试验与示范。  相似文献   
40.
马铃薯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潜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2 667hm2。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也迅速扩大,危害程度也逐年加剧,已成为制约潜江市马铃薯单产的瓶颈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