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9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1篇
  38篇
综合类   463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近年来,祁阳县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全县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培育龙头企业形式多样化、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质量品牌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进一步要用足用活政策,建立创新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全县“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992.
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Lour.)Bl.]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76.32%。在已鉴定的25个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α-D-乙基葡萄糖苷(18.93%)、2-羟基-2-环戊烯-1-酮(16.77%)、棕榈酸(9.27%)、棕榈酸乙酯(5.18%)、儿茶酚(4.27%)、软木三萜酮(3.11%)等。  相似文献   
993.
以广岛6号为材料,研究栽插茎数对蔺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茎数过多,前中期群体大,无用草多,有用草茎比例降低,草茎变细,影响了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提高;栽插茎数过少,分蘖速度缓慢,造成母茎数量不足,影响了有效茎数量,产量降低。在本地区生态条件和栽培水平下,以丛栽10~15茎有利于蔺草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94.
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露地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花生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虎尾兰吸收甲醛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甲醛浓度处理的密闭容器中甲醛含量、虎尾兰植株体内甲醛含量及其保护酶活性的测定,探讨虎尾兰吸收空气中甲醛的效果,并分析不同甲醛浓度处理后植株体内甲醛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虎尾兰吸收甲醛量随着甲醛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甲醛处理浓度为0.347 mg·m-3、0.431 mg·m-3、0.543 mg·m-3、0.672 mg·m-3、0.884 mg·m-3,虎尾兰吸收甲醛量分别占容器中甲醛总量的14.98%、20.64%、30.76%、39.43%、45.14%;不同处理虎尾兰植株体内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其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呈波动性变化态势;各处理的虎尾兰植株体内保护酶(POD、SOD和CAT)活性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断,虎尾兰吸收的甲醛没有在植株体内积累,甲醛处理对虎尾兰植株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深翻对不同带宽材用毛竹林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福建省漳平市大坂村毛竹林地开展机械采伐材用毛竹林的模式带试验,在深翻处理和施用相同基肥的前提下,对6、8、10 m 3个不同带内毛竹的出笋状况、退笋率及新竹立竹胸径与树高进行研究。[结果]深翻处理下,不同条带差异显著,10 m条带的出笋量高于其他2个条带,6 m条带次之,8 m条带最低;在退笋率方面,8 m条带的退笋率最低;深翻对当年新竹的胸径和树高影响最大的为8 m条带,8 m条带胸径与树高之间呈极显著相关。8 m条带虽会影响出笋量,但在退笋率及对新竹产量影响方面更显著。[结论]深翻处理下,8 m条带更适合进行下一步经营措施,为材用毛竹的机械采收模式带研究及培育高效材用毛竹林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对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USLE)中的土壤主要侵蚀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闽江流域2003年遥感影像解泽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确定的土壤侵蚀模数分级标准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 470.68 km2,占流域面积的48.32%;流域依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各区段微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下降的趋势,而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呈现上升的趋势;闽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微度侵蚀比重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而轻度、强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现沙溪<建溪<富电溪.  相似文献   
998.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福建龙岩红芽芋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讨了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福建龙岩红芽芋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为福建龙岩红芽芋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龙岩红芽芋为材料,采用不同肥料配施、种植密度、覆盖方式、品种比较和芋膨大期观察试验。【结果】基肥(有机肥500kg/667m2)+中期(有机肥500kg/667m2)有利于获得高产,综合品质最好;密度(40cm×60cm)产量最高;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植株高度、叶宽、叶长、成叶数、茎基粗度、子芋和孙芋重量;红芽芋子芋重量和产量在芋膨大中期(7月14日)具有明显的快速增长现象;适当增加株高和茎叶产量有利于母芋产量的增加,母芋产量的增加有利于子芋个数、子芋产量、孙芋个数、孙芋产量的增加,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采用综合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龙岩红芽芋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99.
以建立云南思茅松林树高曲线模型为例,在分析最小二乘估计( LS 估计)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建立树高曲线模型.结果表明:适当选取核函数和窗宽后,核密度估计优于LS估计;核密度估计不仅可用于建模,还可用于数据检验;用核估计方法拟合模型,要求原始数据为大样本,否则模型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红芽芋属天南星科,多子芋类型,属喜温作物,生珲碱性食物,被推荐为功能食品。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罹石镇黄庵村,种植历史悠久,是福建省红芽芋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红芽芋套种花椰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蔬菜春淡季和夏淡季市场价格的优势,并科学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