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寒温带非生长季环境气象要素对兴安落叶松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5.10.1~2006.4.30非生长季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气象要素分析发现,在非生长季期间,兴安落叶松林的气温最低可达-40℃以下,大气湿度却能够始终保持在50%以上,最高可达90%以上;土壤温度的变化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1月底到2月初土壤温度达到最低值,但也只有-12℃左右;原始林林内积雪从11月份初开始不断增加,最高达18 cm,到次年4月末基本融化。分析表明:在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中,低温、高湿、稳定的土壤温度和深厚的积雪可能是非生长季兴安落叶松获得生理需要所必需的水分和其它营养元素,以维持非生长季微弱得水分代谢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兴安落叶松在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能够良好生长的基本环境保证。这一分析,可以为研究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基本的科学假设。  相似文献   
12.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及我国<2000~2007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等文献公布的数据,就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主要林产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情况,对我国森林资源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简要分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东北是中国雷击火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因此有必要研究该地区的闪电活动规律。本文根据美国NASA提供的LIS/OTD v2.2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并结合雷击火的时空分布,用东北地区的气象资料、DEM数据和植被数据,分析了雷击火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闪电在呼伦贝尔盟和黑河地区活动频繁,7月闪电最集中;而雷击火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盟和黑河地区分布较多,6月份雷击火最多。可见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大致一致,但也存在差异;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别。本文研究发现,大兴安岭闪电活动不多,但雷击火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地形起伏大、受大气环流影响容易形成干暴雷、易燃物分布广泛;相对于7月、8月来说,6月份闪电值较小但雷击火最多,主要原因是:7月、8月份降水多、相对湿度大、风速小,不容易着火。  相似文献   
14.
以Weibull方程为基础模型,使用1680株标准木数据,分别为长白山主要的7个树种建立了树高曲线方程。研究发现,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决定系数R^2均在0.8以上,而阔叶树的精度较低,尤其椴树Tilia amurensis和榆树Ulmus pumila的R^2低于0.5。对比针阔叶树的树高曲线发现,在胸径较小时,阔叶树的树高普遍较高,而在胸径较大时.针叶树的树高较大。从相邻径阶的树高之差来看,针叶树的径阶树高生长量普遍较大。由于相同径阶的林木.径阶树高生长量越大,其材积生长量越大。因此,在林分调整采伐时,应尽量保留径阶树高生长量较大的林木。单纯从木材收获的角度出发,在长白山地区,相同径阶下主要针叶树种的采伐顺序应为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