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前期构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地克珠利抗药株和马杜拉霉素抗药株与各自母株之间的抑制性消减文库而获得的ESTs序列,选择其中一个差异表达的EST序列(克隆号为M20),采用RACE技术,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孢子化卵囊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20,该基因全长847 bp,包括一个52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4个氨基酸,预测理论分子量约为19 ku。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敏感株中表达量高于地克珠利抗药株和马杜拉霉素抗药株;在不同发育阶段中,未孢子化卵囊表达量高于孢子化卵囊、子孢子以及裂殖子阶段虫体。将该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pET28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b-M2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分子量约约为23 ku,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IPTG诱导8 h后表达稳定,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2.
海南霉素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海南霉素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用海南霉素和马杜拉霉素分别进行了抗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试验。二个试验各设 7个组 ,每组 12羽 17日龄 AA肉鸡 ;在 18日龄 ,除不感染组外 ,每羽鸡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6万 ;药物组分别在感染前 1天和感染后第 4天 ,开始投服含药饲料 ;感染后第 8天结束试验 ,以抗球虫指数、病变记分、卵囊数、粪便记分等作为试验指标。结果在预防试验中 ,海南霉素的平均抗球虫指数为 182 ,病变记分减少 96 % ,粪便和盲肠卵囊数减少 98% ,粪便记分为 0 ;在治疗试验中 ,海南霉素的平均抗球虫指数为 14 6 ,病变记分减少 33% ,粪便和盲肠卵囊数减少 5 3%。海南霉素是一种高效抗鸡球虫病药物 ,其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上海地区鸡球虫病情况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选择上海地区不同区县、不同经营体制、不同规模和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种鸡场,肉鸡场和蛋鸡场的鸡球虫病存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其出现率各不相同,即变位艾美耳球虫出现率83%,堆型艾美耳和巨型艾美耳球虫67%、柔嫩艾美耳球虫58%、毒害艾美耳球虫33%,和缓艾美耳球虫17%.并介绍了常用抗球虫药11种及三方面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4.
蛋氨酸是鸡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随着氨基酸营养对机体免疫机能研究的深入 ,蛋氨酸对动物免疫反应的影响已被肯定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 0 0 2 ;冯杰等 ,2 0 0 1 )。William等 ( 1 979)在获得蛋氨酸对动物免疫反应有较大影响的结果同时 ,认为蛋氨酸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似乎有一个最佳水平。陈厚基 ( 1 993)和Dabbert等 ( 1 996)分别验证了Williams等人的研究结果。蛋氨酸对感染球虫的鸡的影响资料不多。Willis( 1 981 )等报道 ,缺乏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胱氨酸 )的日粮 ,能减少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引起的发病率 ,提高增重率。王米等 ( 2 0…  相似文献   
105.
为初步了解上海地区家鸭的球虫种类,本试验从上海市郊8个鸭场采集鸭粪便,实验室离心、分离球虫后,经2.5%重铬酸钾溶液培养至孢子化.用带SPOT拍摄系统的显微镜观察、拍摄孢子化卵囊,记录其大小、面积以及卵囊内部结构,并对照文献进行种类初步鉴定.鉴定结果显示,上海地区家鸭的球虫有3属10种,即艾美耳属(Eimeria)6种、温扬属(Wenyonella)3种、等孢属(Isospora)1种.本调查结果为有效防治鸭球虫病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上海市鸟类寄生虫感染现状,于2012年从上海市部分花鸟市场分批购买了11科21种103只鸟,采用完全剖检法对鸟类消化道及各脏器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有14种33只鸟检出蠕虫,鸟种类的蠕虫感染率为66.67%(14/21),鸟个体的蠕虫感染率为32.04%(33/103),其中黄鹂、灰背鸫、灰喜鹊、丝光椋鸟、喜鹊、野鹌鹑等6种鸟的检出率较高,感染率为60%~100%。在检出蠕虫的14种33只鸟中,共检获蠕虫932条,其中从9种16只鸟检获吸虫268条,从8种17只鸟检获绦虫631条,从7种12只鸟检获线虫17条,从4种7只鸟检获棘头虫16条。在检获的932条蠕虫,分别来自肺脏、肾脏、肝脏(胆囊)、肠道,而在心脏、气管、胃、皮下等组织器官未检出蠕虫。肠道是寄生虫寄生的主要场所,从27只鸟的肠道检获746条蠕虫,分别占阳性鸟和蠕虫数的81.82%(27/33)、80.04%(746/932);其次为肝脏(胆囊),从8只鸟的肝脏(胆囊)检获182条蠕虫.分别占阳性鸟和蠕虫数的24.24%、19.53%。在感染强度上,野鸽子和鸟灰鸫的蠕虫感染强度最高,平均每只分别检出171条和123条,其次为灰背鸫(53条/只)。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鸟类寄生虫的种类多,且蠕虫的各大类(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均有检出,依据检获的虫体数量,绦虫和吸虫是鸟类的主要寄生虫,调查结果为初步掌握上海市鸟类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做好鸟类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7.
为确定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7个母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7个早熟株/母株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 000、2 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1.5×105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增重、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为试验指标。并对早熟株中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2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同第一批试验,攻虫剂量为2×105个/羽的同源母株。结果显示,免疫期间,各免疫组的增重与不免疫组差异不显著(P>0.05);攻虫期间,早熟株400、600、800、1 000个/羽和母株600、800、1 000个/羽免疫组的相对增重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病变记分,除2 000免疫组明显低于不免疫攻虫组(P<0.05)外,其余各免疫组虽低于不免疫攻虫组,但与其差异不显著(P>0.05);卵囊减少率,早熟株和母株400~2 000个/羽免疫组均达90%以上,其中600、800个/羽免疫组达97%以上。用早熟株600、800个/羽进行免疫重复试验,两个免疫组攻虫期间的相对增重和肠道病变记分均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显著(P<0.05),其卵囊减少率均在8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不同免疫剂量均能诱发鸡产生免疫保护力,其中以600、800个/羽的免疫效果更好,可考虑以600个/羽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08.
低温保存球虫卵囊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八五”农业部重点专题部分内容球虫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由于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各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治研究。球虫种的纯化和保存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为保持球虫种的活性不下降,一般每3个月要繁殖一次,而每繁殖一次,都会增加一次污染的机会。减少繁殖次数,避兔虫种污染,需寻找更好的保种方法。低温保存是目前对生物体保存最常用的方法,我们对鸡球虫卵囊的低温保存工作进行了初步尝试,对保存不同时间的卵囊活性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虫种用分离纯化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Zateneu…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的季节变化情况,对上海地区3个牧场乳牛抽样直肠采集粪便,检查了718头乳牛粪样。结果,查出球虫阳性牛269头,平均感染率为37.46%,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感染率为33.89%,1~12月龄牛的感染率为42.33%,12月龄以上牛的感染率为25.9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4月份为44.44%,最低的8月份为28.57%。3个牧场球虫阳性牛的感染强度(OPG值)为0~169000个,平均OPG值为9477个,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OPG值为8270个,1~12月龄牛的OPG值为4318个,12月龄以上牛的OPG值为145个。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分别是牛艾美球虫(Eimeria boris)、椭圆艾美球虫(E.ellipsoidalis)、邱氏艾美球虫(E.zurnii)、怀俄明艾美球虫(E.wyomingensis)、柱状艾美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球虫(E.subspherica)。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异,12月龄内乳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明显高于12月龄以上乳牛,乳牛球虫的优势虫种为牛艾美球虫、椭圆艾美球虫、邱氏艾美球虫。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