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6篇
  24篇
综合类   197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毒死蜱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毒死蜱农药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蜂、蛙类、蚯蚓、土壤微生物8种环境生物的毒性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毒死蜱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蜂、蛙类属高毒农药,但对蚯蚓、土壤微生物是安全的.田间使用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造成对鱼、蛙的危害;必须远离桑园和蜜蜂活动区,防止鸟类和赤眼蜂摄入,以免造成对家蚕、蜜蜂、鸟类和赤眼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2.
茶园养分管理对茶叶品质有显著影响,茶园经济效益又取决于茶叶品质.本研究对鄂茶10号、福鼎大白茶、迎霜和乌牛早四个茶树品种进行复合肥(N:P2O5:K2O=15%:15%:15%)、叶用经济作物专用肥(N:P2O5:K2O=17%:5%:25%)、配方施肥(N:P2O5:K2O=20%:5%:10%)和有机肥(N:P2O5:K2O=3%:1%:2%)四种施肥处理,其中复合肥、叶用经济作物专用肥及配方施肥处理的氮水平相当,分析了各个施肥处理对全年5轮次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用经济作物专用肥和配方施肥处理具有提升春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潜力.除迎霜的第二轮夏茶,有机肥处理的第二轮春茶和夏茶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咖啡碱含量因茶树品种及施肥处理而表现出不同响应,各施肥处理对秋茶品质的影响无显著规律.综合考虑肥料成本及茶叶品质,配方施肥处理对茶园经济效益提升较大.  相似文献   
103.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农村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农村市场主体权利的保障,离不开法治的健全。甘肃省农村市场地方特色突出,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农村市场主体权利得不到保障,市场执法主体行使权力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为了规范甘肃省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就要加强甘肃省农村市场法治建设,建立科学的立法体系,促进执法规范,保障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高油大豆新品种九农2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5.
发展循环农业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完善的循环农业保障体系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助推器"和"稳定器",同时也能确保农业废弃物从源头的分类、收集、运输,到最后的综合利用、处置等每一个环节有效运行。该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循环农业保障体系,包括配套技术支撑体系、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化管理运行体系,研究了应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60个不同玉米籽粒颜色自交系中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显示,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32、0.85、1.31和5.75mg/kg。按籽粒颜色由浅到深,将60个玉米自交系分为4个等级,颜色越深的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对R、G、B、Gray值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R、G、B和Gray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G与Gray)和0.939(R与Gray),4种类胡萝卜素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β-隐黄质与β-胡萝卜素)和0.815(β-隐黄质与玉米黄质)。根据类胡萝卜素含量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60个自交系分为5类,其中第1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第2类属于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自交系,第5类属于高维生素A含量的自交系。综上可知,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及其含量是影响籽粒颜色的重要因素,可为培育高胡萝卜素含量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为选育种子纯度可控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采用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两系不育系NHR111S与多分蘖优质突变体ZF-2配制了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浙辐两优12.该组合具有优质、抗稻瘟病、抗倒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8.
作物和土壤中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消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评价乙酰甲胺磷在作物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亚热带和暖温带)下的4种作物(甘蓝、萝卜、水稻、柑桔)和8个土壤样品(4种作物各自在两个试验地点的土壤)中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的消解情况。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在作物和土壤中均可代谢产生甲胺磷,作物中的2 h甲胺磷代谢产率主要由作物种类决定。作物中乙酰甲胺磷的消解半衰期为3.1~13.5 d,甲胺磷为2.7~12.8 d;土壤中乙酰甲胺磷的半衰期为1.4~6.4 d,甲胺磷为4.5~10.7 d。土壤pH值对乙酰甲胺磷的消解影响显著,其在碱性土壤中消解较快。具有较高净辐射的气候条件会促进乙酰甲胺磷及甲胺磷在作物中的消解,因此种植在暖温带气候条件下的作物上使用乙酰甲胺磷较种植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具有更高的甲胺磷残留风险。乙酰甲胺磷施用在叶菜类蔬菜上可能会有较高的甲胺磷残留风险,建议叶菜类蔬菜应谨慎使用乙酰甲胺磷。  相似文献   
109.
<正>近几年来,日光温室的面积不断增加,其中部分菜农由于缺乏技术知识和种植经验,常因施肥不当而造成肥害,使温室蔬菜减产,严重的造成秧苗死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肥害的发生状况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0.
养鸡与鸡病防治的人士,大多数承认这样的事实,在新建的鸡场鸡舍养鸡,不必花费很大功夫,就能取得较好的饲养成绩,但到第二年、第三年之后,疫病一年比一年增多,药物和疫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饲养成绩却逐年下降,最后可能导致被迫停产清场,从头再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防疫不严格或经种苗和其它渠道将传染病病原带入场内,另一方面对鸡舍和场地的清洁消毒又不彻底,致使因病原体一种又一种不断地逐步进入场内,而又无法将彻底清除,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病也越来越多,最终使生产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