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地区苦豆子植被指数信息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苦豆子是一种兼具药用、经济、生态等多方面价值的灌草,本文利用NDVI、DVI和MSAVI等7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ices)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地区的苦豆子资源进行遥感分类提取,并且利用分类精度评价和信噪比评价2种方法比较了这几种植被指数在苦豆子分类上的优劣。经过对比分析,认为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可以根据植被的郁闭度来调节土壤调节参数,在苦豆子遥感分类提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毛茛科杀虫植物——乌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毛茛科杀虫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分布、生物学特性、毒性、药用性和生物活性,并讨论了其作为杀虫植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杀虫双的杀虫机理及其防治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树干注射方法研究了新型农药杀虫双在杨树体内的运输情况及其对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杀虫双在杨树体内主要是单侧纵向传递,其传导速度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在16-32℃,相对湿度50%-60%的条件下,杀虫双在杨树幼苗体内的传导速度约为2.3-16.0cm/h.注射浓度在10^-6-10^-3g/g.f.w的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杀虫效果,注射浓度在10^-5g/g.f.w以上时,幼虫死亡率达100%,但浓度过高(10^-3g/g.f.w)对杨树幼苗会产生药害。杀虫双在杨树体内的持效长达1个月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杀虫双对分月扇舟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24.
杨树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树由于其速生和丰产的特性,受到农民的喜爱。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杨树产业化发展迅速,杨树人工林的面积迅速扩大,杨树巳成为我国平原人工林发展的主要树种。由于杨树大面积种植以纯林为主,树种单一,造成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在我国杨树害虫有216种,隶属于10目49科。作者就近年来对杨树害虫的基础研究、采取种植抗虫树种、在林间配置诱饵树或铲除补充营养植物、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和应用天然植物源化合物来防治杨树病虫害等杨树害虫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5.
昆虫人工饲料配方研究概况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昆虫人工饲料是昆虫学研究的基本技术。100多年来,在饲料配方的改良、廉价成型剂的筛选、防腐剂和抗菌素的筛选、叶粉的添加效果、刺激和抑制取食物质、人工饲料的含水率和酸碱度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简述了昆虫人工饲料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昆虫人工饲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工饲料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生产中试,探讨了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幼虫生命力、蚕茧产量及茧丝质量的影响。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2个加速电压处理组及4个无加速电压处理组对蚕的孵化和生命力均无不良影响,t检验结果显示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等指标比对照区均有显著提高,但处理对雌蚕茧层率影响不显著,而雄蚕的茧层率则多数有明显增加。生产中试结果表明,利用最佳处理条件处理蚕卵,张种产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0.86%,茧层量提高15.45%,茧层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提高5.00%和12.72%,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72.24、76.09 m,解舒率、上车率也均有所提高,光折降低,茧丝纤度略有增加,对茧丝洁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7.
蜘蛛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昆虫,实际上,它们具有八只足,而不是像昆虫那样具六只足。它们虽然在动物世界中同属节肢动物门,但却分属蛛形纲和昆虫纲.全世界的蜘蛛约有三万余种,它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中,其中森林、草原和农田是它们的重要的栖息生境.蜘蛛是捕食性动物,是昆虫的天敌.蜘蛛吃掉的昆虫远比化学农药杀死的多.而且蜘蛛绝不存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本来,人们应该对蜘  相似文献   
28.
对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后3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接种枝内的细菌和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最初几天内线虫从接种点向其他部分移动缓慢;至接种的主干上松脂减少时,线虫开始增加,木块组织的带菌率的变化与线虫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细菌和线虫的数量与病树的症状发展密切相关.细菌的优势属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anas.表3参9  相似文献   
29.
激素对黑松愈伤组织褐变和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成熟胚接种于 1 2MS +2 ,4 -D10 .0mg L +KT4 .0mg L +6 -BA4 .0mg L的培养基中 ,在 2 7± 1℃黑暗条件下诱导 ,成功地诱导出黑松和马尾松的愈伤组织 ,且诱导率分别高达 89%和 90 %。附加激素对黑松愈伤组织褐变和增殖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原有培养基[8] 的基础上 ,附加GA30 .2mg L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而附加0 .6mg L或 1.0mg L的GA3能明显改善褐变程度 ;加入LH能提高愈伤组织的增殖倍数 ,且当加入LH 10 0mg L或5 0 0mg L时 ,可降低褐变指数 ;加入 6 -BA既不能降低褐变度 ,也不能提高增殖率 ;2 ,4 -D用量为 1.0mg L时 ,褐变指数为 0 ,这是所试培养基配方中最低的 ,且其增殖倍数在该组试验中最高。结合褐变指数和增殖倍数两项指标 ,培养基组成以 1 2MS +NAA 0 .5mg L +IBA 0 .1mg L +GA31.0mg L +LH 10 0mg L +2 ,4 -D 1.0mg L最佳。使用该配方继代 6代诱导出的黑松愈伤组织没有明显褐变 ,10d增殖倍数保持在 1.5以上  相似文献   
30.
用不同浓度的假单孢菌Ⅱ型(Pseudomonassp.biotypeⅡ)毒素液处理黑松松针,按时间顺序测定与细胞防御酶系统有关的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原液和稀释5倍毒素液处理24 h的黑松松针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达到最大值,此后原液处理的黑松松针酶活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稀释5倍处理的酶活性保持不变.2)经原液和稀释5倍的毒素液处理24 h的黑松松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达到活性高峰,与对照值的差异显著.3)毒素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稀释5倍和原液处理的毒素液对黑松松针POD活性的影响基本相同,在处理72 h内活性一直为升高状态.4)经毒素处理后黑松松针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但稀释5倍的毒素诱导其活性较原液增加得快,活性高峰出现得早.5)可溶性蛋白含量:经毒素处理后黑松松针内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处理的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