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盆栽试验表明,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平邑甜茶(Malus prunifolia Borkh.)、八楞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ino.)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根系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s)、赤霉素(GA)和乙烯含量均大量增加,ABA和乙烯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CTKs和GA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为了提高小麦中维生素E的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检测)测定24个不同有色小麦品种(系)籽粒中α-VE、β-VE、γ-VE、δ-VE及总VE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籽粒色素含量,并分析小麦籽粒中维生素E含量与籽粒色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籽粒颜色品种(系)的VE含量和色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籽粒色素含量与总维生素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彩色小麦育种中可以用籽粒色素含量作为高维生素E品种(系)的一个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33.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来源与防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本文分析了影响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从教育宣传、制度建设、科技投入、市场监管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神农丹"毒生姜问题为例,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成因,介绍了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吡虫啉在金银花、大青叶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及消解动态。样品经乙腈提取,再经NH2柱净化,用U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在金银花中的半衰期为1.71~1.58 d,在大青叶中的半衰期为2.45~1.97 d,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在金银花及大青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3%~83.1%、81.8%~8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5%~6.3%、3.1%~5.0%。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盆栽山定子和平邑甜茶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二者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山定子的光合速率反而有所增加;干旱胁迫增加了光合色素的含量;中度干旱胁迫提高了山定子和平邑甜茶的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3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厚皮甜瓜鲁厚甜2号香气进行富集,经GC-MS联机检索分析,得到107种挥发性组分,初步鉴定出79种,其中酯类有29种、醇类9种、醛类6种、酮类3种、酸类4种、烷烃类20种和其他8种化合物成分。鲁厚甜2号主要香气成分有乙酸苯甲酯、n-软脂酸、2-苯基乙酸乙酯、2-甲基乙酸-1-丁醇、硬脂酸、异丙氧基氨基甲酸乙酯和乙酸己酯等,它们占峰总量的46.72%,对甜瓜的整体香气有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种菌唑在玉米中的最终残留状况,合理评估其持效期,比较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以及QuEChERS等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玉米中种菌唑添加回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检测条件与方法。结果表明,采用QuEChERS法提取时方法的回收率较高,所需有机溶剂少、时间短、重复性好,适合玉米中种菌唑的萃取和净化;通过对QuEChERS方法的改进以及对色谱-质谱检测参数的优化,建立了玉米中种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种菌唑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在添加浓度0.01、 0.10、 1.00 mg/kg范围内,种菌唑的平均回收率为87.1%~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0.9%~4.2%,种菌唑定量限为0.01 mg/kg。田间实测结果表明,在27g/100 kg种子的剂量下进行拌种,在收获期前20 d和收获期的玉米中未检出种菌唑。  相似文献   
39.
抗生素残留造成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畜禽产品中兽用抗生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传统前处理方法、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等,分析了当前畜禽产品中兽用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邓立刚  李增梅  赵善仓  苑学霞  郭长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27-10128,10189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烟嘧磺隆在土壤、玉米植株和玉米籽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方法]土壤、玉米植株和玉米籽粒样品经0.2 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7.8)-甲醇提取,提取液用磷酸酸化至pH 2.5后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ESI+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当烟嘧磺隆添加浓度水平为0.001~0.200 mg/kg时,其在玉米植株、玉米籽粒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6%~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9%;在土壤、玉米籽粒中的检出限为0.001 mg/kg,在玉米植株中的检出限为0.002mg/kg。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6~19.6 d,在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为0.6~5.5 d;按推荐剂量施药,在青玉米期及成熟期玉米籽粒中烟嘧磺隆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结论]为烟嘧磺隆的田间合理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