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江苏淮北地区21个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21个黄淮海主导品种为供试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研究了各品种在最适种植密度下植株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籽粒产量及相关要素的表现,以探究江苏淮北地区最适品种类型,为该区域玉米生产推广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品种的最适种植密度下,鲁单9088、苏玉29、蠡玉88等中低密度型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产量优势,且其综合抗病性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82.
郑州都市农业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郑州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郑州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提升对策,以期为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叶通常二列。壳斗通常全包坚果,不对称,稀略对称,具长刺、短刺或刺瘤,稀为折状的圆环;果实翌年成熟;坚果1—3个生于壳斗中;子叶平,稀脑回状。  相似文献   
84.
从西红柿的茎粗、单果重、总产量、水分生产率等方面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节省我国西红柿种植成本,提高西红柿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5.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2008年度伊犁河谷新垦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4(先玉335)、品种5丰产性、稳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广,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6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86.
据新疆气候资料,1961~1980年的20年里,北疆的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乌苏、精河、石河子等县市的天山北坡平原区,从7月5日~10月5日92天里,历年≥10℃积温为1844~2107℃,平均1975℃。昭苏县、吉木乃县、托里县和巴里坤县等地...  相似文献   
87.
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新疆干旱绿洲灌溉区冬小麦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冬小麦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7.8;~91.2;,灌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28.5;~68.0;,降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4.2;~8.8;.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利用土壤水逐渐减少.试验区春季灌二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扬花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6 81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7 kg/m3;春季灌三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7 393.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0 kg/m3.  相似文献   
88.
春小麦覆膜栽培与露地栽培土壤温度差异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覆膜栽培增温效果明显,比露地栽培小麦 0 cm日增温1.75℃、5 cm日增温2.93℃、 10cm日增温1.48℃、15cm日增温1.06℃、20 cm日增温0.93℃.地膜小麦和露地小麦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土层深度温差降幅大小依次为5 cm>10 cm>15 cm>20 cm .地膜小麦土壤温度日变化0~20 cm最低温度在8:00,最高温度0~10 cm出现在14:00、15 ~20 cm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20:00.地膜小麦土壤温度随生育期后延而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9.
为查明秦皇岛市某山鸡养殖场山鸡大批量死亡病因,试验对分离到的致病优势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测试分离菌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一步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利用清洁级昆明小鼠和SPF鸡胚分别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出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生化特性符合率高达99%。BLAST分析发现,分离菌16S rRNA序列与大肠杆菌的基因相似性高达99.8%。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等15种药物耐药。分离菌的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该分离菌可能存在其他的耐药机制。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较强致病性,共检测到12种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研究表明,分离菌为山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且耐药情况复杂,具有较强的毒力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动态及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差异,为新疆南疆高产品种选择及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新冬40号、新冬57号、新冬60号为材料,研究4个品种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 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生育期总茎数较高,但茎蘖成穗率较低;新冬60号茎蘖成穗率高于其它品种。新冬60号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向籽粒的分配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新冬60号开花后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79%;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收获穗数高于新冬60和新冬57号,新冬60号穗粒数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千粒重新冬57号>新冬60号、新冬40号>新冬20号,产量和容重新冬60号高于其它品种。【结论】 新冬60号成穗率高,开花后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向籽粒的分配率较高,获得较高的穗粒数,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