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园林制图与园林设计课程相贯通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和总结了当前园林专业园林制图课程和园林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图纸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制图不规范,图面艺术表现差等,并分析了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关于将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相贯通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92.
试验旨在研究花生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体外以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检测不同浓度花生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含有花生多糖终浓度分别为0.25、0.50、2.00 g/L的培养基饲喂果蝇,研究花生多糖对果蝇体内抗氧化力的作用及延长果蝇寿命作用。5 g/L的花生多糖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86.39%,4 g/L的花生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90.29%。0.50 g/L花生多糖能显著降低果蝇体内MDA含量,提高果蝇的总抗氧化力。0.5 g/L花生多糖显著提高了果蝇的平均寿命,各剂量花生多糖极显著提高了果蝇的最高寿命。结果提示,花生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拥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芹”对应的植物原型,理清该类植物的分类状况,对在历代典籍文献中记载的与“芹”有关的植物名称进行归纳整理,结合对现代相关类群的了解与认识,采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这些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古至今,有关记载中与“芹”这一名称有关的植物名称共有15个,确定了其中9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2)中国先民在认识“芹”类植物的时候,关注的主要性状是根的色彩,并首次提出原因,认为是受到属于现代分类群中伞形目名贵药用植物人参的影响;(3)这类植物的种子体积较小,在中国先民的相关研究及描述中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94.
“苋”是现代中国人习见的野菜种类。目前对“苋”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宏观与微观,涵盖了“苋”类植物的种质资源、种子特性、植株的生理学特性、光合特性以及医药功能和药理的研究等。但是,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对“苋”这一名称所代表的原植物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对历史典籍中与“苋”有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与“苋”这一名称有关的植物开展分类学的研究工作,厘定原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发现,历史典籍中记载的与“苋”有关的植物名称有17个,在对这些名称所代表类群的形态学特征对比后发现,这些名称可以归并入3 个科中,分别是苋科、马齿苋科和大戟科。被放置在苋科的植物包括苋属的白苋与红苋、牛膝属植物和青葙属的鸡冠花;马齿苋科的植物为马齿苋属的马齿苋;大戟科的植物为铁苋菜属。研究表明,早在汉代时期,中国先民已经认识到了“苋”类植物的食用功能;中国人明确地将马齿苋确定为单独类群的时间,比欧洲早800年。  相似文献   
95.
V形件自由弯曲回弹的数值模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弹是板料弯曲成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通过采用动静态联合算法的求解功能对V形件弯曲成形和回弹进行模拟,分析了材料性能,凸、凹模圆角半径,模具间隙,摩擦系数等因素对回弹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病。ILTV表面糖蛋白g D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编码该蛋白的g D基因是ILTV主要抗原性基因之一。以ILTV-LJS09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g D基因主要抗原区域(54~344 aa)及g D基因,分别亚克隆至p GEX-6P-1和p CAGGS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g D163/1032和真核表达载体p CAGGS-g D。利用纯化ILTV、原核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g D和真核质粒p CAGGS-g D,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与加强免疫,制备兔抗ILTV g D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定ILTV g D多克隆抗体和ILTV感染的鸡肝癌细胞表达蛋白发生反应,表明制备的ILTV g D多克隆抗体能识别ILTV天然抗原表位,最佳稀释度为11 000;用ILTV感染的LMH细胞培养物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在40 ku左右出现一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ILTV g D蛋白大小相符。激光共聚焦定位感染鸡肝癌细胞中ILTV g D蛋白,发现ILTV g D蛋白主要表达于感染细胞胞浆及融合细胞交界处。  相似文献   
97.
以香菇菌株18为材料,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香菇菌丝生长状况的评价、菌丝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的分析,以筛选出新型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与基础PDA培养基相比,添加海藻糖的新型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速度,有助于菌丝生物量的增加,但不改变其蛋白质组成。综合来看,PDTA培养基(马铃薯200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海藻糖10 g,蒸馏水1 000 mL)、PTA-2培养基(马铃薯200 g,琼脂15 g,海藻糖20 g,蒸馏水1 000 mL)更适合香菇18菌丝的培养。  相似文献   
98.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大豆烘储及精选加工工艺的研究作为大豆振兴计划的一部分,对于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农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对实施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国产大豆自给水平,促进大豆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社会意义。1主要研究内容1.1商品大豆(精品豆)精选加工成套设备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9.
热激蛋白是生物体抵御逆境的重要蛋白之一,高温胁迫是诱导热激蛋白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smHsp基因可以在高温诱导时大量产生。本研究对草菇smHsp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草菇低温敏感型菌株V23和耐低温型菌株VH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经过热激处理再进行低温胁迫后草菇smHs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草菇smHsp基因定位于细胞质内,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属于Hsp20家族,与滑子菇(Pholiota nameko)亲缘关系较近。热激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菇菌株V23和VH3在低温胁迫下菌丝体中smHs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能有助于增强草菇的耐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0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可引起感染鸡生长发育受阻,蛋鸡产蛋量下降。本文介绍一例蛋鸡感染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为相关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