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林业   23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紫茎泽兰种子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紫茎泽兰种子特性与寿命。[方法]收集生长于桐林地、荒山、路旁、弃耕地和退耕还林地5种生境的多年生紫茎泽兰种子,测定不同生境种子的结实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和含水量等,分析紫茎泽兰种子寿命。[结果]紫茎泽兰单株花蕾数最高为334朵,最低为34朵,平均为131朵;单花蕾种子量平均为56粒,单株产籽量可达7 336粒;紫茎泽兰平均千粒重为0.084 2 g,平均含水率为55.26%;紫茎泽兰种子放置444 d后发芽率为22.00%,这段时间内平均发芽率为39.30%,种子放置510 d后发芽率为5.80%,明显低于正常发芽时发芽率的50.00%。说明种子寿命达510 d;紫茎泽兰种子置床后第4天开始发芽,到第6~7天达到发芽高峰期,发芽势为10.00%~25.00%。[结论]紫茎泽兰种子为长寿命种子,并有一个短暂的休眠期。  相似文献   
22.
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2010年列入全国农林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其风险性R值为2.07,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控扶桑绵粉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分析紫茎泽兰危害性的基础上,概述了当前生产中防治紫茎泽兰所采取的人工和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替代控制和安全利用等防治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这些技术和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4.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中的江川、石林,滇西北的华坪、永胜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云南松林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相关的室内饲虫实验,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了解了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以及该虫在4个县的虫口密度特征。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虫口密度状况分析了该虫在云南省的危害潜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5.
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法,对较常采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做了调整和完善,提出了在针对境外有害生物、国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和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时采取的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同时还提出了林业有害植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  相似文献   
26.
拟松材线虫媒介昆虫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拟松材线虫发生区内46株萎蔫云南松上的主要蛀干害虫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和马尾松角胫象甲进行采样、分离和镜检,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携带拟松材线虫,是拟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昆虫,纵坑切梢小蠹和马尾松角胫象甲未检出拟松材线虫.通过分析云南拟松材线虫的危害性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7.
拟松材线虫发生区与未发生区云南松死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拟松材线虫发生区和未发生区400株死亡云南松的调查表明: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和云南松木蠹象是云南松上的主要蛀干害虫,3种蛀干害虫的复合侵害是危害云南松林的主要方式,复合侵害时必有1种害虫为优势种,对拟松材线虫发生区与未发生区3种主要蛀干害虫进行对比后初步推断,松墨天牛可作为拟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并针对3种蛀干害虫的复合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运用于牛奶收购、运输过程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测定进行了研究。利用三聚氰胺位于708 cm-1~714cm-1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及其强度,对三聚氰胺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的快速测定。检测限为2.0 mg/L,常见含氮化合物尿素、亚硝酸钠等物质对本快速测定方法无干扰。对每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从样品制备到结果显示一般只需10 min。  相似文献   
29.
紫茎泽兰化学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低毒、低残留、高效的药剂防除紫茎泽兰的方法,选用50%特丁赛草隆、75%苄.草苷、41%草甘膦异丙胺盐、50%草甘膦等4种药剂,在紫茎泽兰生长期和非生长期实施叶片正反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50%草甘膦可湿性粉剂效果较好。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 mL+水125 00 g(浓度为1.16%)株防效达100%,50%草甘膦按50 g+洗衣粉10 g+水12 500 g株防效达75.33%。同种药剂生长期较非生长期防除效果好,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在生长期浓度达1.16%时株防效达100%,而在非生长期浓度为1.6%时株防效仅达62.6%。  相似文献   
30.
免疫胶体金法现场快速测定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和验证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效果,通过协同实验的方法,研究该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基质影响、特异性。利用随机于市场抽样乳品120件,分别用免疫胶体金法和国标法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率。结果表明,用免疫胶体金法测定乳品中的三聚氰胺,检测限为0.5mg/kg,方法的稳定性较好,亚硝酸盐、三聚氰酸、L-脯氨酸对测定结果无干扰,但尿素对测定结果有干扰。免疫胶体金法测定乳品中三聚氰胺的假阴性为0%,假阳性率为0%。可见,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乳品中三聚氰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作为乳品中三聚氰胺现场快速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