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7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真菌性乳房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安地区某奶牛养殖户2头奶牛患乳房炎2个多月,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本试验对无菌采集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诊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使用敏感药物酮康唑对其进行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产奶量回升,但仍未恢复到患乳房炎以前的产量.  相似文献   
42.
赤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简称ADV)引起牛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综合症(简称AH综合症)为特征。 本病在热带、温带,特别是在近东和南亚地区分布较广。此外,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也有发生。该病于1949年首次在日本群马县(现为馆林市)发生。后来,从该地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体内分离1株病毒,并将之命名为赤羽病病毒。松本等(1980)对本病病原进行研究,确定是由布尼病毒属…  相似文献   
43.
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有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内进行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EF-VSV系统,检测其对SPF鸡脾淋巴细胞诱导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活性和其对病毒的抑制效果;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诱导转化和NK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诱导表达出分子量44kD的目的蛋白(与GST融合表达),纯化后得到去除菌体蛋白的高纯度目的蛋白;该蛋白能够诱导脾细胞产生IFN-γ,当浓度为250ng/mL时诱导IFN-γ的活性最高,可达1×106U/mL;但该蛋白不能直接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生长;能够刺激淋巴细胞显著增殖,浓度为250ng/mL时效果最佳;适当浓度的rChIL-18蛋白能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浓度为150ng/mL时,作用最强。利用原核表达的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蛋白与天然鸡IL-18蛋白一样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4.
由溶解的山羊胎儿分离出一株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哲里木盟北部山区某牧户的1只呈现流产症状的孕山羊子宫内已完全溶解的胎儿溶解物中分离出1株疑似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病原体。通过生化反应等鉴定,确认该菌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45.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继鸡白因病和马立克氏病之后的第3种病毒性肿瘤病,它是由一组反转录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群(REV)引起的鸭,火鸡,鸡和野鸡等禽类的一组症状不同的综合征,包括免疫抑制,急性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矮小综合征(或称生长抑制综合征,僵鸡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形成。  相似文献   
46.
我们用协同溶血试验对116株羊伪结核杆菌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法可作为鉴定羊伪结核杆菌的一种简便方法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羊伪结核杆菌ATCC19410株(1株)、羊脓肿病变分离株(112株)、山羊溶解胎儿分离株(1株)、猪子宫颈分离株(2株)及马红球菌ATCC33702株、肾棒状杆菌ATCC19112株、膀胱棒状杆菌AICC29593株(各1株)。  相似文献   
47.
从爆发犊牛腹泻的牛群中分离到一株轮状病毒,(CHLY)并以其感染的MA-104为试验材料,较为系统的对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宿主的超微病变进行了观察,并将其主要保护性抗原VP7基因克隆入pUCm-T载体进行序列分析及测定,鉴定其血清型。轮状病毒粒子为圆形颗粒,直径在60~70 nm之间,病毒粒子由双层衣壳包裹,呈典型的轮状病毒车轮状结构。在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质中,可观察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子代病毒粒子。对轮状病毒的中和抗原VP7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HLY与G6血清型轮状病毒RF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8.9%,结果表明分离的轮状病毒CHLY株为G6型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48.
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流行较广的肿瘤性疾病 ,感染率很高 ,临诊上表现形式多样 ,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的病等。鸡的经典白血病主要是由外源性的A和B亚群引起 ,少数由C和D亚群引起 ,E亚群为内源性病毒 ,由于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基因早在家鸡的祖代已整合到鸡的染色体上 ,并能随种系繁衍 ,因此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很弱或无致瘤特性。所以 ,根除白血病 ,通常是指清除外源性白血病病毒感染。多年以来 ,利用剔除ALV感染种鸡以切断垂直传播的方法 ,到了 80年代中期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种鸡群中已基本消灭了这类经典的外源性ALV的感…  相似文献   
49.
50.
中药植物和微生态制剂对鸡舍环境优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鸡饲料中加入中药植物和微生态制剂,采用不同的添加水平饲喂15日龄从肉鸡,连喂4周,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鸡舍内氨气浓度。设对照组1个组,试验组为8个组:1组为对照组,2—5组分别添加中药粉末为添加150,220mg/kg中药粉末,330mg/kg中药粉末,400mg/kg中药粉末,6~8组分别添加微生态制剂0.5,1.0,3.0g/kg,9组为添加300mg/kg中药粉末和3.0g/kg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统计学方差分析比较鸡舍内的氨气浓度。结果表明,2、3、4、5、8、9组较1组差异显著(P〈0.01),但4、5、8、9组效果更好。总之,中药植物和微生态制剂均能使鸡舍内氨气浓度降低,使鸡舍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