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研究补饲精料诱导非繁殖季节哈萨克母羊发情,解析绵羊非繁殖期发情的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为利用营养因素调控非繁殖季节绵羊发情提供激素方面的理论依据,研究选用成年哈萨克母羊36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在2—6月份补饲精料,在非繁殖季节(4—6月份)对发情绵羊及不发情母羊(对照)颈静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液4种重要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4)、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浓度。结果表明:血液中E2和P4呈现波动式变化,FSH和LH呈现规律性脉冲式变化。说明E2和FSH与绵羊的非繁殖季节发情有关,高浓度的P4和LH对开启或维持绵羊的发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徐燕辉  班谦  赵宗胜  党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33-6135
[目的]为了研究绵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方法]以陶塞特羊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参考GenBank上牛与人的MBL基因序列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经回收重组到pBS-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用DNAMAN软件将部分测序结果同已发表的牛和人MBL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Primer Premier5进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预测。[结果]经PCR扩增获得了549bp的特异性片段。部分测序结果同牛和人MBL序列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7%和86%,且该DNA序列与牛MBL部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仅一个之差,证实该序列为绵羊MBL基因的部分序列。[结论]绵羊MBL基因序列的获得,不仅为绵羊MBL基因全序列的获得提供了依据,还有助于进一步揭示MBL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对绵羊优良品种的选育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3.
绵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是肌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Homo sapiens)和牛(Bos taurus)的MBL基因序列的同源保守区域,分段设计9对特异性引物,以中国美利奴羊(Ovis aries)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经扩增、测序、拼接,首次克隆到长为4462bp的绵羊MBL基因组DNA序列,包括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区、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249个氨基酸;BLAST分析其与牛MBL-C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96.39%,判定其为MBL-C型基因,并将该序列提交至GenBank(Accession No.FJ977629);通过Expasy网站预测其蛋白结构功能特征,1~19氨基酸为绵羊MBL基因信号肽区域,外显子1编码N-端富含胱氨酸区和8个Gly-X-Y重复序列的胶原样区,外显子2含有12个Gly-X-Y的胶原样区,外显子4编码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域(CRD)具有C型凝集素CRD的共同特征。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绵羊MBL基因比较完整基因组DNA序列,为深入研究MBL的结构与功能以及MBL缺损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4.
选择牛23号染色体上4个微卫星标记BM1818、BM1443、BM1258 和BM1905,用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石河子某奶牛场150头进口荷斯坦奶牛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检测分析并计算相应的遗传指标,利用SPSS12.0 软件分析了四个微卫星座位与进口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的关系,探讨各自座位上不同基因型与奶牛隐性乳房炎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5.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分泌型钙结合磷酸化糖蛋白。为了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来解析蛋鸡蛋壳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产蛋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与蛋壳形成有关的骨桥蛋白基因在子宫中不同时间段(蛋进入子宫前2 h、进入子宫前1 h、进入子宫后5 h、进入子宫后15 h、产蛋后1 h、产蛋后2 h)的表达丰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蛋进入子宫前2 h、蛋进入子宫前1 h、蛋进入子宫后5 h OPN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之后在蛋进入子宫后15 h、产蛋后1 h、产蛋后2 h又逐渐下降,这一规律性的变化与蛋壳的钙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微卫星标记与绵羊部分毛用性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绵羊1、6号染色体上选取BM6506、BM1824等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待测绵羊群体部分毛用性状的表型数据资料按基因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OarJMP8可对羊毛自然长度性状进行标记;BM6438和BM6506可对羊毛细度进行标记;在绵羊6号染色体上的OarJMP8附近存在控制羊毛自然长度的QTLs;在绵羊第1号染色体的BM6438和BM6506区域存在控制羊毛细度的QTLs。  相似文献   
77.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强化施钾、打顶抹杈以喷施生长素等化学、生理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吸收及其在库源中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根际集中补施K2SO4和KNO3可以提高腰叶及其以上叶片含钾量,而补施KCl主要提高脚叶及下二棚叶片含钾量,现蕾后不打顶或打顶结合生长素处理茎断面有利于不同部位叶片含钾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8.
雌激素受体在鸡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在雌性性分化和繁殖的调节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雌激素首先在脊椎动物的胚胎时期的卵巢中产生.哺乳动物性腺的分化独立于雌激素的产生,试验表明雌激素在其他的脊椎动物的性腺分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3].雌激素在鸟类卵巢的分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胚胎时期的鸡胚胎性腺能够合成类固醇类激素,包括雌二醇,并且雌性性腺比雄性分泌更多的类固醇类激素,外源性雌激素可以使雄性雌性化,而雌激素的对抗物则可以扰乱正常的卵巢的形成,如果给遗传上的雌性注射芳香化酶抑制剂就可以使其雄性化,同时外源性雌激素也可使爬行动物睾丸雌性化.和其他的激素一样,雌激素是以配体介导转录因子方式通过特殊的核受体蛋白发挥其生物作用的.  相似文献   
79.
叶酸(folate,folic acid)又名维生素B11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必需营养元素,是一碳基团代谢中的重要辅酶,它是动物体内的甲基运载工具,参与许多重要的转甲基反应,包括蛋氨酸、胆碱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合成。近年来,因叶酸对动物繁殖性状、生产性能和抗癌等方面有影响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鲁建伟(2002)和葛文霞(2006),对0~3周龄以及4~6周龄的肉仔鸡进行饲养试验,发现添加叶酸与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增加成正比。本试验以8周龄肉杂鸡为研究对象,观察叶酸不同添加量对肉杂鸡的日增重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为叶酸在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探讨在散养条件下黄羽肉鸡CAPN1、H-FABP基因与其生长发育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以130羽3周龄体重接近,健康商品代黄羽肉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采集在不同周龄(3、4、6、8、10、13 w)的胸肌、腿肌和腹脂组织样品共3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CAPN1和H-FABP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的IMF含量。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CAPN1、H-FABP基因在胸肌、腿肌和腹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着周龄的增加,散养肉鸡CAPN1基因表达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且3~6 w其在胸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笼养显著高于散养(P0.05)。H-FABP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降低,在胸肌和腿肌中变化趋势相同,且均表现为散养显著高于笼养(P0.05),在腹脂中表现为笼养高于散养(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腹脂率、IMF含量较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散养黄羽肉鸡CAPN1和H-FABP基因分子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