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果园生产普遍存在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在杂草生长旺盛的夏季用人力除草压力较大,成本太高[1],很多人采用了化学除草的方法。化学除草省时间、省劳力、成本低、效果好,应该进行大面积推广[2]。但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对果树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朋友对除草剂的种类及其性质还没完全掌握,选择不当、使用不当造成的。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  相似文献   
42.
为探明欧丁香的主要香气成分及比较不同欧丁香品种间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5种欧丁香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从‘瓷蓝’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从‘麦肯’中检测出41种芳香成分,从‘沙萱’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是它们的主要芳香成分;从‘裘利’中检测出40种芳香成分,从‘莫斯加’中检测出46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和芳香烃类化合物为主要芳香成分。将‘瓷蓝’和‘裘利’、‘麦肯’和‘沙萱’、‘莫斯加’分为3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并推测出欧丁香的最主要香气成分为烯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3.
4种丁香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詹姆士’、‘加拿大小姐’、‘金小姐’、‘淮敏’鲜花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4 种丁香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詹姆士’中检测出32 种芳香成分,‘加拿大小姐’中检测出37 种芳香成分,‘金小姐’中检测出33 种芳香成分,‘淮敏’中检测出23 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是‘詹姆士’、‘加拿大小姐’、‘金小姐’的主要芳香成分。烯萜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是‘淮敏’的主要芳香成分。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北美豆梨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引进的北美豆梨‘首都’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灭菌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增殖及生根培养、移栽基质的选择等试验。结果表明,灭菌14 min 为5 种灭菌时间中最佳灭菌时间,其成活率虽略低于灭菌16 min,但外植体萌芽快,长势正常;MS培养基为北美豆梨理想的基本培养基;MS添加0.5 mg/LTDZ+0.2 mg/LNAA+0.05 mg/LGGR6+琼脂粉6.0 g/L+蔗糖30 g/L+活性炭2.0 g/L为豆梨的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TDZ 0.5 mg/L+ABT1#1.5 mg/L+蔗糖20 g/L+琼脂粉4.5 g/L+活性炭2.0 g/L;草炭+珍珠岩(比例2:1)作为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生长表现最好,幼苗健壮,叶色深绿。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的变化,探索其叶色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色机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色差仪测定北美豆梨4 个品种秋冬叶色变化过程中可溶性糖、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色的明度参数△L,色相参数△a 和△b值。在叶片变色期,花色素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变化平稳。叶绿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具有相关关系;品种‘首都’和‘红塔’叶片中类胡萝卜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品种‘贵族’和‘新布’相关不显著;4 个品种可溶性糖与花色素苷含量不相关。叶色参数△a 值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首都’和‘红塔’叶色参数△a 值与类胡萝卜素呈极显著负相关;‘首都’△L 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品种△L值与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之间均不相关;△b 值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绿素和花色素苷含量是影响北美豆梨叶色的关键因素,类胡萝卜素不是主要色素,可溶性糖有利于叶色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美月’是以‘燕蟠’蟠桃为母本,以‘AT163’油蟠桃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的油蟠桃新品种。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质量147 g。果面全红,果肉白色,质地细脆,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具有早熟、大果、耐贮运、抗裂果、不易流胶、丰产等优点。果实发育期93 d。  相似文献   
47.
摘 要:以大穗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和日本结缕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处理40天时对三种结缕草K+、N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三种结缕草叶片中的K+ 含量相对变化较小,含量均较高;而Na+含量的相对变化较大,当盐浓度为0.8%时,大穗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和日本结缕草的Na+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26%、336%和462%,三者差异显著;随盐浓度增加,三种结缕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大穗结缕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值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内K+/Na+与质膜透性之间存在负相关,与丙二醛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质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48.
甜油桃外观艳丽、风味好、结果早、丰产性强、耐贮运,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果树生产者的喜爱。大棚甜油桃可当年栽树、当年成花、当年扣棚,第二年4月份上市。每667m^2产1000多千克,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早50d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露地栽培的10倍以上。现将其丰产栽培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为选育出符合生产需求的果大、风味甜、抗裂果、抗流胶的早、中熟油蟠桃新品种,于1999年以山东潍坊地区广为栽培的蟠桃品种‘燕蟠’为母本,以早熟油蟠桃品系‘AT163’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培育获得杂种实生苗225株。2001年春定植于杂种圃,按常规管理。2002—2003年F1代单株陆续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0.
抗病、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潍麦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小麦新种质潍麦7号的系谱及选育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在小麦育种中选配杂交组合的重要性,并利用现代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拓宽小麦遗传基础,解决小麦基因来源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