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9篇
  27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在我国,应用陆面模式准实时监测干旱是一种正在发展的监测方法。从模式强迫资料生成,模式运行及结果后处理和干旱监测产品生成3方面,阐述应用CABLE陆面模式进行干旱监测的过程和实现方法。首先,详述了生成强迫资料所需的各种资料及其插值和订正方法。其次,介绍了应用陆面模式干旱监测的等级判断方法,概述了通过Shell语言和NCO(Net CDF Operator)软件实现干旱监测的自动化运行过程。通过对比模式与自校正帕尔默指数(sc_PDSI)对我国北方1997/1998年干旱监测的效果,发现模式监测干旱的起止时间优于sc_PDSI,发生范围较sc_PDSI更加准确,与实际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结果更为一致。研究表明,陆面模式结果能够反映土壤湿度对于历史同一时期的相对干旱程度,是对土壤湿度长时间观测资料不足的有效补充。研究还发现,应用sc_PDSI监测我国南方干旱时,应当进行参数的本地化订正。  相似文献   
142.
为探究施氮和灌水对河西灌区制种玉米种子产量以及生产过程中水氮利用的影响,以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为研究对象,设置充分灌水(6 000 m~3·hm~(-2),W_(6000))、中度胁迫(4 500m~3·hm~(-2),W_(4500))、重度胁迫(3 000 m~3·hm~(-2),W_(3000))3个灌水梯度,不施氮(0 kg·hm~(-2),N_0)、中量施氮(225 kg·hm~(-2),N_(225))、过量施氮(450 kg·hm~(-2),N_(450))3个施氮水平,测定收获期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以及播前收后1m深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灌溉量对种子产量无显著影响,同一灌水条件下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先玉335组合产量较郑单958组合高,最高产量出现在中度胁迫灌水条件下的过量施氮处理(W_(4500)N_(450)),达11 147 kg·hm~(-2);先玉335组合的种子百粒重显著高于郑单958组合,郑单958组合种子各产量构成均表现为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在中度胁迫灌水条件下,0~100cm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显著高于重度胁迫和充分灌水;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均以中度胁迫灌水条件下中量施氮处理占优。综合考虑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合河西灌区郑单958制种组合和先玉335制种组合的水氮最佳组合为灌水量4 5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本研究为河西制种玉米种植中水氮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3.
兰州百合优势种植区百合经济效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分位法,对兰州百合优势产区的兰州市西果园镇袁家湾村和堡子村农户收入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个村不同收入来源结构中,农户种植百合对其家庭总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百合经济效益显著,可作为兰州百合主产区农户的有效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筛选出适宜鲜果保鲜的保鲜膜厚度。[方法]采后枸杞果实用0.03、0.05、0.07 mm 3种厚度的保鲜膜在4℃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枸杞鲜果呼吸类型为呼吸跃变型。枸杞鲜果在0.05 mm保鲜膜下贮藏,Vc含量下降率为28.19%,而0.03和0.07 mm保鲜膜贮藏的含量下降率分别为45.52%和29.31%,均高于0.05 mm保鲜膜的下降率;0.05 mm保鲜膜MA冷藏整个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其他缓慢,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也较其他缓慢。[结论]0.05 mm厚度保鲜膜低温4℃贮藏枸杞鲜果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5.
枸杞属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枸杞属植物为材料,进行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5 μl总反应体系中,以DNA模板量为30 ng,引物0.6 μmol/L,dNTP 150 μmol/L,Mg2+ 2.5 mmol/L,TaqDNA聚合酶0.75 U,10×反应缓冲液2.5 μl为最优反应条件.PCR的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2 min,94 ℃变性20 s,36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5个循环;94 ℃变性20 s,40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4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应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清晰,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分子标记对17个枸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条引物中筛选出19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到9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1条,多态性比率为73.96%。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055(SCoT-29)~0.239(SCoT-66),平均为0.132。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枸杞品种遗传相似系数为0.43~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7处可将所有品种分为3个类群。综上,利用SCoT分子标记可揭示枸杞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枸杞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枸杞鲜果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鲜食枸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32份枸杞鲜果为材料,测定枸杞鲜果产量性状、风味性状和功能活性等24项品质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枸杞鲜果品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14.3%—113.4%,其中苹果酸变异系数最大,蔗糖、黄酮次之,横径、总糖较小;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24项指标中筛选出纵径、横径、果糖、葡萄糖、草酸、酒石酸、黄酮、多糖等8项指标作为枸杞鲜果品质评价代表性指标;综合考虑8项指标对枸杞鲜果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8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7.74%、17.74%、10.75%、10.75%、5.38%、5.38%、10.75%、21.51%;根据数据标准化处理公式,计算出供试材料的综合评价值,不同果色枸杞鲜果综合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红色果紫色果黄色果暗红色果黑色果。【结论】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可用果实纵径、横径、果糖、葡萄糖、草酸、酒石酸、黄酮和多糖等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红色鲜果综合品质表现较优,黑色鲜果综合品质表现较差。影响枸杞鲜果品质评价的关键因子依次为产量因子、功效因子和风味因子。  相似文献   
148.
印度梨形孢生物菌肥对小白菜增产作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已造成了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减少化肥用量,实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菌肥以其环保、经济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印度梨形孢生物菌肥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加快植物对氮、磷等矿物质的吸收,还可提高作物对逆境胁迫的忍耐性,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改善土壤,减轻对环境污染,提高  相似文献   
149.
枸杞区域试验的产量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比较5个枸杞新品系YX-04-001、04-03-32、06-02、06-16、06-03和对照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因素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点以及品系间,均存在差异。相对于对照,5个枸杞新品系的产量因素均表现出了优势,其中06-16表现出果形大、产量高等优良品质,其鲜果千粒重为1 270 g,比对照提高了78.45%;大于0.8 g的鲜果个数比例为85.33%,比对照提高了144.78%;干果特优级率为77.84%,比对照提高了97.56%;16-16品系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了61.02%,是个高产、适应性强的枸杞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0.
在夏玉米高产创建中,要实现大面积700~800kg的产量指标,必须抓好以下6项关键技术措施。1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选用增产潜力人的优良品种是实现夏二臣米高产的前提。针对夏玉米生台时间受局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