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无公害蔬菜的病虫防治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综合防治上,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一、植物检疫首先要了解本地区的检疫对象,比如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马铃薯金线虫等都是当前蔬菜作物的检疫对象。不论由哪里引进蔬菜种苗,都应通过有关部门检疫,确保不带危险性病虫害。尤其不应从疫区引进蔬菜种苗,以防传染早害的蔓延。二、农业防治1、选择抗病良种:在选择适销对路、适合本地种植品种的前提下,应该种植丰产、优质、抗病虫、抗…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秸秆还田替代施钾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的影响,2015—2020年,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S)4个处理,研究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以及2020年小麦成熟期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钾含量和0—2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结果表明:与NP相比,NPK可显著提高0—60 cm各土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对夏玉米和冬小麦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均无影响,而NPS不仅利于改善土壤养分,而且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周年的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与NPK相比,NPS的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10.68%,夏玉米和周年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20.91%,33.77%,114.39%和13.60%,13.63%,65.41%,但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和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7.43%和14.31%。NPS较NP和NPK,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提高37.14%和25.92%,在160—260 cm土层分别降低32.33%和21.64%。综上,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用秸秆还田替代施钾既能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以及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又能提高夏玉米和周年产量、水肥利用效率,还可降低土壤硝态氮向深层淋溶的风险,是适宜于旱地玉—麦轮作区的施肥措施,但其降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问题应被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旱地麦田灌溉条件,但小麦季通常仅能进行一次灌溉的生产实际,探索返青后补灌与氮肥互作对旱地小麦生产力、水氮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旱地小麦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9—2022年,在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交汇处的典型旱地小麦种植区,设置两因素裂区试验,灌溉水平为主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不灌溉(I0)和返青后补灌(I1,小麦返青后0—40 cm土层首次出现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85%,全生育期仅灌溉一次)。施氮量为副处理,分别为0(N0)、120(N120)、180(N180)和240 kg N·hm-2(N240)。分析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以及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结果】与I0相比,I1优化了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增加了氮素吸收能力,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3年平均分别显著提高55.8%和34.7%,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显著降低11.6%。随着施氮量增加,I0水平下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  相似文献   
14.
现代烟草农业体系内容建设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现代烟草农业体系建设的内容。结合各地实际,总结了烟草农业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秋季耕作方式对旱地麦-玉二熟体系小麦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豫西典型旱作麦-玉二熟区的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镇明达村,选择前茬夏玉米免耕的田块,设置秋深松、秋免耕和秋旋耕3种耕作方式,分析了不同秋季耕作方式下两个试验年度的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穗部性状以及2020-2021年度的小麦群体茎蘖数、孕穗后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和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结果表明,秋季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穗部性状、旗叶Pn和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秋旋耕相比,秋深松的小麦茎蘖数除返青期外均显著增加,穗数增加5.74%~16.06%;秋深松虽然对小麦旗叶Pn无显著影响,但提高灌浆中后期的旗叶SPAD值,显著改善了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从而使千粒重增加,其中2019-2020年度使穗长和小穗数分别提高7.50%和9.42%,最终使籽粒产量提高9.77%~19.09%。秋免耕后,小麦孕穗和抽穗期的叶片Pn、返青至开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也较秋旋耕均显著降低,而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提高7.35个百分点,从而保证了籽粒产量无显著下降。与秋免耕相比,秋深松下不同生育时期的茎蘖数均显著增加,孕穗至灌浆中后期的叶片Pn,灌浆中后期的旗叶SPAD值,返青-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提高7.16%~18.41%、10.27%、12.25%~19.97%、42.19%、4.02个百分点和11.95个百分点,其中2019-2020年度穗长和小穗数分别增加7.50%和8.41%,穗数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6.74%~17.63%和10.31%~23.63%。综上,秋深松不仅可增加小麦穗数,而且可改善旗叶光合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进而提高籽粒产量,是旱地麦-玉二熟区实现小麦高产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以期完善风景园林中植物群落生态学理论,推进植物群落设计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推进营销配电工作集约化、专业化管理,避免机构的重复配置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浙江省富阳市供电局立足实际,探索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供电所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埔县是我国南方典型林业县之一,具有林业产业丰富,但林业经营较为粗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范围狭窄等特点。本研究以2014年~2018年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业产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关联,探索我国南方典型县域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大埔县林业产业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但由于其体量小其内部产业涉及的范围较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第三产业在全部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其发展单一,仅有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一类,有待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玉米不宜做饲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广为流传,笔者以前一直认为是新玉米水分大影响了饲料配比或是购买玉米成本提高,故此不予理会。近几年,遇到两个养猪场由于资金短缺迫不及待地使用自己新收未干的玉米配入饲料中进行饲喂,结果引起大面积仔猪拉稀、部分大猪出现消化不良和浅黄色饲料样粪便的情况。一开始认为是发病,经测量  相似文献   
20.
家畜、家禽误食含有毒素的饲料后,毒素源难以确认,毒理作用复杂,症状各异,无法使用特效的解毒药,常因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死亡。家畜、家禽发病时,畜主常常自行乱用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中毒。笔者在兽医临床工作多年,当无法使用特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