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科教体制创新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动力之源,为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提供智力支持,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前提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2.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其余指标均为负偏离.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氧化钾、氯、钾氯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中上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两糖差和氮碱比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分散.烟碱、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在不同部位的稳定性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上部烟叶总氮>还原糖>烟碱>总糖,中部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下部烟叶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其余指标的稳定性在3个部位间趋势相同,即非烟碱氮/总氮>氮碱比>氧化钾>糖碱比>两糖差>钾氯比>氯,中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整体优于下部烟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偏度和峰度在不同年度间均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除个别指标外,各部位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年度间差异不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53.
植物病原细菌是植物病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DNA 条形码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中应用非常普遍,本文综述了在植物病原细菌鉴定中常用的基因及目前应用的一些数据库,认为在细菌鉴定中比较适用的方法为先通过16S rRNA 基因分析确定到属,然后通过多态性更强的基因或多个基因的联合应用鉴定到种或种下阶元。DNA 条形码技术可以作为常规检测技术的一个强有力补充,提高病原菌鉴定的标准化与速度,尤其对检疫性病原细菌的鉴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乳泉Ⅰ号添加剂提高母猪哺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6头哺乳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产后10日内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的中药复合添加剂(乳泉Ⅰ号)。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20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窝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5.59%和25.90%(P<0.01);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8.56%(P<0.01);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P<0.01),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8.0%(P<0.01)。  相似文献   
55.
植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鉴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植原体分类鉴定和检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根据植原体16S rDNA保守区设计了1个TaqMan广谱探针和3个植原体组间点突变特异性探针,并对9种植原体和5种细菌以及3个植物样本进行实时荧光PCR。结果表明,用广谱探针可检测到所有植原体产生荧光信号,而细菌不产生荧光信号。当用植原体组间特异性探针检测时,仅能检测到该组植原体产生荧光信号,检测的敏感性比常规的PCR-电泳检测高约100倍、检测速度有较大提高。由于PCR产物是荧光探针检测,本方法特异性强,并可以用组特异探针直接确定植原体种类。实验采用完全闭管检测,降低了污染机会。本研究为其它原核生物、特别是不能培养菌、难培养菌的检测鉴定和分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植物病原细菌DNA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DNA检测技术建立之前,种子上的病菌及未显症的病害的快速检测和鉴定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在隐症植物材料上的病害检测变得快速可靠.本文主要介绍DNA检测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成功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快速检测鉴定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根据细菌16S rDNA序列的特异性,设计出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性点突变特异性探针,并对10种细菌菌株和5种植原体进行了实时荧光PCR.结果表明,只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信号,而其它参考菌不产生荧光信号,检测的绝对灵敏度是14.2 fg/μl质粒DNA,比常规的PCR电泳检测高约100倍.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h,完全闭管,降低了污染的机会,无须PCR后处理.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包括RT-PCR、NASH、dsRNA分析、PCR微量板杂交、NASBA、DIAPOPS、LCR等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马铃薯病毒检疫中的应用.为快速、准确地定性或定量检测马铃薯检疫性病毒,检测时应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检测目的和检疫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杜松烯合成酶作为转基因棉花PCR检测的内参照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属植物中棉酚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杜松烯合成酶[(+)-d-cadinene syhnthase]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该酶的实时荧光PCR的引物和TaqMan探针,经研究发现,此套引物探针能特异性检测海岛棉和陆地棉,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同马铃薯、大椒、茄子、烟草、番茄、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和其它转基因作物无非特异性反应,可以作为转基因棉花检测的内参照。  相似文献   
60.
本文概述了亚洲梨枯死病的发生分布、危害症状、寄主范围以及病原菌(Erwinia pyrifoliae)的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特点等,并分析了与梨火疫病菌的关系,指出了对我国的潜在危险性及检疫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