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揭示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2013—2014年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平县元江干热河谷地区4种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生计策略与农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为主非农为辅的多样化方式是研究区农户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为应对当前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纯农户和农兼户主要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投入和从事非农活动的措施,而兼农户和非农户则采取减少种植规模和投入、实行农地流转和从事大量非农活动的手段。在作物种植上,纯农户和农兼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短、投入较多、管理复杂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而兼农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较长、投入较少、管理简单的作物。同时随着农户向非农户的转变,农地流转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72.
高寒草甸对旅游踩踏的抗干扰响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格里拉石质干草甸和林缘中生草甸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踩踏模拟实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2种植物群落对踩踏干扰的响应规律,及其耐踩踏能力和恢复力。结果表明,1)随着踩踏强度增加,2种生境的草甸群落相对盖度均逐渐降低,但是林缘中生草甸的下降更明显;2)石质干草甸群落的耐踩踏能力在708次左右,林缘中生草甸群落约为551次;3)踩踏1年后,石质干草甸群落的相对盖度恢复了66.5%,而林缘草甸群落则恢复了86.1%,后者表现出更强的恢复能力;4)石质干草甸主要物种的耐踩踏能力介于390~578次之间,林缘中生草甸主要物种的则介于282~463次之间。  相似文献   
73.
酶对牛粪堆肥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合酶添加对牛粪堆肥组分的变化.[方法]试验设置2.0%酶处理组、1.5%酶处理组和对照组,对牛粪堆肥期间的温度、水分、pH值、粗纤维、总有机碳(TOC)、全氮(TN)和发芽指数(GI)进行分析.堆肥含水量测定采用烘干法;粗纤维测定采用酸碱法(以风干物料中的含量来计算);总有机碳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pH值用S-3C型pH计测定,测定溶液为1∶5固液比的浸提滤液;GI测定是将上述滤液10 ml置于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蒸馏水),每个培养皿内放10粒饱满的小青菜种子,然后将其置于30 ℃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测定发芽率和根长,计算发芽指数(GI).[结果]添加复合酶牛粪堆肥可加速堆肥前期有机物的降解.堆肥期间,2.0%酶处理组、1.5%酶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粗纤维降幅分别为49.6%、47.0%和29.1%,TOC降幅分别为41.7%、35.3%和21.1%,全氮降幅(前21 d)分别为32.6%、26.8%和19.2%.2.0%酶处理组和1.5%酶处理组堆肥30 d可达到基本腐熟的程度.[结论]复合酶的添加缩短了堆肥周期,有利于牛粪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74.
概述一种锯木机用的旋转式锯片,其形状大体为平行四边形,不同齿距的锯齿对称的布置在对角线两端点的短边上,两个导向刃口也对称的分布在对顶拐角的两个侧边上。如果对角线一端点开始排列的锯齿列对某一方向微呈拱形,则在对角线另一端点开始排列的锯齿列,以相反的方向微呈拱状。  相似文献   
75.
我国水稻纹枯病菌的融合类群及致病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我国水稻纹枯病菌的融合类群及其致病力差异,于2015年8月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16个主要水稻种植区采集与水稻纹枯病症状类似的水稻叶鞘和叶片,采用水琼脂分离法分离病菌,在每个产区分离的病菌中各选择1个菌株,采用形态学、菌丝细胞核荧光染色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鉴定,比较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速度、菌核结构和细胞核数量的差异,并应用柯赫氏法则对不同地区病样中分离的纯培养物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地区的61株真菌菌株均为Rhizoctonia solani,且属于AG1IA融合群,菌丝细而松散,菌丝多分枝有隔膜,分枝直角或近45°的锐角,后期产生的菌核大多数细胞为多核,但不同地区的病原菌菌株生长速度、菌核结构和细胞核数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致病性试验中选取的16株菌株均侵染水稻叶片,产生水稻纹枯病典型症状,分离自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分离自广东、广西、福建和重庆的菌株致病力较强。  相似文献   
76.
两种方法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土壤水吸力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此次试验利用压力膜仪测定银川北部盐渍土的土壤水吸力和含水率。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Van-Genuchten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拟合。经过比较和分析后发现,用Microsoft Excel软件与Matlab软件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精度近似相同,但是Microsoft Excel软件对于不懂任何编程语言的人来说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77.
表层土壤水盐的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异性是研究改良土壤盐渍化的基础.将试验与统计学结合,分析宁夏银北试验区0~25 cm土层的水盐变化、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春夏季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盐分含量总体随时间逐渐增大;水分变异系数处于中等变异,盐分变异系数处于弱变异区间内.通过统计计算,认为试验测定数目是达到精度要求的.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半方差函数求参,显示出土壤水分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要明显高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78.
实验研究了从泾阳茶厂分离到的一株"金花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结果为冠突散囊菌。利用这株菌进行茶汤的纯种发酵,以自然发酵作对比,分析发酵前后茶汤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多糖,氨基酸,生物碱在发酵液的不同时期含量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属全球性害螨,可对柑橘产量和品质产生巨大影响,为防控柑橘全爪螨,开展土荆芥挥发油与化学杀螨剂复配对柑橘全爪螨防治效果的研究。【方法】采用2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240 g/L螺螨酯悬浮剂、550 g/L阿维·氟啶胺悬浮剂及30%乙唑螨腈悬浮剂4种化学杀螨剂分别和土荆芥挥发油混配及单用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评估了10%土荆芥挥发油与上述4种化学杀螨剂复配后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结果】500 mg/L的土荆芥挥发油和2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混配药后在14 d和21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01%、87.40%均显著优于2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单用在14 d(48.15%)和21 d(-41.61%)的防治效果。和240 g/L螺螨酯悬浮剂混配药后在7 d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50%、91.31%均显著优于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单用在7 d(51.14%)和14 d(34.35%)的防治效果。而其与333 mg/L阿维·氟啶胺悬浮剂混配药后1~3 d、250 mg/L乙唑螨腈悬浮剂混配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均...  相似文献   
80.
研究旨在挖掘耐盐碱内生菌资源,为后期开发内生菌菌肥及生防菌剂提供新的菌种资源。以‘金棚8号’番茄为植物材料,通过模拟5种不同类型盐碱环境,分离筛选内生菌,并进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平板法研究其促生和生防功能。研究共获得耐盐碱内生菌14株,其中5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2株具有解钾能力,2株具有固氮能力,4株具有产生长素的能力;6株具有产铁载体能力,直径比值(D/d)最高为2.95;10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直径比值(D/d)最高为2.97。拮抗试验结果显示,8株耐盐碱内生菌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抑菌率为13.70%~68.56%;芽孢杆菌BFG 3-3、BFG 5-1和浅紫链霉菌BFY 2-2可分别对6~7种常见果蔬病原菌产生拮抗,具有广谱抑菌性。本研究获得了具有促生和生防潜力的功能性耐盐碱内生菌菌株,可为应用植物内生菌改良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