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以10周龄白羽番鸭为材料,对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进行克隆和SSCP检测,并分析其多态与生长、肉质和脂肪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白羽番鸭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序列全长1 362 bp,与家鸭和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3.6%和69.2%;经SSCP分析,仅A4位点检测到多态,共3种基因型,序列比对发现在770 bp碱基之后插入/缺失1个AAAATCTTGTTTA序列和803 bp处发生A→G突变,该位点属中度多态,并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CC基因型个体的pH和胸肌水分显著低于DD基因型的(P<0.05),肌内脂肪(IMF)、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胆碱酯酶(ChE)则显著高于DD型的(P<0.05),CD基因型个体的胸肌水分显著低于DD基因型的(P<0.05),其他性状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推测,白羽番鸭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的多态可能对肉质和脂肪代谢有着重要影响,CC基因型可能是脂肪沉积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32.
针对我市陈区镇2001年玉米丝黑穗病大面积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2002年实施了玉米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小麦增小穗育种方法与新种质资源拓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维平  赵文明 《作物学报》2000,26(2):222-230
为探求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新途径, 通过以“种内相对较少小穗早熟类型与相对较多小穗晚熟类型多次杂交形式”逐步完善了小麦双显性阶梯式增小穗育种新方法, 获得了早熟较多小穗(27~30个小穗)和晚熟多小穗(30~38个小穗)的新种质系列, 发现小麦中存在着显性可增性多小穗基因。 进一步研究表明, 新种质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多  相似文献   
34.
马铃薯茎基腐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未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新型腐植酸肥料与同等养分配方化肥的田间比较试验,探讨新型腐植酸有机肥对马铃薯茎基腐病预防效果.结果表明,5~15 g壤动FT/100 kg种薯配合腐植酸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安全,在出苗率、苗高、单株根数、最大根长、芽长分别优于配方化肥...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鸭在稻田间的运动规律,揭示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的行为学差异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稻鸭共作试验田9块(766 m2/块),按225只/hm2分别放入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金定鸭、白改鸭等3个鸭品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连续观察法记录鸭在每天的5:00—20:00时间段内在田间的游动、休息、采食等行为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连续观察5天。经观察发现,鸭田间活动高峰一般是在早上5:00—7:00,8:00—11:00以及15:00—18:00等时间段,役用鸭和金定鸭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6.06%),315.75 min(35.08%),极显著高于白改鸭264.50 min (29.39%) (P<0.01)。采用役用鸭、金定鸭、白改鸭进行稻鸭共作后,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75%,20.14%和10.89%。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鸭游动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结实率、理论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9,P<0.01;r=0.858,P<0.01),千粒重、实际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5;r=0.767,P<0.05)。研究结果表明:役用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且发现游动时间可作为影响稻鸭共作水稻产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该研究结果为稻鸭共作鸭品种的筛选以及稻鸭共作系统水稻产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6.
鲜食糯玉米品质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影响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9年糯玉米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的6个主要品质性状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质与6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糯性皮厚薄柔嫩性外观品质气味风味色泽。在选育高品质鲜食糯玉米品种过程中,应重视糯性、皮厚薄、柔嫩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37.
籽瓜种子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不同品种籽瓜种子及不同蛋白组分的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瓜种子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除赖氨酸外,其它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达到或超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1973规定的标准,因此籽瓜种子是一种优质蛋白质资源。籽瓜种子赖氨酸低是由于球蛋白组分赖氨酸含量缺乏。834—5—6系籽瓜种子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它5个品种,它是一个优质品系。  相似文献   
38.
四十年代末期由于对抗原、抗体的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使得人们对免疫理论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这一研究领域形成了有别于免疫学、生物化学的独立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为了研究抗原、抗体的性质必须首先要获得这种纯的物质。因此,分离、纯化抗原和抗体以及鉴定它门的方法就成为本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促使从事这种研究工作的人们重新重视了物理化学家Arrhenius于1907年采用的“免疫化学”术语并发展为免疫化学学科。免疫生化分析技术与免疫化学的建立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且这一技术的发展为免疫理论的深入研究、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兽医检疫、海关检验等技术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免疫化学自身的发展,使之更有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9.
蜂场的饲养规模受蜜源资源、养蜂类别及产品模式、饲料糖与蜂蜜比价、运蜂装卸设施等条件的影响。蜂场规模的界定还应区分产权、效率和生物学原群等不同概念。20年来我国蜂群的总规模处于缓慢增长或停滞时期,根据国情我们应当走以效益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道路,避免养蜂业大的衰退。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从孵化至16 d的鸡胚睾丸中分离获取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比较3种培养液、2种处理(有无饲养层)对SSCs生长的影响,并对SSCs保持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无饲养层细胞存在的条件下,DMEM、TCM199和RPMI1640培养液中,SSCs的存活时间分别为6.5、6.0和3.5 d,DMEM和TCM199培养液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与RPMI1640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有饲养层细胞存在的条件下,在DMEM、TCM199和RPMI1640培养液中,SSCs的存活时间分别为45.5、38.0和14.0 d,三者相互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6种培养体系中,SSCs在培养体系Ⅳ中的存活时间和AKP阳性克隆率分别为(45.5&#177;3.20)d和0.31&#177;0.46,极显著地高于其他5种培养体系(P〈0.01)。SSCs在培养体系Ⅳ中传代至1、2和3代时,AKP阳性克隆率分别为31.6%、20%和18%。SSCs形成的克隆,经AKP活性检测和SSEA-1免疫染色,均呈阳性。传代至第3代的SSCs,其染色体组型保持不变,为2n=78。这些结果表明,SSCs在以DMEM为基础培养基的培养体系Ⅳ中培养至第3代时,仍保持干细胞未分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