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64篇
  54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为了解我国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以我国不同产区的17份大麦品种(系)及其按NCⅡ设计配制的72个杂交F1为材料,考察其两年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分析各性状的杂交优势与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正向中亲优势(MPH)与超亲优势(HPH)组合比例最高,两年分别为1.00、1.00与0.97、0.95,其次为穗下节间长、穗长及千粒重;穗粒数与单株穗数的MPH与HPH变幅较大,其次是单株粒重与千粒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CA)的效应值和变异最大,其次是穗粒数与千粒重,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及单株粒重相对较小。被测性状F1表型与GCA及SCA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我国不同产区大麦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及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2.
皖饲啤14008(原名皖9503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2342为母本、(法国Mola/法国SHYRT)F_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饲料大麦新品种。2014—2015年安徽省联合鉴定,平均产量571.5 kg/667m~2,较对照西引2号增产11.1%。2015—2017年国家南方片区试,2年平均产量359.0 kg/667 m~2,比对照苏啤3号增产7.4%,比参试品种均值增产2.4%,居参试品种第1位。乳熟期植株生物产量(鲜质量)达3 500 kg/667 m~2以上。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饲用品质好,抗倒力强,2016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适宜黄淮中南部晚茬田、江淮及沿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83.
以贵州锁黄仓湿地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插值分析、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沉积物中镉(Cr)、镍(Ni)、锌(Zn)、砷(As)、铅(Pb)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情况,并通过Tomlinson污染负荷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为锁黄仓湿地公园的生态安全以及有序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Cr、Ni、Zn、As、Pb平均值分别为98.44、73.14、148.67、21.93、54.32 mg/kg,与土壤重金属背景值(95.90、51.20、99.50、20.00、35.20 mg/kg)相比较,5种重金属含量均偏高;而各重金属变异系数相对较小(13.94%~21.55%)。Cr、Ni、As之间以及Zn与Pb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A1)包括Cr、Ni和As,第二主成分(A2)包括Zn和Pb。锁黄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为1.348,且上游(1.379)>下游(1.372)>中游(1.303),均属于"中等"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5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小于下限(RI=150),属于轻度生态污染。Cr、Ni和As的来源途径可能相同,主要受周边农业活动和环境影响;Zn和Pb具有相同输入源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受炼锌业和交通运输影响。研究表明,锁黄仓湿地受到中等程度的污染,但生态环境质量属于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584.
杨华  谭艺  赵斌  韩丰登  张伟 《林产工业》2016,(12):16-20
针对酚醛树脂固化速度慢、热压温度高等问题,采用Na_2CO_3、(CH_3COO)_2Zn、Ba(OH)_2、LiOH等金属离子作催化剂,合成快速固化改性酚醛树脂。通过理化性能对比分析发现,Ba(OH)_2作为一种低成本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酚醛树脂固化速度,而且改性酚醛树脂胶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明显提高,甲醛释放量有所降低。同时,对Ba(OH)_2催化剂的加入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实验,对比了Ba(OH)_2不同加入量对酚醛树脂分子结构和固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改性酚醛树脂中Ba(OH)_2催化剂用量为1.5wt%时,其胶合强度达到1.66 MPa,甲醛释放量相比于纯酚醛树脂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85.
为了提高播种机作业效率与质量,设计了播种计量监测系统。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编码器实时采集播种机的作业距离,通过3对红外光电传感器对种子下落信息进行采集,使用电容式接近开关进行种箱状态的监测,由LCD液晶屏显示获取的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报警及时准确,对提高播种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6.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类型配比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养分配比处理(T_1、T_2、T_3、T_4、CK)。研究不同处理对加工番茄平均单果重、实际产量、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对加工番茄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影响显著,产量表现由大到小依次为T_3、T_4、T_1、T_2、CK。不同处理对加工番茄Vc含量影响在(128.7±0.8)~(132.1±0.6)mg/kg不显著;T_4处理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其他依次为T_1、T_3、T_2、CK;番茄红素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_4、T_1、T_3、T_2、CK,最高达7.93 g/kg。该试验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功能型含硅肥料对加工番茄较好。[结论]试验为加工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7.
倒伏是影响夏玉米在密植条件下获得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种植密度对不同株高夏玉米品种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矮秆品种登海661 (DH661)和高秆品种鲁单981 (LD981)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50×104株 hm-2、6.75×104株 hm-2和9.00×104株 hm-2 3个种植密度,研究茎秆节间长度、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显微结构以及倒伏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夏玉米的基部第3茎节间和穗位节间变细,茎秆穿刺强度显著下降,较密度4.50万株 hm-2,DH661和LD981 6.75万株 hm-2、9.00万株 hm-2地上第3节间茎秆穿刺强度分别降低了8.5%、22.6%和13.3%、29.6%;茎秆皮层和维管束内部厚壁细胞厚度及维管束数目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倒伏风险增加,但矮秆品种的下降幅度小于高秆品种,而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高秆品种,说明矮秆品种在高密度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抗倒伏性能,有助于其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88.
为研究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不同时期光合同化物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石麦15(SM15)为供试品种,牛粪为有机肥,采用~(13)CO_2标记的方法,设置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U)、单施牛粪(M)和有机无机配施(U+M)4种施肥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3)C同化物在挑旗期、开花期主要向茎秆和叶鞘分配,灌浆期则主要向籽粒分配;成熟期约有87.5%的灌浆期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中,约75.4%的开花期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中,而仅15.2%的挑旗期同化产物分配向籽粒,灌浆期同化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最大。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间相比,挑旗期及开花期的~(13)C同化物均是不施氮与配施处理向籽粒的分配较多,单施尿素处理滞留于茎鞘中较多;灌浆期13C同化物以单施有机肥与配施处理向籽粒的分配较多,最终配施处理向籽粒分配的挑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同化产物均较多。单施有机肥处理千粒重较高,单施尿素处理穗数较高,配施处理产量结构更平衡且产量最高。由此可知,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促进各时期同化产物向籽粒的分配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本研究结果为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及籽粒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9.
为探讨水钾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利用的影响。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池栽试验,设置2个施钾量,4个灌水量,共8个处理,分析夏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量增加,不同施钾水平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吸收转运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在同一水分条件下,施钾可提高夏玉米产量和钾素的吸收转运,在最大灌水量时,施钾显著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钾素总积累量、营养器官的钾素转运量、籽粒吸钾量和钾素农学利用率,且显著高于其他水分处理。在最大灌水量时施钾较不施钾的产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22.1%~33.0%和22.2%~25.1%,施钾且供水充足较供水不足产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54.5%~121.5%和103.3%~103.8%。钾素的吸收和积累主要是在吐丝前,前期干旱显著降低钾素积累速率,花期和花后灌水提高了籽粒对钾素的吸收。水钾互作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条件下,施K_2O 180kg/hm~2,增加灌水量可获得较高产量和钾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590.
梅河口市位於吉林省东南通化市西北,南起北纬42°08'至43°02',西起东经125°15'至126°03',南北长97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217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7.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50%,是吉林省水稻主要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