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8篇
  48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根际低氧胁迫对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21%O2)相比,5%和10%低氧处理30d开始,均显著降低植株的株高和茎粗,且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越显著。低氧处理植株叶片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而对照果实中可溶性总糖积累显著高于低氧处理。5%低氧处理果实中淀粉的含量显著大于10%低氧处理,二者均显著大于对照。根际低氧处理显著影响了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6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豌豆间作条件下,两种施氮水平(0、0.15 g·kg~(-1))及三种分隔方式(不分隔、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对玉米、豌豆生长及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豌豆间作后对玉米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整个生育期,玉米生物量的增加量随着豌豆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豌豆苗期、豌豆结荚初期、豌豆收获期玉米的生物量在不施氮肥条件下分别增加:28.5%、32.8%、48.7%;在施氮0.15 g·kg~(-1)时分别增加-8.6%、8.1%、63.2%。在玉米豌豆间作体系中三种分隔方式玉米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间作不分隔间作尼龙网隔间作塑料膜分隔单作;在不施氮肥时,间作后豌豆苗期生物量与单作相比增加显著,增加幅度达35.8%;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间作豌豆的生物量增加幅度随着降低,到豌豆收获期与单作豌豆相比差异不显著。收获时三种分隔方式豌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间作塑料膜分隔间作不分隔间作尼龙网隔单作;在施氮肥时,随着玉米的生长间作豌豆与单作豌豆相比显著减产,收获时三种分隔方式对豌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间作尼龙网隔间作塑料膜分隔单作间作不分隔。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豌豆的结瘤数;间作不分隔、间作尼龙网隔、间作塑料膜分隔条件下,碗豆的结瘤数分别增加120%、82.5%、22.5%。  相似文献   
63.
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水分利用率,选用多年生作物苜蓿及小麦、鹰嘴豆、马铃薯 等一年生作物作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带状系统研究了各种种植方式和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土壤水分、WUE及 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保持水分的能力依次为: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T);(2) 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依次为:NTS>NT>T;(3)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方式与传统耕作相比, 均能提高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侵蚀量。从不同处理保持水土效应来看,从优 至劣的顺序为NTSPL>TPL>NTSCL>TCL>NTSWL>TWL。由此可见,免耕秸秆覆盖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粮草豆隔带种植,结合保护性耕作措施不但具有蓄水保土,减免侵蚀的生态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宜结合生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4.
不同龄期枝条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轮纹病菌分生孢子和菌丝接种不同龄期的苹果枝条,检测枝条皮孔发病率,以明确不同龄期苹果枝条对轮纹病菌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当年生‘富士’苹果枝条的幼嫩部分接种后发病最重,皮孔的发病率达80%以上,随枝条的生长发育,抗病性逐渐增强,枝条发育成熟后,皮孔发病率降至40%左右.在7月份接种的1~5年生‘富士’苹果成熟枝条中,皮孔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在8月份接种的‘富士’苹果枝条中,1年生枝条的皮孔发病率显著高于5年生枝条的发病率.未发育成熟的苹果枝条对轮纹病菌的抗侵入能力差,枝条发育成熟后抗病能力明显增强.1~5年生枝条上发育完整的皮孔对轮纹病的抗侵染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枝条的迅速加粗生长期,低龄枝条上皮孔结构变化更大,对轮纹病菌的侵入也更敏感.  相似文献   
65.
为了建立和优化‘燕山红栗’组培快繁体系,以种子为材料,在种子萌发后,取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筛选快繁体系最适宜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基础培养基为WPM,最适茎段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1.0mg/L ZT+0.15mg/L NAA,诱导率达到90.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1.5mg/L ZT+0.15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到3.32;将试管苗基部于2mg/L IBA中浸泡4min后接入WPM基础培养基得到最大生根率,为55.33%。  相似文献   
66.
为探索吉林省半干旱区水分高效利用、玉米增产的栽培技术模式,采用不同覆盖材料进行为期4 a(2018—2021年)的大田试验,设置无覆盖(CK)、普通地膜覆盖(CM)、降解地膜覆盖(DM)和秸秆覆盖(SM) 4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贮水量时空变化与当年的降雨时空分配有关,垂直空间上2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0~20 cm,处理间土壤贮水量SM>CM>DM>CK;耕层0~20 cm土壤温度随玉米生育时期推进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降低幅度呈CM>SM>DM>CK的变化趋势。地表覆盖具有调节土壤温度的作用,与CK相比,CM和DM使5、6月土壤温度分别提升2.12、1.71℃和2.07、1.52℃,SM下降了1.72、1.01℃;与5、6月气温相比,地膜覆盖每日土壤温度较气温提升2.2~3.2℃,秸秆覆盖降低0.3~0.6℃,8、9月覆盖土壤温度下降幅度低于气温;与无覆盖(CK)相比,CM和DM处理4 a平均增产8.59%和14.10...  相似文献   
67.
适宜辽宁省油炸薯片马铃薯生产基地初探王建青,赵旭,王凤珍,肖万军(辽宁省农业技工学校110161)1前言马铃薯是一种栽培很广泛的作物,由于马铃薯合大量的淀粉、维生素K和维生素C等,所以,既可做主食,又可糖菜两用,还可加工成快餐食品。国外油炸马铃薯片食...  相似文献   
68.
为探明冷凉区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对氮素积累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大德216为材料,在吉林省安图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透明可降解地膜覆盖(T1)、透明不可降解地膜覆盖(T2)、黑色不可降解地膜覆盖(T3)和无膜(TCK)处理,测定干物质、氮素积累量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T1和T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T3处理。3种地膜覆盖均能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在播种后65、90、105和140d,T1和T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T3处理。不同覆膜处理在播种后65~90d积累量最多,3种覆膜处理条件下的氮素积累均显著高于TCK处理,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叶>茎>鞘>雄穗。综上,地膜覆盖可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优化物质运转分配,促进玉米氮素积累,提高玉米产量,透明覆膜栽培可有效改善冷凉区积温不足、只能种植早熟品种的局限性,拓宽品种选择范围。透明可降解地膜为冷凉区玉米最佳抗逆丰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9.
于2019年5—11月对4个河蟹淡水养殖实验池塘(T1、T2、T3和T4)水质及河道补给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基于氮磷负荷及尾水排放标准,采用2种模型对养殖容量和最佳养殖密度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内实验蟹塘TN均满足地表Ⅲ类水质标准,TP在养殖前期超标,末期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以磷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4 835、3 894、5 035和4 546 kg,养殖密度分别为12 012、12 249、12 154和16 770只/hm2,4个池塘均可大量增养;以氮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3 786、2 999、3 948和3 401 kg,养殖密度分别为9 406、9 432、9 530和12 547只/hm2,T1、T2、T3均可增养50%以上,T4还可增养19.75%。结合4个实验池塘实际养殖状况,该养殖实验池塘河蟹养殖容量为2 006~2 598 kg/hm2,养殖密度为10 229~13 296只/hm2较为适宜;相较于磷排放标准,基于氮排放标准估算的养殖容量偏低,这可能与养殖池塘补给水源水质氮含量超标有关。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32头体重为(14.96±0.96)kg的健康42日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金霉素75 mg/kg、中药复方发酵粉600 mg/kg及金霉素75 mg/kg+中药复方发酵粉600 mg/kg。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发酵粉显著提高了仔猪的干物质、有机物和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及表观消化能(P<0.05),提高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胱氨酸、酪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及脂肪酶活性(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淀粉酶活性(回肠)(P<0.05)。金霉素和中药复方发酵粉对仔猪日增重、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及表观消化能和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中药复方发酵粉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及苯丙氨酸和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600 mg/kg中药复方发酵粉能提高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