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对海南发生"翻背症"的方斑东风螺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药敏分析及药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病原为哈维弧菌,该菌对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诺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苯扎溴铵及对照组的最终存活率分别为39.05%、32.38%、29.52%和14.29%,诺氟沙星的治疗效果较好,可用于治疗方斑东风螺"翻背症"。  相似文献   
32.
为确定南沙群体野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外部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人工选育提供参考指标,以南沙群岛自然海域捕捞的1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外部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及其体质量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大珠母贝的各性状指标变异系数区间为(13.751%, 38.947%),并且各性状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剔除差异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其中R2=0.93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南沙群体大珠母贝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形态性状为壳宽(0.439),而壳长通过壳高对体质量的间接作用影响最大(0.384),其中壳宽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为0.193,壳宽通过壳高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0.312)。结果表明,当以南沙群体野生大珠母贝体质量为选育目标时,应注重对壳宽的选择。[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3,13(6):19-25]  相似文献   
33.
采用平板分离培养基从酒泉肃北高寒草地土壤中分离出3株高产凝乳酶细菌,分别标记为Ⅰ1.21、Ⅰ1.212、Ⅳ1.11。对3株细菌进行初步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而不产气,不利用乳糖和甘露醇;H_2O_2酶试验、石蕊牛乳试验均为阳性;有芽孢。在麸皮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测定酶活,确定发酵到第四天时凝乳酶活力最高,此时蛋白水解活力相对较低。为筛选出产凝乳酶活力较高而蛋白水解能力较低的菌株作为工业化生产菌株,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反应研究。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饥饿胁迫对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各组织酶活性的影响,选择规格和体质量基本一致的120尾健康猛虾蛄进行试验.将试验虾随机分成4个平行组,分别于饥饿胁迫0、5、10和20 d采集样品,测定溶菌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结果显示:饥饿胁迫时长对溶菌酶和各消化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  相似文献   
35.

附着基是苗期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表面藻际细菌对幼体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对附着基藻际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在杂色鲍育苗期间定期采集附着基样品, 再利用PCR-DGGE技术对藻际细菌群落进行多样性及变化规律分析。相似性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 藻际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变迁呈现出连续性变化, 相邻两天细菌群落的戴斯相似性系数Cs高达80.9%~96.1%, 但育苗前期与育苗后期的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 育苗前期藻际细菌多样性随时间变化趋于丰富, 之后多样性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受附着基上藻类生长状况及鲍摄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细菌多样性指数出现一定波动。本研究旨为鲍的科学育苗与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变化与鲍苗期细菌性病害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6.
ITS序列在西红柿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根据番茄的45S rDNA序列设计引物,以西红柿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ITS(internal translation spacer)序列,在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对番茄属两个野生种与三个栽培种进行分子鉴定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五个供试材料ITS序列的变异小,GC含量高,为57.0%~65.4%。(2)用不同的聚类方法分析发现三个栽培种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近,而野生种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都处于不同的分支类群,表明其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同时发现其生物学特性与其他品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7.
黄边糙鸟蛤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幼虫生长发育时期的合适饵料,研究了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效果。用浓度为105个·m L-1的9种单胞藻分别饲喂2、6、10、14和18日龄幼虫,1 h后观察幼虫摄食情况,对已摄食单胞藻的幼虫过滤冲洗后转移至过滤海水中观察其消化效果。结果表明,幼虫在所有日龄都能摄食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6日龄开始摄食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14日龄摄食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18日龄摄食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但对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较难消化,水体中单胞藻投喂过多使单胞藻不消化或不完全消化。因此,在幼虫培育中应选择容易摄食和消化的绿色巴夫藻、湛江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作为开口饵料并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  相似文献   
38.
CODEHOP在线简并引物设计与杉木4CL基因片段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ODEHOP设计4CL酶的简并引物,利用设计的3对简并引物进行RT—PCR,从杉木幼茎中克隆到2个长度分别为502bp和536bp的PCR产物,产物经pMD18-T载体克隆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中,序列通过Blastx检索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对后,发现2片段都与其它植物的4-CL基因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研究表明,该程序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信性强,阳性率高。该基因的成功克隆将为研究杉木木质素的合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4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比对照内香优3号分别增产10.4%和2.5%,与对照Ⅱ优838产量相当,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达中抗,产量、抗病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为贵香优1号,其每穗粒数为182.24±23.35,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适宜在湖南西部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40.
美济礁地貌独特、生物资源丰富, 其海域微生物与渔业资源正被开发利用。为了解夏季美济礁潟湖海水养殖区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该海区海水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 探索了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并采用 PICRUSt 对菌群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美济礁潟湖海水细菌群落组成丰富, 分属于 29 个门、57 个纲、152 个目、256 个科、439 个属, 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各个站点的 3 个水层之间的 alpha 多样性指数指数均存在差异,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冗余分析发现, 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盐度、COD/NO3-N、活性硅酸盐、COD。通过 PICRUSt 功能预测, 微生物功能以新陈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产生与转换)、遗传信息处理(蛋白质翻译与修饰、DNA 复制重组和修复)及信息处理(信号转导机制、辅酶运输、无机离子运输)为主。该研究分析夏季美济礁潟湖养殖区海水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认识南海微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开发利用、海域渔业的开发、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