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核桃散粉期花粉通量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株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花粉收集的方法分析了核桃雄花散粉期,花粉通量与散粉时间、传播距离、飘浮高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以了解新疆南疆盆地核桃雄花散粉期花粉飞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南疆盆地核桃雄花散粉持续时间约为1周,一日内12:00—14:00花粉通量最大;水平方向上花粉通量受风向影响,且随传播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垂直方向上随高度的增加花粉通量逐渐减小;花粉通量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粉通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和风向、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2013年,承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决定》,全市掀起了以干鲜果品为突破口的经济林发展热潮,全年完成栽果20万亩。今年,面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举措,作为民生林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提升承德形象、建设多彩承德的重要支撑,年内发展100万亩经济林的目标。  相似文献   
33.
金叶冬青为新近引进的很有推广价值的彩叶植物,为了进一步规范金叶冬青的繁殖技术,通过对穗圃和插床建设、扦插方法、插后管理以及苗木出圃技术方面的研究,形成金叶冬青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4.
根据小水电运行的统计数字来看,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约有65%以上是在10kV以下配电网络中损耗掉的,其余35%是在35kV及以上高压电网中损耗掉的。根据电网电能损耗产生的原因,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分为两条:一是适当调整电网运行电压,在保证用户电压允许值条件下合理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提高运行电压,负荷较轻时,调节发电机电压。二是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动机,采用并联电容器。由于电网负荷随时变动,在电网负荷较轻时,与负荷有关的变动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比例下降,这时提高运行电压的降损效果也有所下降。特别…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以油松建筑材的最适主伐龄林分为研究对象,从密度效应入手,以期探明不同林分密度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机制,确定影响林木出材的限制因素,提高河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为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  方法  以河北省平泉市油松建筑材50年、52年、56年生主伐龄期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密度梯度:低密度450 ~ 750 株/hm2、中密度750 ~ 1 050 株/hm2、高密度1 050 ~ 1 350 株/hm2,研究3种密度条件下的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各生长表现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林分生长表现和土壤质量,计算各密度油松建筑材林分综合得分后进行排名,并对其可持续经营潜力进行评价。  结果  (1)林分单位面积出材量不受林分密度的显著影响,但其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而减小,高密度林分的单位面积出材量最高,为107.87 m3/hm2。(2)低密度油松建筑材林的平均单木出材量为0.256 4 m3,单位面积树干生物量为148.02 t/hm2,均极显著高于中密度和高密度(P < 0.01),且超过中密度和高密度1倍以上。低密度林分的单木出材率和树干生物量占比分别达到了84.12%和68.56%,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3)在土壤物理性质中,密度效应对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有极显著影响(P < 0.01),对土壤总孔隙度有显著影响(P < 0.05);在土壤化学性质中,密度效应仅对土壤速效钾有极显著影响(P < 0.01)。(4)单位面积出材量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平均单木出材量与树干生物量占比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非毛管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 0.05)。树干生物量占比与土壤密度显著正相关(P < 0.05),与饱和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 0.05),与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负相关(P < 0.01)。(5)750 ~ 1 050 株/hm2的密度条件下林分综合质量最高,最利于油松建筑材林的可持续经营。  结论  低密度(450 ~ 750株/hm2)林分内林木可作为大径级建筑框架材,中高密度(750 ~ 1 350 株/hm2)的可作为中小径级拼接材、家具等。土层主要影响土壤化学性质,林分密度主要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单位面积出材量与林木生长表现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树干生物量的积累能促进单木出材量增大。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保留密度为750 ~ 1 050 株/hm2。   相似文献   
36.
为研制并应用绿色溶剂玉米油甲酯以替代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中芳香烃类溶剂,以酸催化法研究了玉米油甲酯最佳合成工艺,采用浸渍法、液滴干燥法、白金吊环法、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法和点滴法测定了不同用量玉米油甲酯对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最大稳定持留量、液滴干燥时间、表面张力、粒度分布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 h、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油重6%时,玉米油甲酯收率最大为85%;玉米油甲酯溶剂用量由10%提高至30%,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稀释药液在甘蓝、玉米、油菜叶片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呈增大趋势,最大提高率为158.18%;在甘蓝叶片和石蜡载玻片上的干燥时间分别延长16min和17 min;表面张力降低18.4 m N/m;乳粒中位径保持在1μm左右,跨距略有增大。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玉米油甲酯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致死率明显提高。表明玉米油甲酯作为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助溶剂,可以保证水乳剂物理稳定性,且可提高药剂施用效果。  相似文献   
37.
移动终端的田间信息采集相比于传统的田间信息采集,具有灵活性强、采集方便等优势,已成为田间信息采集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进行田间信息采集时存在数据同步问题,主要表现在慢同步频发、无为数据(已经传输过的数据)重传、服务器端变化数据没有及时同步到移动终端等问题。针对这3个数据同步的主要问题,基于Sync ML协议,提出了慢同步策略,并对该协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主动推送策略和变化数据捕获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并且实现了改进后的移动数据同步中间件,并且把该中间件应用到种业科研育种田间信息采集系统和水稻定位试验打分系统中,试验证明,该中间件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减少了无为数据的重复传输,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38.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技术测定了6种(含品种)冬青树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6种(含品种)冬青耐低温能力有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克恩氏冬青>欧洲冬青>大别山冬青>‘蓝少年’冬青>杂种冬青>‘蓝少女’冬青,其半致死温度值LT50在-11~-24℃之间。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徐淮地区牛蒡种植的适宜密度。[方法]以主推品种吉科为材料,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牛蒡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牛蒡的根长、根粗达到出口的A级要求,且根含水量最高,更好地保证了牛蒡的存储安全,且产量最高。[结论]徐淮地区牛蒡以种植密度90 000株/hm2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索核桃(Juglans regia L.)种子油脂转化时期的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以新疆早实核桃‘新新2号’(J.regia‘Xinxin2’)品种种子的种仁为材料,对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3个不同阶段(花后60~70 d,简称G1;花后90~100 d,简称G2;花后120~130 d,简称G3)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结果】组装得到174 545条Unigene,其中G2 vs G1、G3 vs G2和G3 vs G1分别有9 408、8 316、6 398条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和11 916、10 485、5 218条下调表达的差异基因。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3个阶段之间差异基因富集最显著的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随机挑选8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验证,结果与测序数据一致,表明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可信度高。不同时期基因差异表达富集度最高的为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在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上乙酰辅酶A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基因acc A、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acc B和生物素羧化酶亚基基因acc C的表达量在G1到G3持续上升,β-酮酰ACP合酶Ⅱ基因fab F、β-酮酰-ACP还原酶基因fab G和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FAB2的表达量在G1到G3也持续上升,并且G2与G1之间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最多。【结论】核桃种子的油脂转化在G2阶段脂肪酸合成最活跃,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与油脂合成有关的accA、accB、accC、fabF、fabG、fabI和FAB2基因均呈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