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运旱139-1是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审定的运旱20404为母本、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中间品系临抗5025为父本,经过多年多点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较母本有所降低,在全生育期抗旱性、抗青干能力、落黄等方面较父本有所提高,适宜于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及黄淮麦区旱薄地种植,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推广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总结了运旱139-1的选育过程和栽培要点,以期为后续推广及其他育种单位选育品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3.
藜麦是一种全营养谷物食品,其营养价值很高,是杂粮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等以及其他植物化学物质。随着人们对藜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藜麦亦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观赏和农业等领域。该文综述了不同地区藜麦的营养特性,并探讨了藜麦深加工、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藜麦的研究及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抗旱节水高产小麦育种及研究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山西省干旱缺水的气候特点,以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育成了晋麦47号、晋麦54号、运旱22—33等优良小麦新品种。在选育研究中,采取协调型的选育思路,合理组配亲本,使抗旱与丰产、高产与节水有机结合。通过早代适当稀播、选穗、看籽、及早测产、优组多选、异地鉴定、系统观察和系统选育的有效选择,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5.
中国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矮秆基因在中国冬麦区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和明确矮秆基因对小麦株高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小麦的水肥利用效率,利用前人开发的矮秆基因分子标记和收集的210份冬小麦材料研究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在中国冬麦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10份冬小麦材料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材料有51份,占总材料的24.3%;含有矮秆基因Rht-D1b的材料有40份,占19.0%;含有Rht8矮秆基因的材料有94份,占44.8%。含有Rht-B1b的小麦材料平均株高为84.0cm,不含有Rht-B1b的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93.7cm;含有Rht-D1b的小麦材料平均株高为77.9cm,不含有Rht-D1b的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94.6cm;含有Rht8的小麦材料平均株高为90.0cm,不含有Rht8的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92.5cm;Rht-B1b、Rht-D1b和Rht8对小麦平均株高的降秆作用分别为9.7cm、16.7cm和2.5cm。进一步分析不同矮秆基因组合的联合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矮秆基因的联合降秆作用,结果表明3个矮秆基因的联合降秆作用大于2个矮秆基因的降秆作用,2个矮秆基因的联合降秆作用大于单个矮秆基因的降秆作用;另外还对分子标记在小麦矮秆基因的选择利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对10头美国短角牛进行超排处理(其中1头中途掉栓),8头牛发情,同期发情率达88%,配种后第7天对7头供体牛采用非手术法回收胚胎35枚,平均5枚/头。  相似文献   
67.
为给奶山羊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云南高原湿热地区推行以奶山羊高床羊楼为主的配套技术和以山羊乳饼销售为主要产品的经营模式。针对丘陵地区"放牧+补饲"和坝区高床舍饲两种饲养模式,本文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法对两种饲养模式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饲养条件下,两种饲养方式都能盈利,前者每户保本点饲养量为25只,后者21只,个体年产奶用于制作乳饼的量分别达到374 kg和408 kg,处于盈亏平衡点。舍饲饲养要进一步完善圈舍设施的标准化,放牧饲养要提高良种优化从而提高个体产奶量,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奶山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研究体外成熟时间对沼泽型水牛卵母细胞核质成熟的影响。试验对比了24 h、25h、26 h2、7 h的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及体外受精后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至少24 h之内大部分水牛卵母细胞就已经完成了完全的核质成熟。  相似文献   
69.
不同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水利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不同阶段猪的用水情况,选择3个阶段的猪(体重20 kg左右保育猪、体重60~80 kg育肥猪、怀孕2个月左右妊娠母猪),每个阶段5头,采用单体代谢笼饲养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用水量、饮水量、泼洒量差异明显,且泼洒量随饮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保育猪与育肥猪、妊娠母猪尿液产生量差异显著,保育猪尿液产生量占饮水量的比例较育肥猪、妊娠母猪低;各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泼洒量占用水量的20%~30%,泼洒量占污水总量的29%~60%。控制养殖过程中各阶段猪的泼洒浪费,是节约用水与污水减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发掘有效的抗性菌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并研究其抑菌作用,以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凝胶打孔法从猪肠道内容物中筛选出一株对3种病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利用形态特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菌株,并对其抑菌条件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试验筛选到1株对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经鉴定确定其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并命名为芽孢杆菌B13。此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单生或成对生长。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在pH为6.0,温度为34℃,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速度最快;在pH为7.0,温度为35℃,以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抗鼠伤寒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K88活性最高。本试验通过对芽孢杆菌B13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此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抑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