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基于饲用小黑麦杂交育种缺乏科学规范操作方法的现实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创建形成了一套饲用小黑麦杂交选育方法,该选育方法明确了亲本选择依据、田间种植布局以及各世代的群体数量、种植密度、田间选择时期和选择依据。按照创建形成的饲用小黑麦杂交育种方法,本试验于2006—2017年经亲本杂交组配、6个世代选择、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出了‘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新品种,2018年该品种通过了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家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冀饲3号’平均干草产量为13 943.8 kg·hm-2,较对照‘中饲828’和‘石大1号’分别增产5.2%和7.0%,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该品种乳熟期全株粗蛋白含量9.0%,粗脂肪含量19.9%,均高于‘中饲82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9.4%,低于‘中饲828’,具有饲草品质较好、抗倒性强、抽穗期较早等优点。本试验选育出的‘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可与其它春播作物进行复种,适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2.
紫花苜蓿种质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筛选优异的抗旱种质资料,采用室内盆栽法,对来自俄罗斯的18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研究.在日光温室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存活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根系长度等形态指标,比较聚类分析法、抗旱性等级评价赋分法、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三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差异,同时筛选抗旱种质材料.结果表明: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得出供试材料抗旱性强弱为:M7>M8>M3>M10>M9>M4>M11>M2>M12>810>M>M14>M1>CK>M15>M1>M13>M17>M5,评价结果与材料实际观测基本一致.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不但考虑不同指标的权重,还定量地鉴定每份材料的抗旱能力,比聚类分析法和抗旱性等级评价赋分法的结果更具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
<正>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又名春尺蛾、春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等,俗名弓腰虫、吊死鬼儿等。分布于河北、宁夏、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山东等省(自治区)。是我国北部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主要为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树体。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速度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造成树木二次萌芽,削弱树势,严重时导致树木枯梢或死亡。近几年速生林面积急剧增加,为之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因而其危害日益严重,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饲草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茎秆特征与抗倒性关系,本研究以2013-2017年田间选择的农艺性状一致的不同抗倒性饲草高粱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主茎鲜重、主茎重心、主茎抗折力、木质素含量等茎秆特征指标与倒伏系数的关系,以及倒伏系数与倒伏指数(田间实际倒伏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抗倒性饲草高粱主茎鲜重、主茎重心指标无显著差异,但主茎抗折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饲草高粱倒伏系数与主茎抗折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指数、倒伏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5,-0.131,无显著相关性;倒伏系数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224,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倒伏系数、木质素含量作为饲草高粱抗倒性评价指标还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cm、20-40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cm、20-40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2003~2005年在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试验站内对饲用黑麦和高丹草复种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可以进行上下茬搭配,一年两作,形成了饲用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栽培种植模式.饲用黑麦刈割一次,高丹草刈割三次,全年共刈割四次,初步形成了河北低平原区能量型青鲜饲草的周年供应生产体系.饲用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栽培模式与吨粮田相比,生物产量是吨粮田的1.39倍,粗蛋白质产量是吨粮田的2.29倍,光能利用率及能量产出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饲用黑麦和高丹草两茬的施肥量为:N 550kg/hm2、P2O5 300kg/hm2、K2O 300kg/hm2;灌溉较吨粮田节水600m2/hm2.  相似文献   
27.
虫草欣康(地顶孢霉培养物)是从古尼虫草上分离的地顶孢霉菌株,利用人工培养基,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技术制备而成的营养型调节免疫力、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笔者在每头奶牛饲料中添加30g/d虫草欣康进行验证试验。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表明,添加虫草欣康试验组可有效提高产奶量、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改善肠道菌群,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8.
冀草1号高丹草是以高粱不育系作母本,以苏丹草作父本的远缘杂交种,为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最新选育的新品种。2010年2月9日通过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冀草l号。品种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09021。冀草1号新品种是针对河北省平原农区干旱缺水的气侯生态特点,将抗旱、耐盐列为主要选育目标、兼顾优质高产选育而成。实现了抗逆、优质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9.
奶牛繁殖率高低是影响奶牛场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奶牛繁殖变得越来越困难,主要表现为发情症状不明显和受胎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和奶牛饲养的效益。笔者通过对密云地区某示范奶牛场跟踪调查,对2017年繁育繁殖数据分析,牛场平均产犊间隔396 d,平均配准天数110 d,繁育水平较为理想,鲜奶日单产达到了37 kg/头~38 kg/头的高水平。笔者将示范牛场提升繁殖效率的关键技术提供给广大养殖业同行,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口的快速膨胀,大量工业及生活污染物都排入相邻的河流与湖泊中,湖泊河流的污染也日益加剧,而底泥,作为陆源性入湖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场所,也自然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底泥修复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利用固废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能够帮助我们探讨更加有效的科学的底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