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建立高效的山木通扦插繁殖体系,用吲哚丁酸(IBA)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称ELISA),研究插穗生根过程中韧皮部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及玉米素(ZR)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木通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关系密切,处理组与对照组内源激素含量除ZR外变化趋势均相同。内源IAA含量与IAA/ABA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在不定根诱导期上升,表达期下降,伸长期回升;ABA、GA_3含量与IA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即诱导期下降,表达期升高,伸长生长期又下降;对照组插穗ZR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处理组则整体呈上升趋势,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定根诱导阶段和伸长生长阶段需要较高含量的IAA和较低浓度的ABA、GA_3,IBA处理能够提高插穗内IAA含量,降低ABA、GA_3、ZR的含量,对山木通插穗生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水仙退化病毒(Narcissus degeneration virus,NDV)是水仙上发生较为严重的病毒之一。本文根据 NDV 已报道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感病水仙的总 RNA 为模板,建立了快速检测 NDV 的巢式 RT-PCR 方法。结果表明,巢式 RT-PCR 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从感染 NDV 的水仙样品上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同时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测定结果表示,巢式 RT-PCR 灵敏度较高,是普通 RT-PCR 的104倍,当 RNA 稀释到109倍时仍能被检测到。本文建立的巢式 RT-PCR 为水仙上 NDV 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全红杨’在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全红杨’在北京地区能否引种成功,采用繁殖法、田间观察法、色素测定法、抗性分析法、市场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从河南濮阳引种到北京地区的‘全红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红杨’生长正常,能完成完整的生命活动周期;容易繁殖,其高位嫁接繁殖成活率83%,低位嫁接成活率85%,硬枝扦插成活率88%;色彩鲜艳又稳定,花青素含量高,测定值为0.0383 mg/g,比紫绿叶的‘中红杨’高83.25%,比绿色叶的‘加杨’高100.52%;抗性表现良好,耐寒又耐瘠薄;经济价值高,高接苗比中红杨市场售价高2倍以上。依据引种标准判断,‘全红杨’在北京地区引种成功,同时,通过2个年度的栽培管理与观察,得出‘全红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希望为进一步扩繁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杏鲍菇杂交新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间产生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杂交形成双核菌丝的原理,用杏鲍菇11号菌株和13号菌株作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结果]选育出杏鲍菇17号杂交新菌株,其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效率达121.02%。[结论]杏鲍菇17号各项指标表现稳定,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北方退化干旱山地新栽幼树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为北方干旱退化山地发展高效节水经济林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绿岭"核桃嫁接幼树为试材,进行保水剂、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的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环境状况及新栽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保水措施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结果]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新栽幼树生长状况3个层次的17个指标构建了片麻岩山地新栽幼树保水措施的筛选模型,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可反映保水措施93.453%的综合效果。[结论]地膜覆盖是片麻岩山地新栽幼树最佳的保水措施。  相似文献   
36.
金边连翘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边连翘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2 mg/L+NAA 0.01 mg/L;MS+6-BA 2 mg/L+NAA 0.2 mg/L作为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IBA 0.1 mg/L生根效果最好,用蛭石和珍珠岩1∶1的比例移栽苗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7.
废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白灵菇一般只出一茬菇,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弃菌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指导生产。在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中,配方5和配方4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对照棉籽皮配方。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38.
对本实验室保藏的4个姬松茸品种进行了菌丝发酵,以酪蛋白、PNPP和ABTS为底物测定了菌丝体细胞内的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数据结果显示,被测定的4个姬松茸品种均具有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姬松茸(巴西)的活性最高为48.1 U·g-1;蛋白酶和漆酶活性的检测中发现,只有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具有活性,其中姬松茸7号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95.2 U·g-)1,姬松茸11号具有较高的漆酶活性(58.6 U·g-)1。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同时具有3种酶的活性,可以作为深加工的优势材料。  相似文献   
39.
蜜环菌原种品种及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蜜环菌原种不同品种及配方的菌丝(索)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蜜环菌AM6、密A9、宁强A9-1三个菌株的菌丝(索)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86 mm.d-1、2.80 mm.d-1、2.71 mm.d-1,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极显著;原种配方以配方2(木屑50%、玉米芯25%、麦麸12%、玉米粉10%、葡萄糖1%、石膏1%、石灰0.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VB1 10 mg)最好,平均生长速度达2.18 mm.d-1,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因此,该研究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及配方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应用SRAP技术对22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9对引物可扩增出189条清晰、稳定的DNA条带; 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 820 水平时,可将其余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第一类包括F21高邮、F43、F1312高邮、F45、F48、金白10号、金针菇2001、白金上庄、金白1号、金白8号; 第二类包括日金1号和F47 ;第三类包括F8909、F14、F天、F合肥、F(分P)、FA2、F49、F6;第四类仅有金针菇2098;第五类仅有日本金信。本研究通过SRAP技术揭示了北京地区金针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