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雏鸡串珠镰刀菌素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含有串珠镰刀菌素(76.98mg/kg饲料)的饲料饲喂10日龄雏鸡,可引起中毒和死亡,全血GSH-P_x活性、血浆Na ̄+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值下降,血浆GOT、GPT、AKP活性、丙酮酸、K ̄+值均升高,雏鸡生长发育迟缓。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肺淤血、脑水肿、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心脏严重受损,心肌以凝固性坏死为主,间质水肿,心肌超微结构以线粒体增生、肿胀、嵴断裂、减少,细胞核形态改变和肌丝数量减少为特征。  相似文献   
32.
硒与霉菌相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硒对镰刀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和霉菌生长繁殖时对硒的消耗,并调查了自然高硒区粮食中霉菌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0 mg/L和40 mg/L的硒对木贼镰刀菌、半裸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自然高硒并不能减少粮食中霉菌的污染,而且镰刀菌中产毒菌株达78%.镰刀菌属、青霉属和曲霉属、其它腐生霉菌对粮食中的硒消耗明显,最高达47%,提示克山病、大骨节病区原本缺硒的贮粮在霉菌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缺硒.在低硒和真菌毒素的双重作用下,使发病加剧.  相似文献   
33.
有机硒对山羊血硒水平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陕西省紫阳县双安产富硒玉米饲喂山羊引起中毒后,测定了全血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结果表明,全血硒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相致,可作为硒中毒病的诊断指标;血硒含量与RBC,Hb呈弱负相关,与GSH-Px活性有试验前30d呈正相关,试验40d后呈负相关,GSH-Px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不一致,仅可作为山羊硒中毒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4.
随着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大量运用,尤其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在动物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毒副作用.首先是抗生素在消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消灭了对动物机体有益的细菌,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导致幼畜禽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动物机体内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而这些细菌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因此,利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有目的地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群落,使之既维持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又有利于动物生长和抗病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35.
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8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益生菌Ⅰ、益生菌Ⅱ、黄芪多糖、合生元和微胶囊制剂.观察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益生菌、黄芪多糖、合生元和微胶囊制剂均能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增重(P<0.05),降低其料肉比(P<0.05);未发现微胶囊组与其他试验组增重有显著差异,但微胶囊组料肉比与其他试验组相比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试验期间,各组鸡生长发育正常,未见器官异常,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8 d微胶囊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α-淀粉酶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微胶囊组血清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在0.01水平上显著升高;试验组血糖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  相似文献   
36.
研究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获得理想的SW人工抗原奠定基础。首先将SW与活性酯在70℃条件下反应制备季铵盐,然后将季铵盐与HSA冰浴搅拌反应12 h,通过调节季铵盐与HSA的摩尔比制备SW-HSA,透析并冷冻干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SW-HSA偶联率。将20只昆系小白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4只。用4种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前4组小鼠进行免疫,首次免疫抗原量为0.050 mg/只,第30天进行第2次免疫,抗原量与首免相同,以后每隔20 d进行1次,抗原量均为前一次免疫所用抗原量的1.5倍,E组为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从第3次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中抗SW抗体效价。紫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合成的SW-HSA偶联率分别为18.6、12.5、13.5和32.6。ELISA测定结果显示,从第3次免疫后,A、B、C、D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均呈上升趋势,在第5次免疫后,测得其抗SW抗体效价分别为28、29、29、29,达到最高峰。其中D组的抗SW抗体效价在第4次免疫后首先达到29,并在第5次免疫后维持在相同水平。各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于第6次免疫时开始逐渐下降。试验结果证实,不同偶联率的SW-HSA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体,较大偶联率的SW-HSA可以更好地提高抗SW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性腺激素对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构建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与基质细胞(ESC)体外培养研究模型,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性腺激素E2或/和P4对单独培养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以及ESC对该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加激素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P4或与E2同时加入均可显著抑制单独培养EEC中PR与ER的表达(P<0.05);而单独添加E2可轻微促进2种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在添加有ESC条件培养液的EEC培养模式中,E2单独作用对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4单独或与E2共同作用下,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均较未加激素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性腺激素对单独培养及与ESC共培养模式下的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相似,P4对山羊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构建LT-PMD19质粒标准品,进行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基因,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绘制标准曲线;通过腹腔注射0.2mL ETEC菌液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分别于感染后4h、15h、2d、7d和14d各处死2只,通过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小肠液中的ETEC的LT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LT基因无非特异性扩增,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标准品的熔解曲线均呈单峰,灵敏度为8.18×103拷贝数/μL;小鼠感染4h后LT毒素含量最高,剖检可见小肠肿大,充满黄绿色的内容物,感染后7d、14d均未检测出LT毒素,肠道未见明显病变,表明LT肠毒素在肠道内的生成规律与肠道病变损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9.
本宠物医院临床上常遇到以溶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犬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两株益生菌对16种抗菌药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沧海生物公司生产的益生素产品“康源菌宝”中两种主要益生菌-乳酸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了16种抗菌药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呋新、四环素、庆大霉素、青霉素、复合磺胺对两种菌无任何抑制作用;其他抗菌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链霉素、利福平、头孢三嗪、头孢哌酮抑制作用最小;卡那霉素对乳酸杆菌抑制作用最小,对蜡样芽孢杆菌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