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方造园思想发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琳  丛晶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07-307
中世纪及其以前的庭园是规则式园林,反映借助自然之物来美化人工环境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将欧洲的园林艺术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反映自然美和人工美并不悖的观点。法国的古典园林使欧洲的规则式园林艺术达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反映人力能够改变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哲学思想。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反映人工美应服从于自然美,造园应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  相似文献   
82.
83.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辣椒新品种“宇椒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创新辣椒品种,通过空间诱变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辣椒新品种"宇椒7号"。该品种维生素C含量96.1mg·(100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干物质含量10.21%;病毒病病情指数19.77,疫病病情指数13.65;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2 844kg·hm~(-2),较对照品种"哈椒六号"增产7.5%;201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 204.8kg·hm~(-2),较对照品种"哈椒六号"增产14.5%。2014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突出特点为品质佳,丰产性好,抗逆性强、耐低温、高温季节不易落花落果,抗病毒病、耐疫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4.
本文在认真总结麟游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5.
指出了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急剧恶化,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探讨了未来派微型风轮机“纳米气孔皮肤”以及建筑表皮的设计,使风能这种洁净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对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敏 感区域,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以涪陵新区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采用最小累积 阻力模型(MCR)和多因素加权叠加法分别从水平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山地城镇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 价,综合评价结果将涪陵新区划分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重点保护区、禁止建设区五个等级, 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4.81%,42.70%,26.06%,4.23%和2.20%.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 地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评价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87.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馏提取法提取垂枝红千层叶片精油,并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测定精油对7 种人类病原细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垂枝红千层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8颐1(V/W)、提取时间1.0 h、浸泡时间1.5 h、提取功率250 W,提取率为0.793%。垂枝红千层精油对7 株受试菌(枯草芽胞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范围在9.26~17.35 mm 之间,MIC 在0.03125 ~ 0.0625g/mL 之间。  相似文献   
88.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各地关于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及防治的报道日趋增多,该病是一种在玉米生长的任何阶段均可发生、分布广、传染性强、危害重且高温高湿环境下非常容易暴发流行的病害。国内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合理进行种子消毒、健身栽培、喷洒农药防控等方面,并未从其致病菌、抗性遗传规律及培育抗病品种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症状表现、致病菌类型的鉴定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为今后寻找抗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基因奠定基础,进而为玉米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为了进一步摸清黑龙江省小麦的品质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改良小麦品种提供良策.分析了2000~2005年间黑龙江省135份小麦品种和品系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品种(系)占13.3%;达到优质弱筋品种(系)占2.2%;中筋品种(系)占33.3%.品质不达标的品种(系)占51.1%.黑龙江省小麦品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千粒重较低,稳定时间较短,抗延阻力较小,品种品质稳定性较差.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4条品质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冬小麦小偃22为供试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不施氮和施纯氮120 kg/hm2)及不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和垄播覆膜)对冬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至抽穗期小麦根干质量逐渐增加,至抽穗期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覆膜处理小麦根干质量降幅大,未覆膜处理小麦根干质量下降幅度小;从不同生育期看,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处理根干质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在返青期,常规栽培和地膜覆盖模式下,小麦单株根条数较多,而进入拔节期,常规栽培和垄沟栽培模式下单株根条数明显增多,到孕穗期,地膜覆盖模式下单株根条数增加幅度大,但进入抽穗期,垄沟栽培模式下单株根条数不断增加,而地膜覆盖和垄播覆膜栽培模式下单株根条数显著降低;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处理平均单株根条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为9.8,不施氮为7.7。不同栽培模式之间小麦根冠比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垄沟栽培模式下根冠比最大,为0.491,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根冠比最低,为0.432;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不施氮处理的根冠比高于施氮处理,两者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在小麦生产中,选择栽培模式时应该重视氮肥的施用,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