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9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31.
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灰枣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以新疆阿克苏的灰枣为试验材料,考虑灌水定额和滴头流量两个因素,设置4个不同的灌水处理进行大田试验。滴头流量相同时,灰枣全生育期的耗水量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当灌水定额相同时,增大滴头流量会增加灰枣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滴头流量相时,灰枣产量及枣果品质中除总酸含量及单果重外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灌溉水利用效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灌水定额相同时,红枣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总糖含量,商品率均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加,但上述各指标除总糖含量外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较优处理为灌水定额30mm,滴头流量为3.75L/h。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调亏灌溉对干旱区滴灌核桃树土壤温度的影响,分析最有利的灌水模式。【方法】研究3个不同灌水量(正常灌水ETC、轻度缺水75% ETC和中度缺水50% ETC),7个处理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对土壤温度、SPAD值、果实体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调亏度越大,土壤温度越高,在调亏的生育期内有增温的效果。油脂转化期(Ⅴ)之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在降低,表现为5 cm>10 cm>20 cm>30 cm>40 cm。在油脂转化期(Ⅴ)和成熟期(Ⅵ)时,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Ⅱ + Ⅲ)进行中度缺水土壤温度最高。开花坐果期(Ⅱ)调亏时,灌前与灌后的土壤温度差最小。调亏灌溉促进SPAD值的增加,在开花坐果期(Ⅱ)进行调亏果实体积最大。开花坐果期(Ⅱ)轻度缺水获得最高产量为4 150.7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达到9.25 kg/(hm2·mm)。【结论】结合土壤温度、果实体积、产量及WUE情况,开花坐果期(Ⅱ)轻度缺水是最有益处的处理。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滴灌及地面畦灌核桃树叶片矿质元素含f对比分析表明:滴灌成龄核桃树早衰叶片除磷、钙、铁含量较地面灌正常叶高111.1%、9.6%、11.1%外,其他矿质元素均不同程度低于地面灌正常叶片的含量,其中微量元素含量表现尤为明显;核桃树叶片早衰主要是由于叶片中钾、铁、锰、锌缺少所致;滴灌及滴灌施肥对核桃树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有...  相似文献   
34.
旨在探究多砾石砂土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制度。以灌水定额为变量(30.0 mm、37.5 mm、45.0 mm、52.5 mm和60.0 mm),显著性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为手段,进行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显著性分析结合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52.5 mm灌水定额适宜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茎粗的生长;模糊综合评判确定52.5与60 mm灌水定额最有利。通过显著性分析发现灌水定额的增加对灌溉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灌水定额由30增加至45 mm处理间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显著性差异(P< 0.05),但45至60 mm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模糊综合评判后发现,52.5 mm的灌水处理对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指标、增产指标与节水指标均最优。以节约水资源的理念出发,综合考虑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认为拔节期后灌水定额52.5 mm,灌溉定额472.5 mm的灌溉制度最适宜多砾石砂土膜下滴灌玉米种植的推广。  相似文献   
35.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对比试验,以便筛选出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为50%吡蚜酮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定额下打瓜生长指标和产量及其构成的变化,筛选适宜的灌水定额。【方法】结合田间试验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设定了5个不同的灌水定额,分别为300、375、450、525、600 m3/hm2,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打瓜生长指标及产量影响的同时,以产量、作物耗水量和WUE为主要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评价了田间试验结果。【结果】打瓜生长,打瓜主蔓长、次蔓数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加。600 m3/hm2灌水定额下主蔓长和次蔓数最大,525 m3/hm2灌水定额次之;在伸蔓现蕾期和果实膨大期,525 m3/hm2灌水定额和600 m3/hm2灌水定额下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525 m3/hm2灌水定额下产量和WUE最大,600 m3/hm2灌水定额次之,且525 m3/hm2灌水定额与600 m3/hm2灌水定额间差异显著。525 m3/hm2灌水定额下打瓜产能优,且生长较好。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525m3/hm2灌水定额更适合打瓜农田灌溉。【结论】结合大田试验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建议选用525 m3/hm2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37.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生长、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滴灌小麦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下限(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45%、60%、75%)和施氮处理(45、111、146 kg·hm~(-2))对田间冬小麦生长、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下限对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比施氮量影响更大。W3(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45%)和N3(施氮量45 kg·hm~(-2))处理不利于小麦株高、叶面积的增长。在小麦生长后期,增加灌水量和施氮量有利于小麦株高的生长。小麦的产量随着灌水下限的增大而增加;施氮量在0~111 kg·hm~(-2)时,冬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11 kg·hm~(-2)时不再显著增加甚至抑制产量的增长;灌水下限和施氮量相对较小的处理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水肥处理,小麦各生育期内耗水量和耗水模数都表现为灌浆完熟抽穗扬花期拔节孕穗期返青起身期。在此试验条件下,W2N2的处理(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灌溉定额为290 mm,施氮量为111 kg·hm~(-2))的干物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是产量和效益兼优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8.
基于时序动态模型的不同灌水定额下食葵增产潜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食葵长势,提高食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设置5个灌水定额水平(W1:300 m~3/hm~2、W2:375 m~3/hm~2、W3:450 m~3/hm~2、W4:525 m~3/hm~2、W5:600 m~3/hm~2),分析比较了不同灌水定额对食葵株高、叶片数、盘径和茎粗的影响,探明了不同灌水定额下食葵生长指标与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利用时序动态评价模型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下提高食葵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潜能。结果表明:食葵株高、叶片数、盘径和茎粗随着灌水定额增加而增大,525 m~3/hm~2和600 m~3/hm~2灌水定额下食葵生长指标增长效果明显,当灌水定额增加到600 m~3/hm~2食葵茎粗不增反减,300 m~3/hm~2灌水定额限制食葵植株生长,高灌水定额更利于促进食葵株高和叶片数增长;食葵生长指标与产量和耗水量存在正向关系,耗水量和产量随着食葵植株长势转优而增加。525 m~3/hm~2灌水定额下食葵植株长势优且耗水量高,产量高。600 m~3/hm~2灌水定额下增加食葵营养生长时长,耗水量高且不利于食葵增产。在生长阶段,525 m~3/hm~2和600 m~3/hm~2灌水定额下食葵耗水量高,株高和茎粗缩减量大。评价结果表明,300 m~3/hm~2灌水定额下食葵综合长势处于劣势,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能力弱,即潜能小;525 m~3/hm~2灌水定额下食葵综合长势最优,潜能大。选择525 m~3/hm~2灌水定额作为实际食葵灌溉制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适宜的灌溉方式。【方法】设计滚移式喷灌W1、指针式喷灌W2、浅埋滴灌W33种灌溉方法,并对比研究各种灌水方法对土地水分和紫花苜蓿产量以及灌溉用水效率等的定量影响。【结果】浅埋滴灌处理在苜蓿生长期内0~100 cm土壤含水量都显著高于滚移式喷灌处理和指针式喷灌处理(P<0.05),浅埋滴灌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浅埋滴灌四茬总产量为15 094.10 kg/hm2,较滚移式喷灌和指针式喷灌提高了7.15%、6.67%。四茬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0.59%、41.29%。浅埋滴灌的纯利润为6 263.56元/hm2,较滚移式喷灌、指针式喷灌分别提高了37.86%、34.69%。【结论】浅埋滴灌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种植紫花苜蓿的利润,水资源短缺地区选用浅埋滴灌作为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40.
为构建适用于模拟南疆滴灌成龄枣园蒸散及其组成成分的模型,了解枣园土壤蒸发特征,本研究在双源模型和局部湿润灌溉方式下稀疏植被蒸散估算模型基础之上构建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以涡度相关法实测2017年枣园蒸散数据,对双源模型(Shuttleworth-Wallace)及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model)系数进行拟合;之后通过评价两种模型模拟值的可靠性以及增加和减少模型参数10%来观测模型各参数对蒸散的影响方式,并校验各模型参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然后以涡度相关法与液流法实测的2018年枣园蒸散与蒸腾量为基准值,对双源模型与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模拟2018年枣园蒸散及蒸腾量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合模拟南疆滴灌枣园蒸散及其组分的模型并模拟滴灌枣园土壤蒸发特征。结果表明: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和双源模型的模型系数拟合准确;依据模型模拟评价标准,两种模型模拟2018年枣园蒸散的结果均为极好,且精度基本一致。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模拟蒸腾量结果良好,与实际测定值之间的差值为15.73 mm;双源模型模拟蒸腾量结果不可取。因此筛选出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模拟枣园土壤蒸发,枣园土壤蒸发量占蒸散量的19.74%。滴灌枣园局部湿润模型可以准确估算滴灌成龄枣园蒸散及蒸散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