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课题组于2001年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8004。2008-2010年在晋西、晋西北相适应区累计推广4万hm^2.结合配套的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2.
大麻又名汉麻、火麻,俗称线麻,桑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原产亚洲中部,尧舜时我国大麻的种植已遍布华夏大地,至今在泰山山谷仍有野生大麻生长。古籍中,单称一个“麻”字是指大麻。我国目前种植的大麻纤维品质较好,特别是山西长治、山东泰安、河北蔚县大麻久负盛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不断从我国进口大麻原料,用于打绳、织布和造纸等,将其视为明天的“纤维”。随着我国大麻纺织技术开发成功,大麻纺织产品将以崭新的风姿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3.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的推广应用被列为2009-2010年期间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根据晋单58号耐旱、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等特点,首先确立了以晋西、晋北相适宜区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推广区域。针对项目任务目标,建立了以项目承担单位牵头,与当地农业职能部门及种子经营单位同力协作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依靠当地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配合,开展示范样板田展示及技术培训、宣传普及工作;二是依托山西双惠种业有限公司,凭借其种业经销经验与实力,建立良种产、供、销网点;此外,良种及抗旱增产技术的综合应用,充分体现了配套技术的增产效应。完善的组织体系及可行的技术保障,使项目推广两年累计达4.45万hm2,增产幅度为14.1%~16.3%,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 606.6万元。  相似文献   
24.
为获得简单、高效和低污染的工业大麻种子消毒方法,分别选取纤用型(晋麻1号)、药用型(晋麻4号)、籽用型(汾麻3号)工业大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次氯酸钠浓度(5%、10%)和5个处理时间(5、10、15、20、25 min),以发芽率、发芽势、污染率为指标,研究次氯酸钠对工业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确定次氯酸钠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进而为工业大麻无菌苗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浓度为5%时,晋麻1号和汾麻3号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晋麻4号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开始随次氯酸钠的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当次氯酸钠浓度和处理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开始快速升高。次氯酸钠处理后的3个工业大麻品种的污染率随次氯酸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因此,晋麻1号的最佳处理为5%的次氯酸钠处理15~20 min,晋麻4号最佳处理为10%的次氯酸钠处理25 min,汾麻3号则以5%的次氯酸钠处理15 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25.
采用4因子3水平3重复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密度、复合肥、追肥(尿素)、保水剂4个因子对山西旱作大麻麻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追肥、保水剂对大麻麻皮产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复合肥对麻皮产量的影响也达显著水平,其中,密度45万株/hm2、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保水剂150 kg/hm2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26.
针对籽用工业大麻种植区存在的灌水施氮不合理问题,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水平灌水量和施氮量,探讨作物生长、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性能、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变化,揭示麻籽产量对水氮互作的响应机制等,为确定适宜的水氮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灌溉水平设0(W0)、60(W1)、120(W2)、180(W3)mm,施氮量设0(N0)、225(N1)、450(N2)、675(N3)kg/hm2。结果表明:灌水(W1、W2、W3)和施氮(N1、N2、N3)均可显著提高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数值。SPAD值在不同灌水水平下均表现为N0123;在不同氮肥水平下表现为W0123。灌水和施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工业大麻叶片光合性能。W3和W2水平麻籽产量显著高于W0;N3和N2水平麻籽产量显著高于N0;W2N2产量最高,比W2N0和W0N0分别高11.25%和22.01%。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水氮处理导致分枝高、茎粗和分枝数等的改变进而影响产量。旺长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 mm,配合播前施氮肥450 kg/hm2,是籽用工业大麻最佳水氮供应模式,可起到节本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_1(35 cm)和宽窄行M_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_1)、 45(D_2)和60万株/hm~2(D_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的农艺性状、SPAD值、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M_1相比,宽窄行M_2种植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株数、SPAD值、光合性能和产量方面更有优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影响显著,在D_1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8.28%、18.65%和13.81%;在D_2下,M_2分别比M_1增产19.37%、27.37%和4.07%;在D_3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1.55%、16.80%和5.68%。不同行距配置下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在M_1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1D_3D_2,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2D_1D_3;在M_2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2D_1D_3,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1D_2D_3。综合分析后推荐宽窄行种植(宽行50 cm,窄行20 cm),密度30万株/hm~2作为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种植模式,可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  相似文献   
28.
讨论了花药培养、幼胚培养、孤雌生殖、基因工程、外源DNA导入、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等技术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生物技术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特用玉米的生产利用现状,包括鲜食兼加工型玉米、加工专用型玉米及青饲青贮玉米等,阐述了特用玉米的发展趋势,指出特用玉米品种的多样化和优质高效化、生产规模化与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应用逐步普及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0.
我国玉米杂交种耐旱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我国目前生产应用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干旱处理和浇水(对照)条件下,根据成熟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耐旱指数分析其耐旱性。以耐旱指数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高、中、低3种抗旱类型,表现高抗旱的材料有成单30、川单21、川单25、川单27、丹玉39、登海9、高农901、冀玉9、晋单42、农大108、强盛31、先玉335、新丹2100和豫玉26;表现中抗旱的材料有东德9号、吉单209、浚单20、蠡玉16、临奥1号、鲁单9002、鲁玉13、农大3138、强盛5、铁单10、秀青73-1和中单2号。不同材料的耐旱性表现不同,不同性状的耐旱性也表现不同,说明玉米耐旱性改良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