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结合襄阳市智慧农业现状及发展方向,介绍了智慧农业评价模型、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分析了标准化在襄阳市智慧农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智慧农业评价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为了增强海岛特色树种苗木抗逆性,提高海岛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以普陀樟、红楠容器苗为材料,研究不同菌肥及用量对苗木生长、生物量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肥及用量通常对普陀樟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无明显作用,但可显著促进红楠的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其中应用40、60 g/盆百欧盖恩微生物菌肥,高、径生长量分别提高36.39%、33.76%和17.63%、15.40%,总生物量增加57.04%、56.50%,仅应用含N量较高的菌肥时明显抑制两者生长。菌肥的使用通常有利于促进N、P在普陀樟根、茎的积累,且能较大幅度地提升N、P、K在红楠植株各部位的积累,其中普陀樟应用20、40 g/盆百欧盖恩微生物菌肥,根上的N浓度分别增加13.87%、17.65%,茎、根上的P浓度分别增加13.39%、12.60%和27.29%、11.48%,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浓度基本一致;红楠应用40、60 g/盆百欧盖恩微生物菌肥,根上的N浓度分别增加10.53%、27.32%,P浓度分别大幅增加47.78%、70.82%,K浓度分别增加24.74%、35.99%,含量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3.
喷施不同浓度的混合液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颖  潘佑找  陈国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84-4284,4286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混合液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混合液能提高辣椒的产量,使开花期和结果期提前,并且提高了辣椒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但浓度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2倍和4倍稀释液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改善要明显些,8倍稀释液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4.
武杰  朱飞  赵颖 《大豆科学》2011,30(4):697-699
五香豆于是营养丰富又极难防腐保鲜的食品,进行了利用微波杀菌真空包装技术延长五香豆干货架期的研究.将五香豆干采用耐高温蒸煮袋包装,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在室内常温条件下采用的频率为2450 MHz微波杀菌120~180 s,在(36±1)℃温箱培养7d后,其含菌量不高于GB2711-2003要求,感官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5.
舟山新木姜子苗木分级及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对舟山新木姜子一、二年生苗木进行逐步聚类分级,得出一年生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19.7 cm,地径≥0.38 cm;19.7 cm>Ⅱ级苗苗高≥13.8 cm,0.38 cm>地径≥0.30cm;Ⅲ级苗苗高<13.8 cm,地径<0.30 cm.二年生苗木:Ⅰ级苗苗高≥49.1 cm,地径≥0.59 cm;49.1 cm>Ⅱ级苗苗高Ⅰ≥29.5 cm,0.59 cm>地径≥0.38 cm;Ⅲ级苗茁高<29.5 cm,地径<0.38 cm.应用分级标准对3种育苗密度的苗木进行分级.并通过不同密度与苗高、地径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培育一年生舟山新木姜子苗木最适密度为300株/m2,二年生苗木的最适密度为200株/m2.  相似文献   
46.
以芸薹属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甘蓝为父本和羽衣甘蓝为母本,在回交转育进程中,对两个回交世代的结籽率、杂种亲本的染色体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在回交进程中,BC2代杂种杂交结籽率高于BC1代,分别为66%和23%且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在减数分裂中,BC2代杂种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正常配对比例高于BC1代,分别为70%和43.63%;异常配对母细胞比例BC2小于BC1分别为14.55%和36.36%。  相似文献   
47.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合EM菌生长的碳源、氮源和温度。结果表明:最适合菌株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适合EM菌生长的氮源为蛋白胨,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较大,在35℃时,菌株的生长状况最好。将EM菌接入到优化后的培养基中培养3d后,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确定芽孢杆菌的数量为3.4×105,酵母菌的数量为9.7×109,乳酸菌的数量为6.4×109,菌株总的数量达到1.6×1010CFU/mL。  相似文献   
48.
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探寻开发灵敏、准确、可靠、便捷且适用性强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法是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和色谱层析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中,基于胶体金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以其便捷、成本低、可视化等优点而受到普遍欢迎。近年来随着量子点、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等新型纳米标记材料的出现,免疫层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文章从标记类型(非共价作用标记及共价作用标记)及标记材料(胶体金、纳米碳、量子点、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磁性纳米颗粒、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及荧光乳胶颗粒)等方面,综述了不同纳米材料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可为深入开展农药残留免疫层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采用白浆土为供试材料,利用混皿法对白浆土土样进行筛菌,将筛选得到的优势菌种进行发酵,设置1%,3%,5%三种不同比例的菌体接种量,在相同条件下与培养好的白浆土进行共培养,探究细菌菌体对白浆土中水溶性腐殖质转化的影响,为土壤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和土壤有机培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各处理WS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其中添加1%细菌菌体的处理有机质含量波动最为平缓,先降低后增加,添加3%细菌菌体的处理在30d开始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而添加5%细菌菌体,有机质含量在30d开始增加,在60d开始下降,各处理的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20d内始终高于对照水平。(3)各处理的土壤当中的HE含量都是在加入细菌菌体后明显增加,然后下降,其中添加3%细菌菌体处理中的HE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各处理的HA含量都是不断降低,其中添加1%和3%菌体的处理中HA含量降低速度快。培养结束后,各处理FA含量变化不明显。(4)培养初期,细菌菌体的繁殖促使各处理土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大,然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缓。微生物量碳的相对含量在添加不同比例的细菌菌体后均高于对照组,且添加1%细菌菌体的处理组微生物量碳的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0.
太原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张丽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4):99-105
[目的]对太原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为该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太原小店污灌区15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MS分析16种US 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样品的16种PAHs均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研究区农田土壤中总PAHs的浓度为0.315~7.661μg/g,平均值为3.568μg/g。在组成上,2,3环含量约占总量的64.2%,4环含量约占总量的14.2%,5,6环含量约占总量的21.6%,低环和中环PAHs含量所占的比例较高。根据特征比值法及调查结果判定,农田土壤中PAHs污染来源一方面与灌溉水质及灌溉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主要通过燃煤或化石燃料产生的PAHs在大气干湿沉降和风力输送作用下进入到土壤环境中。[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比较,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PAHs含量处于中高等污染水平。依据Maliszewska-Kordybach建议的分级标准评价,该区域所有采样点PAHs总量均超标;但基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GB15618-2008)》提出的16种多PAHs污染物总量的农业用地标准值,该区域均未超出此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