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5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CAD和GIS的校园绿地信息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实验楼周围园林绿地系统为例,以CAD和ArvViewGIS为技术手段,探讨了CAD和GIS相结合进行校园绿地系统管理的途径,完成了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图、建立了校园绿地信息属性数据库,并实现图形与属性的联动查询、条件查询等功能,为校园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参考。第1期郝红科等基于CAD和GIS的校园绿地信息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延安市及环城地区为例,探讨了提取绿地信息的遥感(RS)数字图像处理最佳方法.对研究区遥感图像进行了波段组合、对比度拉伸、几何纠正,并对3种图像增强方法(密度分割、差值运算、植被指数)进行了比较,对植被指数图像进行了无监分类处理.结果表明,图像几何纠正时地形复杂地区应选取更多的控制点,一般为理论值的6倍;植被指数为该区绿地信息提取的理想方法,通过对此图像进行无监分类,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绿地面积信息.  相似文献   
13.
用JGXT系统进行系级教师管理的一次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JGXT系统进行系级教师管理的一次尝试西北林学院赵鹏祥姚晓霞张岁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向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是...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的黄土高原天然林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土高原天然林典型分布地区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97年和2004年两期TM(专题制图仪)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同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支持下,研究了该林场天然林资源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4年之间,该林杨优势树种面积增加,其中栎类增加了1.8%,油松增加了8.4%,杨树增加了6.7%;同时,其水平空间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6.9%;林地类型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变化,其中,55.5%的采伐迹地变成了油松林地,21.1%的采伐迹地变成了杨类林地.这些明显变化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防城港市中心规划区为对象,利用该规划区地形图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叠加遥感影像与景观模型,形成了规划区虚拟三维环境,并对景观要素进行视域、地形、空间布局等相关分析,从而使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建立在全面直观的空间模型之上,为制定合理的防城港规划区景观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加强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持续经营的林业活动是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举措,应充分认识发展林业碳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测积手持型GPS面积测量及其精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SP24型手持GPS为例,探讨无测积功能GPS测定面积的方法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坐标转换程序,结合解析法求算面积的方法是解决无测积功能GPS测量面积的理想方法.在重复观测的条件下,手持GPS测量面积的相对误差可以达到2.0,基本满足林业生产中测量面积的精度要求.同时,结果还表明,利用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作为对照,进行GPS面积测量精度的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检验GPS测量面积精度的方法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用于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的方法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指出了"3S"技术(GIS、RS、GPS)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套"3S"技术用于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的总体思路、方法和主要的技术路线,为实现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的快速、高效的监测进行技术上的准备,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空间分析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陕西省西部造林工程——千阳造林示范区为实例,以MapGIS为支持平台,对其空间分析功能在林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制作了空间分析专题图,为建立造林示范区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黄龙山蔡家川林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计算,为该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86和1997年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及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碳密度的关系,对该林场主要森林类型(柏木(Cypress)林、杨树(Populus)林、桦木(Betula)林、栎树(Quercus)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杂木林(Nonmerchantable woods))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推算和分析,并与全国及西北五省(区)相同森林类型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结果】1986和1997年,该林场2年平均森林总碳储量为387 740 t,平均森林碳密度为17.7 t/hm2;1997年森林总碳储量比1986年减少9.65%,森林平均碳密度增长3.38%。各森林类型1986和1997年的平均碳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栎树林(28.06t/hm2)、油松林(24.35 t/hm2)、桦木林(21.04 t/hm2)、杂木林(11.86 t/hm2)、柏木林(11.03 t/hm2)和杨树林(10.04t/hm2);1986和1997年不同生长阶段林分平均碳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近熟林(25.56 t/hm2)、幼龄林(25.49 t/hm2)、中龄林(24.77 t/hm2)、成熟林(13.53 t/hm2)、过熟林(12.84 t/hm2)。该林场柏木林、桦木林、栎树林、杨树林、杂木林的森林碳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油松林的平均碳密度较全国平均水平高92.0%。【结论】1986和1997年,该林场森林具有较好的碳汇能力,但这2年间森林碳汇能力变化不显著;森林类型不同或同期林分生长阶段不同,其所具有的碳汇能力存在差异;保护和管理好栎树林、油松林、桦木林,并大力开展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经营抚育工程,对增加该林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