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5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Maptitude-GIS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把Maptitude-GIS应用于造林规划设计的过程。绘制了造林规划设计数字化图;建立了造林规划设计属性数据库;实现了特定地类图班和其对应数据的有机联接。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以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选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和分维度等指数,对吴起县森林资源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他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和宜林地是全县森林资源景观的主导类型;当地造林力度大;林业发展空间广阔;景观生态系统不稳定。  相似文献   
4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作为智能化装备的代表,在森林精准调查、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精准林业的发展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如何有效协同无人机技术和林业发展需求,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该文从林业无人机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应用进展以及挑战等方面对近年无人机技术在精准林业中的应用进行阐述,重点探讨了无人机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病虫害预警、火灾防控、林业植保、林业管理与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精准林业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无人机技术助力精准林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4.
王芸    赵鹏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3):190-196
以黄河流域为例,充分考虑降水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将其划分为8个子区域;选定持续干燥指数(CDD)、持续湿润指数(CWD)、强降水日数(R10)和5 d最大降水量(RX5)4个极端降水指标,采用数理统计、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各子区域极端降水特征进行趋势性分析;并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可逆跳跃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RJMCMC),识别并量化了各子区域不同极端降水指标的突变位置及其变异程度。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暖干化趋势明显,流域北部尤为突出。2)CDD、CWD、R10和RX5指数空间上趋势变化较大,但相邻区域之间存在相似的分布规律。3)不同子区域不同极端气候指数的突变年份不同,但多集中于90年代。研究结果可有效提高极端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识别并量化气候时空变异特征对防洪、抗旱布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生态优先”森林经营思想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森林经营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及"生态优先"经营思想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生态优先"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及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其实质是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将"生态优先"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分析了实施"生态优先"思想存在的一些矛盾;最后指出了实施"生态优先"经营思想的实践途径包括:(1)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2)重视生态规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3)建立森林生态环境预警系统,(4)合理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5)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46.
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 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运用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树种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精度差异,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比较通用地位级表与立地指数表、立地形表评价立地质量偏差。【结果】各树种卡方检验值均小于卡方检验临界值,符合精度要求。油松和落叶松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低于立地形,锐齿栎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高于立地形,华山松立地指数与立地形卡方检验平均值差异较小。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立地形适用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而立地指数适用于人工林。与通用地位级表的比较表明,地位级评价立地质量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大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地位级评价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误差显著大于立地指数。【结论】编制的油松、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华山松、锐齿栎立地形表满足立地质量评价精度要求,能够反映林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立地质量差异,可用于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经营管理。同时如何解决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中混交和异龄的特点、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电磁波测距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大气折射、频率漂移等与距离成正比的比例误差,而比例误差中大气折射误差又是主项。邻边比率法可以有效的消弱比例误差对测距的影响,使电磁波测距的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8.
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是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间的一个合作项目,旨在加强林业和水土资源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青海可持续的环境发展和扶贫活动。本文系统研究了综合流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项目中的创造性应用和取得的经验成效,为今后更好地实施综合流域管理项目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49.
50.
电磁波测距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大气折射,频率漂移等与距离成正比的比例误差,而比例误差中大气折射误差又是主项。邻边比率法可以有效的消弱比例误差对测距的影响,使电磁波测距的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