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采用QFH显带法,对杜洛克、巴克夏和关中黑猪的Q-分带带型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经BUdR预处理而直接用Hoechst 33258进行分,猪的每一条染色体均能显示出重现性良好的特征性荧光带——QFH带;QFH带与QFQ带带型基本一致,且以QFH带纹较精细。同时,就QFH带对着丝粒异染色质的鉴定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对杜洛克、巴克夏、关中黑和八眉猪的Q-、G-和C-分带的多态性作了祥细的比较分析。发现Q-,G-分带在品种、个体及同源染色体间有多态性。随着染色体的伸长和带纹的进一步精细,多态性表现的愈多愈明显;C-分带的多态性在品种、个体、细胞及同源染色体间广泛存在,同源染色体间C-带多态性具品种特征和个体特征。此外,发现家猪染色体中存在“额外”G-带和“额外”浅染区现象。  相似文献   
23.
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多态型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我国4个地方猪品种(八眉猪,黑河猪,内江猪和荣昌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遗传多态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猪血情 AKp 有 AA,BB,CC,AB 和 BC5种表现型,结果表明这些表现型分别受3个复等位基因 AKp~A,AKp~B 和 AKp~C 支配。计算了各品种AKp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对品种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4.
用八眉猪、关中黑猪及其与杜洛克、长白猪的杂种共64头去势猪,分析其宰前血清中LDH,CPK,AKP,GPT和GOT活性与8个肉量性状及肉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LDH,CPK,GPT活性与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的正相关较强,分别为0.2154,0.1599及0.3298(p<0.05);0.0976,0.1337及0.2512;0.3647(P<0.05),0.6293(P<0.01)及 0.6596(P<0.01);而与肥育天数、饲料转化率和脂肪率的负相关较强,分别是-0.3798(P<0.01),-0.1599及-0.2518;-0.1920,-0.0819及-0.2177;-0.3492(P<0.05),-0.1126及-0.4775(P<0.01)。AKP活性与平均日增重和眼肌面积的相关分别为-0.2317和-0.3295,而与胴体成份的相关较小。这些酶活性与肉质性状多呈负相关,其中以CPK,GPT和GOT与肌肉pH和总色素的相关较强(P<0.01)。分别为-0.4592和-0.5823,-0.3808和-0.4581,-0.5123和-0.4064。  相似文献   
25.
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长白猪皮下及肌间脂肪中8种脂肪酸的含量,分析了埋植Anabolic的影响。发现埋植Anabolic显著降低了豆蔻酸、硬脂酸和饱和脂肪酸总量(SFA)的比例,提高了棕榈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总量(UFA)的比例。Anabolic的A,B两种剂型比较,以B剂型的作用较强。此外,皮下脂肪中未测出棕榈油酸,没有发现肌间脂肪中有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前者富含棕榈酸、亚油酸、UFA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后者豆蔻酸和SFA较多。肌间脂肪的脂肪酸易受Anabolic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通过脂肪组织固定技术,将脂肪组织分离为体积不同的脂肪细胞,发现不同经济类型的猪种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脂肪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肥胖型香猪的脂肪沉积,在5~8月龄期间是由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引起的:瘦肉型长白猪的脂肪细胞明显小于香猪,单位组织重的脂肪细胞数极显著地高于香猪。同时研究表明,体积不同的脂肪细胞合成脂肪的能力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细胞体积越大,其合成脂肪的能力越强,不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国外在鸡马立氏病(MD)感受性的遗传控制与选择成效方面进行了综述。鸡对MD的感受性主要受B血型系统支配,除此之外还与血红蛋白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脂酶同工酶型有关。这些不同的遗传因素是育种学家进行抗病育种的基础。在现代鸡的商用品系中,已成功地进行了抗MD的选择,在不久的将来,可望从遗传方面使MD得到根本控制。  相似文献   
28.
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变异。数量性状的变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其遗传变异用遗传力来度量。而质量性状如血液多态型的变异几乎完全由遗传因子所控制,表现为DNA水平上的基因差异。对群体遗传变异的分析,最早是通过对数量性状的研究来实现,但由于数量性状的表型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复杂,即使在人工选择的条件下,也不能在基因水平上对变异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是通过对群体内有害基因频率的测定来研究群体的遗传变异。而有害基因大多为隐性遗传,且频率很低,只有在高度近交的情况下才能识别和鉴定,这一过程本身就对群体的表型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难以对其遗传变异进行确切和全面  相似文献   
29.
泰和鸡黑色素的发生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泰和鸡胚胎及其组织切片,匀浆涂片进行了观察,发现当胚胎发育到5-6d时,黑色素首先在鸡胚荐部皮肤发生,然后以该部位为中心,向前后左右扩展,黑色素首先发生于皮肤组织和骨膜肌膜,然后发生于肌间结缔组织,最后在肌纤维中出现。  相似文献   
30.
对猪的Ag—NOR_s与其肥育性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猪品种的Ag—NOR_s均数、8Ag—NOR_s~+平均染色体型频率与日增重和瘦肉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68(P<0.01)和一0.6235(P<0.005);-0.6550(P<0.005)和-0.7036(P<0.001);个体的Ag—NOR_s均数、8Ag—NOR_s~+染色体型频率与日增重的相关亦高达-0.6591(P<0.05)和-0.4984(0.1>P>0.05)。Ag—NOR_s有可能作为一项选种指标,用于猪肥育性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