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04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不同贮藏温度对无核白葡萄干贮期颜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无核白葡萄干贮期颜色变化.[方法]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干为试材,用0.08 mmPE袋密封包装,贮藏于室温,0、5和15℃条件下,用纱布袋子包装后室温下存放作为CK,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总酚含量、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情况,探讨贮藏温度对无核白葡萄干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五个处理组的无核白葡萄干颜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褐变,但0和5℃处理较其它处理组降低了褐变速率,减缓了叶绿素降解速度,较好的保持了其贮期的颜色;CK、室温和15℃处理贮期叶绿素降解速率较快,无核白葡萄干色泽明显的发黄或变褐.在贮藏150~ 300 d区间,叶绿素含量在CK与0和5℃处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室温在0和5℃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与15℃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由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得知,叶绿素含量与总酚含量、叶绿素含量与AAO活性之间,在5个处理组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叶绿素含量与PPO活性在CK处理与室温处理间为显著的相关性(0.01<P≤0.05);0、5和15℃处理之间为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酚含量在CK处理与0、5℃间有显著性差异.总酚含量与AAO在五个处理组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酚含量与PPO活性在0、5和15℃处理之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贮期无核白葡萄干AAO活性与PPO活性受到贮藏温度的影响,0℃处理和5℃处理降低了贮期无核白葡萄干AAO活性和PPO活性,有助于减缓色泽的变化.在贮藏150~ 300 d区间,AAO活性在CK贮藏下与0和5℃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室温与5℃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贮藏温度对无核白葡萄干贮期褐变有一定影响,0和5℃处理可以较好的保持贮期无核白葡萄干的色泽.  相似文献   
12.
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的冷害控制效果,筛选出较适宜的NO处理方式,降低哈密瓜果实采后冷藏过程中冷害造成的损失.[方法]以新密3号哈密瓜为试材,设置0、20、60、100μL/L四个不同浓度,研究低温贮藏(1±0.5)℃与3种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冷害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20 μL/L NO处理可延缓新密3号哈密瓜果实冷害发生,降低失重率,提高好果率,抑制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提高了新密3号哈密瓜果实的抗冷性.[结论]20μL/L NO处理能够较好地缓解新密3号果实采后低温贮藏中的冷害.  相似文献   
13.
蟠桃采后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采后新疆蟠桃在贮藏前后期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 SPME)与气-质联用(GC - MS)技术对蟠桃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溶剂萃取(LLE)、水蒸气蒸馏(SDE)和HS - SPME 3种提取方法对蟠桃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HS - S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灰色,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HS - SPME - GC - MS在蟠桃果实贮藏前后期分别检测出53和44种挥发性物质.[结论]贮藏前后期蟠桃果实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作为蟠桃香气的特征组分酯类和内酯类物质在贮藏第4周后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预冷对哈密瓜采后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俨  车凤斌  吴斌  张婷  张健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8):1391-1396
[目的]以研建哈密瓜预冷工艺为目标,依据预冷对果实采后呼吸与内源乙烯的影响,确定哈密瓜采后预冷工艺的基本参数.[方法]测定中熟品种抗病86哈密瓜预冷过程果实温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3℃条件通风预冷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与温度同步下降,果实各部位降温速率大小顺序为:果皮>近果皮果肉>近种腔果肉>种腔;温度、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量下降的最快时段为预冷的前4h,果实各部位降温幅度为39.55;~66.42;,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降幅分别达到82.69;和56.41;,随后各指标降幅明显减小.[结论]预冷12 h左右,果实各部位的温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下降幅度均超过7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光合特征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叶片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为灰枣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博斯坦乡7年生灰枣为试材,设置2个试验观测组,分别为低温晴天(日平均气温23℃)观测组W1、高温晴天(日平均气温35℃)观测组W2,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灰枣枣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效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利用田间小气候自动气象站对灰枣园的气温(T)、大气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因子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其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两组观察试验中灰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11:00和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13:00左右出现较低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高温、低温环境下灰枣叶片蒸腾效率日变化差异明显;23℃环境下水分利用效率高于35℃环境下;两组观测试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相似.(2)对光合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23℃环境下,Pn与WUE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Tr负相关;Tr与PAR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H负相关;WUE与T负相关;Gs与PAR、T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极显著负相关(P<0.01).35℃环境下,Pn与PAR、T负相关;Tr与WUE显著正相关(P<0.05),与Gs极显著正相关(P<0.01);WUE与Gs显著正相关(P<0.05),与RH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负相关.[结论]日平均气温23℃,灰枣光合特性比较明显,净光合速率较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该温度有利于灰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日平均气温超过35℃影响灰枣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阿克苏骏枣的贮藏温度.[方法]将阿克苏骏枣分别贮藏于0、-1和-2℃下,从贮藏温度与阿克苏骏枣采后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进行试验.[结果]阿克苏骏枣贮藏于-2℃条件下,其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升高的效果均高于其它2个温度.[结论]-2℃贮藏温度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失水率和转红率较低,好果率和脆果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究阿克苏骏枣贮藏的临界温度,将继续降低温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保鲜剂对阿克苏灰枣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冷藏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灰枣贮藏效果的影响,提高阿克苏灰枣的保鲜方法.[方法]试验设置贮藏温度为-1℃,采用A、B、壳聚糖、1-MCP、2,4-D等药剂对果实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塑料薄膜包装对阿克苏灰枣进行贮藏试验.[结果]采用A+2,4-D处理,可减缓阿克苏灰枣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VC的降解、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这一处理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转红率较低,较好的维持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延缓其衰老速度.[结论]壳聚糖+B处理的枣果果实脆腐果率较低,贮至108 d时,果实脆腐果率仅为0.19;,有效降低了枣果贮藏期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的哈密瓜86-1贮藏保鲜条件.[方法]在3 ℃贮藏条件下,设置O_2+CO_2:3;+0;;O_2+CO_2:4;+1;;O_2+CO_2:5;+2;三种气体条件,研究不同贮藏气体条件对86-1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硬度、果肉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3℃的贮藏温度下,各气调处理并没有起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减少其乙烯释放量等作用.与冷藏相比,气调处理的果实糖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略低,对其品质及风味保持较好.[结论]相对而言,CO_2含量较高的气体环境更利于瓜的贮藏,CO_2/O_2=2/5明显优于CO_2/O_2=0/3,究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适宜干制骏枣贮期印度谷螟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物理方法(紫外照射、冷激、辐照、臭氧)、化学方法(甲酸乙酯、乙醇、二氧化氯)和气体包装(2;O2 +5;CO2、30; CO2、NO)处理干制骏枣,统计各处理蛀果率,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的Duncan显著性检验方法.[结果]干制骏枣在含水量23;、低温(5℃)条件下贮藏,能有效降低蛀果率;气体包装处理组中NO处理的蛀果率较低,整个贮期在6;以内;物理方法处理组中辐照处理蛀果率低于4;;化学方法处理组中甲酸乙酯和乙醇处理在贮期330 d前的蛀果率维持在3.5;以内.辐照处理后的干制骏枣蛀果率显著(P<0.05)小于处理对照组(CK)、NO和甲酸乙酯处理组,其余三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干制骏枣常温贮藏中化学方法操作容易、效果稳定,尤其以甲酸乙酯和乙醇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印度谷螟幼虫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低温(-10、-5、0和5℃)、化学药剂(甲酸乙酯、乙醇)和生物源药剂(生姜精油、薰衣草精油、大蒜精油、花椒精油)等分别处理印度谷螟幼虫,低温处理后统计幼虫死亡率,其余处理统计幼虫羽化率,采用SPSS软件的Duncan显著性检验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 d内-10 ~0℃幼虫死亡率超过80;,5℃条件幼虫死亡率在50;左右;0℃及其以下与对照差异显著但之间差异不显著;乙醇处理后其羽化率始终低于30;;甲酸乙酯处理羽化率在15;左右,两实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两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花椒精油和大蒜精油处理组羽化率维持在20;,生姜精油实验组羽化率50;,熏衣草油组羽化率60;,对照组达到80;,花椒精油、大蒜精油、生姜精油幼虫羽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印度谷螟幼虫具有一定的低温耐受性,在0℃及以下的低温对幼虫具有显著的致死作用;化学药剂处理(甲酸乙酯和乙醇)和生物源药剂处理(大蒜精油或者花椒精油)对幼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