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变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根据GenBank已发表及本研究室分离鉴定的变异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鉴别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扩增变异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17bp的片段,扩增普通PRRSV时则获得307bp的片段,同条件扩增猪瘟病毒(CSFV)、圆环病毒Ⅱ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均为阴性;该体系可检测到2.6pg的PRRS病毒核酸,具有较高敏感性。对2007~2008年送检的4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2份为变异PRRSV,其阳性率为30.0%。研究结果表明, 建立的RT-PCR鉴别变异PRRSV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2.
福建省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自1918年首次在美国报道以来,世界各地均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传到我国大陆,并在亚洲广泛流行。由于猪是“人—猪—禽”流感病毒重组产生新亚型的“混合器”,使得猪在流感的发生和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猪流感临床上以突发、咳嗽、呼吸困难、高热、衰竭、传播迅速以及康复快、死亡率低等为主要特征。多数呈现暴发性流行,病程约为5~15d,若与猪瘟、伪狂犬病等混合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则死亡率升高;但偶尔也会…  相似文献   
73.
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FJ0602和FJ0603株的ORF4~7基因进行了分段克隆、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FJ0602和FJ0603株与LV核苷酸同源性为95.2%和95.3%,与VR2332核苷酸同源性为67.1%和66.9%,证实FJ0602和FJ0603株均为欧洲型PRRSV;与欧洲型弱毒疫苗株AmervacPRRSV有高度同源性,达到98.6%以上,提示分离毒PRRSVFJ0602和FJ0603株可能由疫苗株演化而来。FJ0602和FJ0603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表明这2毒株亲缘关系很近,很可能来源于同一毒株。  相似文献   
74.
用纯化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PRV—FA)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11株能稳定分泌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6株仅与强毒FA反应,而不与弱毒FB、Bartha及gE缺失疫苗株发生反应。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株单抗均不与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5.
猪圆环病毒Ⅱ型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省表现为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猪群中分离到两株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分别命名为FUQING0401和PUTIAN0401。通过对这两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GenBank登录的12个代表毒株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两分离株的ORF1核苷酸同源率为97.5%,rep蛋白之间有6个氨基酸的差别,ORF2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9.7%,而两者氨基酸同源率为98.7%。福建省两分离株与加拿大、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其他地方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很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两毒株与其他代表毒株可分为几个小分支,但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1.6%~99.9%,并没有发现福建的两个毒株之间存在地区特异性。  相似文献   
76.
PCR技术在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本室分离鉴定的PCV-2为模板,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PCV-2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PCV-2进行基因扩增,获得长度为559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而对PRRSV、CSFV、PPV等病毒进行同条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该体系可检测到10.8pg的PCV-2基因组DNA。对2004年-2005年期间送检的8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2.2%。表明所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PCV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引发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IgA-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变异PEDV真核表达的S-N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系列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PEDV的IgA-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质量浓度2 mg/L,用5%BSA于37℃封闭2 h;将待检血清1∶50稀释于37℃作用1 h,加1∶20 000稀释酶标二抗于37℃作用30 min, TMB显色10 min;以D450 nm ≥0.326判定为阳性,当D450 nm ≤0.277判定为阴性,介于两者判定为可疑。检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PoRV)标准阳性血清抗体均为阴性,且重复性变异系数均低于10%。通过对我国福建地区304份样品(血清179份和乳汁125份)进行检测,并与商品试剂盒进行参照对比,总符合率达到93.2%以上,表明该试剂盒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福建省猪源mcr-1基因阳性细菌的流行性、耐药特性及分布特征。【方法】从福建省7个地市的21个猪场采集313份粪便样本,应用PCR方法筛选、分离和鉴定mcr-1基因阳性细菌;采用K-B琼脂扩散试验进行药敏检测,分析mcr-1基因阳性细菌的耐药性,并使用PCR方法分析其耐药表型;进一步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的类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方法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进行聚类分析,探明其分布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从313份猪粪便中共分离获得43株mcr-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大肠杆菌39株。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氟苯尼考、链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林可-壮观、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1%,83.7%,74.4%,67.4%,67.4%,58.1%,53.5%,39.5%,34.9%,11.6%,4.6%,0和0。磺胺类耐药基因中的sul1、sul2sul3基因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81.4%,90.7%和74.4%;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仅有qnrSaac(6′)-Ib-cr被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51.2%和30.2%;氯霉素类耐药基因中Cat2cmlA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86.0%和74.4%;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出率为83.7%;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NDM-1)的检出率为23.2%;多药耐药基因(cfr)的检出率为7.0%;而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未被检出。3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除了4株不能分型外,其他35株共分为19个ST型,具有高度多样性,其中ST10为优势型,共有9株菌株。PFGE图谱显示,3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共获得30种PFGE谱型,具有多态性特征,分为6组克隆群。【结论】福建猪源mcr-1基因阳性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少部分为肠杆菌科其他菌株,且分离菌株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多态性和高度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