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77篇
  54篇
综合类   571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258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响应面法和经过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悬架结构参数优化.在ADAMS/Insight软件中进行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针对灵敏度较大的设计参数,建立车轮定位参数在车轮跳动过程中最大变化量的2阶响应面近似数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应用加入精英保持策略和去除重复个体算法的NSGA-II优化算法对多目标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基于动力三角翼和数码相机构建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 cm左右高分辨率的草原鼠害影像数据,在遥感目视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插值和统计方法获得了试验区鼠害的空间分布及危害程度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鼠害空间分布呈现中北部较轻,西北和中南部较严重的格局。试验区中度及轻度危害区面积为5 547 hm~2,约占总面积的72%,而极度危害仅占3%,表明试验区草原鼠害处于可控水平。基于低空飞行器作为遥感平台来进行草原鼠害的监测是基本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杨桥路作为福州城市线性空间景观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福州古城坊巷文脉,连接福州现代城市景观与维系城市运转的多重功能。过去的杨桥巷已被分解、拆除、改造、废弃;现与三坊七巷处于半脱离状态,缺少内涵和地方特色,与福州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缺乏联系及整体性。通过对杨桥路显性到隐性线性元素的提取分析,从基因提取、基因移植、基因重组三个方面,提出与当代福州城市景观环境协调的理性营造策略,为福州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在多室溢流生物膜净化池中(面积22m2),放养平均全长为20mm的匙吻鲟苗种10000尾,经过20天培育,收获匙吻鲟鱼种9203尾,成活率92.03%。最大全长为113.57mm,最小全长为102.7mm,平均全长为108.7mm;最大体重6.63g,最小体重为5.16g,平均体重5.91g。整个培育期间仅换水6.6m3,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35.
乔恒鑫  轩松 《中国饲料》2021,1(7):68-71
为分析抗菌肽粗提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白羽肉鸡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的抗菌肽粗提物,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均高于1组(P > 0.05)|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1.0%、9.4%(P < 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8.5%、15.2% (P < 0.05)|(2)试验3、4组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14.3%、18.0%(P < 0.05),试验3、4组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4.6%、6.7%、14.5%、12.3%(P < 0.05)|(3)试验3、4组每只肉鸡经济效益较1组比分别提高19.3%、17.7%。综上,1.5%抗菌肽粗提物添加可以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抗菌肽粗提物|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以绒毛白蜡带腋芽茎段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并进行组培苗驯化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腋芽增殖、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完善的绒毛白蜡组培快繁体系,为绒毛白蜡优良无性系繁育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处理为70%酒精消毒30 s+2%次氯酸钠消毒10 min,污染率仅4.44%,存活率最高为90.00%,死亡率为5.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 L-1BA+1.0 mg·L-1 IAA,增殖系数达5.52;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0.5 mg·L-1IAA,平均苗高5.83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 L-1NAA,生根率达98.89%,平均每株根条数5.62条;生根后自然光下驯化炼苗1周,移栽到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基质中,存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7.
津绿2133是以R2782116121为母本、D158321R27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株型中等,雌花节率60%以上,中熟;第一雌花节位位于主蔓5~6节;商品瓜长35 cm左右,瓜把短,刺密,瘤中等,果肉淡绿色,瓜皮深绿色,单瓜质量在200 g左右;田间表现耐热性好,高抗霜霉病和枯萎病;早春保护地栽培每667 m2平均产量10000 kg左右;适宜全国春、夏、秋保护地栽培;已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相似文献   
38.
为比较苹果和梨不同品种休眠芽的生理变化与萌芽率的关系,以'世界1号'晨阳'苹果和'津香蜜'秋月'新梨7号'梨在冬季1-2月份的休眠芽为试材,分别测定了其萌芽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含水量.结果表明:苹果品种中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萌芽率均为'世界1号'>'晨阳',其中芽的含水量与萌芽率...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明水氮耦合对沙培黄瓜养分吸收及水肥利用的影响,以获取最适水氮耦合方案,为温室沙培黄瓜水氮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胜美”水果黄瓜为供试品种,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了沙培黄瓜水氮耦合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于苗期、花期、初瓜期、盛瓜期及末瓜期测定黄瓜植株各器官的氮磷钾吸收量,并对各处理的产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苗期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进入花期后植株养分吸收量快速增加,各器官养分的分配总体上表现出叶片和果实吸氮量较大,茎、根和花较少,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均随着灌水水平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高的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会抑制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产量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但灌水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过量施氮后会使产量降低,符合报酬递减规律,施氮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水水平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低水高氮的处理T3能获得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施氮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其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大体上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中等适宜的灌水水平下增施氮肥能够得到较高的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各处理接近度Ci的排序为T4>T5>T3>T6>T7>T1>T2,得到T4为最优的水氮耦合方案,即在80.20%的灌水水平下施用氮肥623 kg/hm2,该方案能够达到农业生产中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最终目标,并减少水肥浪费,可为温室沙培黄瓜水氮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探究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锌溶液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锌的最佳施用量,为锌肥在谷子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0号和常规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在谷子孕穗期喷施等量0(CK,清水)、20(Zn1)、40(Zn2)、60(Zn3)、80(Zn4)、100(Zn5)mg·kg-1(以Zn计)硫酸锌(ZnSO4·7H2O)溶液,研究不同浓度锌溶液对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锌溶液均可提高植株各部位锌含量,且随着锌喷施浓度增大,锌含量持续升高,在Zn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食品中锌限量标准(<50 mg·kg-1);施用不同浓度外源锌后,锌在叶片中分配比例最大,其次为根、茎鞘,在籽粒中分配比例最小;随着锌喷施浓度的增大,籽粒植酸含量及植酸/锌摩尔比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Zn 40 mg·kg-1处理时降低程度最大,与CK相比,晋谷21号分别降低了46.06%、54.31%,张杂谷10号分别降低了35.80%、40.31%;喷施不同锌溶液后,籽粒氮、磷、钾及粗蛋白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Zn 40 mg·kg-1时达到最高,晋谷21号较CK分别提升了9.26%、40.79%、9.20%、9.26%,张杂谷10号较CK分别提升了5.36%、17.17%、4.58%、5.36%;不同品种谷子喷施不同浓度锌,其穗长、千粒重、穗粒重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在Zn2处理增加最多,晋谷21号较CK分别增加了7.12%、3.79%、20.69%、21.16%,张杂谷10号较CK分别增加了3.33%、5.16%、14.22%、13.94%。综上所述,外源锌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生物有效性以及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均具有重要作用,高产高效富锌谷子生产锌的最佳喷施时期为孕穗期,最佳喷施浓度为40 mg·kg-1锌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