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78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53篇
  55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24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苹果大小冠型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焙刚 《落叶果树》1992,24(3):29-32
一、冠型变小是苹果生产发展的趋势 随着果树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缩短幼树期、实现早期丰产、简化管理工序有着迫切的需求.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苹果栽培正在或快或慢或早或迟地向着矮密方向推进,已显示出不可阻遏的势头。此种变革,必然引起果园生境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栽培技术的配套适应,这既包含地下管理的改进,也包括地下管理措施,尤其整形、修剪技术的协调,一要把树冠调控成小冠型,以适应密植的要求。因此冠型变小也是苹果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依据树体的大小,人为习惯地将树冠划分成大冠型、中冠型和小冠型。一般冠径4~6m为中冠型,冠…  相似文献   
992.
辛显目  孙美英 《江西植保》2003,26(4):169-170
不同农药防治结果表明:使用甲基1605和胺敌磷,触杀成虫防治效果均柏:90%以上,为较为理想的药剂,只有采取毒杀幼虫和触杀成虫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3.
豆黄蓟马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黄蓟马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周弘春,辛惠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密山158308)豆黄蓟马(TripsnigropilosusUzel)主要为害豆科植物,尤以大豆受害较重。作者70年代发现该虫在大豆上为害,但受害严重的地块较少,8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施用化...  相似文献   
994.
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地区藜麦栽培土壤限制问题,研究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抗性相关酶特性的影响,探讨藜麦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机制,为藜麦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0种混合盐碱条件对藜麦种子进行胁迫,分析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表达。结果表明:5种盐碱胁迫均引起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降低,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萌发受到显著抑制(P<0.05),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较大。A,B处理组各浓度盐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均高于CK;C,D,E处理组SOD活性均低于CK,但GR活性在50mmol·L-1盐碱浓度时高于CK。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盐碱浓度为50mmol·L-1时最高,随盐浓度增加POD活性比CK降低4倍,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DS-PAGE分析发现,盐碱胁迫可诱导SOD,POD,CAT,GR同工酶出现新的条带,但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酶带的表达量降低。上述结果说明,盐碱胁迫抑制藜麦种子萌发,其中Na_2SO_4和NaHCO_3对藜麦种子萌发抑制效应明显。本试验条件下,藜麦的耐盐碱阈值为50mmol·L-1,其中盐碱浓度是影响藜麦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盐组分值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简要介绍猪的口炎与咽喉炎的中药防治方法。1口炎口炎即口腔黏膜表层的炎症,中兽医又称舌疮、口疮或口舌糜烂。以流涎、拒食或厌食为临床特征。多因饲料粗硬混有尖锐杂物如石块、铁片、钉子等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冰冻、灼热的饲料和饮水,或误食发霉有毒饲料、腐蚀性药物,特别是强酸、强碱及汞制剂等的强刺激致使口腔黏膜引起炎症;或因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互相咬架,损伤口腔黏膜而引起口炎。此外,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水泡病、坏死杆菌病、维生素缺乏等,也可以继发本病。  相似文献   
996.
连作障碍是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尝试在蔬菜种植冬季导入一季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通过"黑麦草-蔬菜"轮作,探讨冬种黑麦草对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种黑麦草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P0. 05)、土壤速效磷(P0. 05)、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电导率(P0. 05)、土壤速效钾含量(P0. 05);并缓解土壤速效氮的流失。试验结束时,种草(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区、菜心(菜心连作)区和对照(冬闲)区土壤含水量分别较本底值升高231. 62%、67. 78%和140. 80%;土壤电导率则分别下降86. 36%、66. 67%和71. 43%,种草区和菜心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升高11. 28%和3. 88%,而对照区降低1. 22%;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下降19. 43%、21. 26%和44. 01%;土壤速效钾分别降低71. 5%、2. 73%和48. 37%;种草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8. 63%和11. 28%,而菜心区则降低4. 6%。构建"黑麦草-蔬菜"轮作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8.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禽流感抗体的最佳工作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的鸡胚尿囊液经差速离心后,再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AIV,纯化的AIV经NP40处理并反复冻融,即为AIELISA抗原,用该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将健康鸡IgG提纯后免疫兔,制备兔抗鸡IgG,用过碘酸钠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鸡IgG。确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禽流感抗体的最适工作条件,即:抗原包被浓度1.9~3.8μg/ml,每孔100μl,4℃冰箱过夜;用含0.5%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磷酸盐缓冲液,37℃封闭60分钟;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1640,作用60分钟;酶标抗体作12000稀释,作用60分钟。根据对52份SPF鸡血清的检测结果制定了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99.
提取秦川牛血液DNA样品,PCR扩增后,通过非变性PAGE电泳获得基因型,然后进行测序确定微卫星的基因型,研究Y-STR微卫星位点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UMN0103在秦川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176头无亲缘关系的秦川牛,公牛中在6个Y-STR基因座均有遗传多态.UMN0929、UMN0108、UMN0920、 INRA124、UMN2404、UMN0103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4、5、2、2、5和4,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0.57、0.18、0.11, 0.10、0.10、0.35、0.35、0.10,0.25、0.75,0.24、0.76,0.10、0.35、0.33、0.12、0.10,0.17、0.14、0.35、0.34;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61、0.73、0.38、0.36、0.73、0.71;共发现了5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4.表明UMN0929、UMN0108、UMN0920、 INRA124、UMN2404和UMN0103 6个微卫星位点在秦川牛群体中有遗传多态性,在秦川牛的起源研究和个体识别以及亲子鉴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西北部春油莱菌核病于6月中旬始见病菌子囊盘,子囊盘数量与3 d内大气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657),与3 d内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0.604)。6月中旬始见大气中病菌孢子,7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油菜花朵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出现发病高峰期。花朵带病率与3 d内的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R1=0.95;R2=-0.857)。7月初叶片开始发病,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7月上旬茎秆开始发病,为土表菌核直接侵染造成,发病率低,增长慢;7月下旬因为病叶上病菌再侵染病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