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宁波市两大主要流域姚江、奉化江农用水质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流域上游水质较好,没有监测指标超标,达到1级水质标准;中下游水质较差,有多项指标超标,水质以3级为主,部分地段水质达到2级,其主要超标物为粪大肠菌群数、悬浮物、石油类、六价铬和化学需氧量等,其中粪大肠菌群数、悬浮物是影响两流域水体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姚江流域水质要明显好于奉化江流域。在水质的具体农业应用上应先考虑粮油作物和其他旱作作物的灌溉,若使用在对水质要求较严的蔬菜灌溉或渔业养殖上,建议对水质进行治理后再应用,以防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三品一标”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历史使命,从基层视角提出现阶段存在概念过多、标准执行不到位、申报要求过于复杂、技术推广缺位、宣传薄弱等问题,并针对问题,分别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未来发展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宁波市慈溪、奉化等6个区县市的17个种植户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草莓种植施肥用药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草莓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虫害,宁波市草莓种植户使用农药的种类较多,施肥也较为盲目,需加大草莓科学种植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在当地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并提出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宁波市场8个代表性超市和水果连锁店及2个基地的草莓样品采集,进行221项农药残留分析,旨在为草莓安全消费提供参考,并对草莓农残标准、理化指标进行对比,探索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标准化,促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浙江省宁波市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的利润和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时,由于设施、投入品、人工以及包装、培训、检测等费用增加,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比普通农产品要更高,其中无公害水稻、蔬菜和果品生产成本分别比普通水稻、蔬菜和果品高6.39%、27.44%和29.14%。与普通农产品相比,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要更高,平均增幅在5%~44%之间。但是由于产量和成本的影响,净利润并不都是无公害农产品更高,2014年宁波市无公害水稻和果品的净利润高于普通级别产品,但蔬菜的净利润反而是普通蔬菜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作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宁波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的稳步提高。该文介绍了宁波市"三品一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功能等,该系统在市县两级应用情况良好,作为认证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改变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对草莓进行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设计的绿色施肥和常规施肥试验,以研究绿色施肥对土壤性状和草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和绿色施肥之间,在草莓整个生长期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草莓产量也无显著区别。绿色施肥因施用石灰氮,用肥成本比常规施肥每667 m 2增加253.5元。  相似文献   
19.
进行唑醚·啶酰菌、啶酰菌胺和嘧霉胺等3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399 g·hm-2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连续施药2次后,10 d防效为80.02%,且对草莓安全性较好。在实际生产中,草莓灰霉病发生初期选用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399 g·hm-2,间隔7~10 d,施药2~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唑醚·氟酰胺为对照药剂,进行氟菌唑和粉唑醇2种草莓绿色生产推荐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和粉唑醇施用量为农药登记常规剂量时,连续施药2次防效不理想;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80 g·hm-2和25%粉唑醇悬浮剂187.5 g·hm-2连续施药2次,药后7 d 防效分别达74.3%和74.0%,且对草莓安全性较好。在草莓绿色生产中,可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氟菌唑和粉唑醇开展药剂防治,适当提高用药量且连续防治2次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