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WP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最强,EC50达到0.16642mg/L,其次是25%甲霜灵WP,EC50为0.54097mg/L,125g/L氟环唑SC的毒力最弱,EC50为3.97226mg/L,木霉菌、20%氟吗啉WP、500g/L氟啶胺SC、10%多抗霉素WP、250g/L啶氧菌酯SC、25%醚菌酯EC、蛇床子素对辣椒疫病的毒力分别为1.64182mg/L、0.92168mg/L、1.43618/L、1.92731mg/L、2.03662mg/L、2.1477mg/L、2.19588mg/L。50%烯酰吗啉WP和25%甲霜灵WP对辣椒疫霉菌的室内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2.
采用Zobax SIL色谱柱建立以正己烷;异丙醇(95:5)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卫福杀菌剂在水稻苗期植株和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卫福在土壤、植株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萎锈灵85.62%-88.20%、85.72%-91.20%,福美双85.92%-90.90%、85.96%-93.60%。卫福在土壤中半衰期(t1/2)萎锈灵为3.7-4.6d,福美双为6.0-7.3d;卫福在水稻移栽前苗床土和稻苗中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土壤中咪草烟的方法。该方法对咪草烟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 82.0%— 84.73%,最小检出浓度为 0.01 mg· kg(-1)。  相似文献   
34.
采用盆栽、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菌消同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喷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前后适量喷施土菌消化肥混剂,可以明显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有效分蘖率与千粒重,降低秕粒率),具有良好的催熟、增产作用,田间增产稻谷74%~241%,为有效提高水稻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提供了新措施。  相似文献   
35.
丁香菌酯在水中的光解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在环境中的归趋,基于《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推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分析方法研究了光源(500 W氙灯和20 W汞灯)、初始质量浓度 (1、5、10和15 mg/L)、pH值(4、7和9)和添加助溶剂吐温80对丁香菌酯在水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丁香菌酯的光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500 W氙灯和20 W汞灯两种光源条件下,其半衰期分别为2.23和1.10 h,20 W汞灯下的光解速率约为500 W氙灯下的2倍;在同一光源下,光解速率随丁香菌酯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丁香菌酯在pH值不同的3种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H 9、pH 4和pH 7;吐温80对丁香菌酯的光解有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丁香菌酯的合理使用及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采用气象色谱法测定了烯啶虫胺在水稻田土壤、田水及水稻体内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施药后30d烯啶虫胺在土壤、水和水稻植株中消解率均大于80%。从消解速率测定结果看,在本实验条件下,烯啶虫胺在上述环境介质中较易降解。  相似文献   
37.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阿特拉津和乙草胺残留量。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9%~87.6%和87.4%~89.4%,变异系数分别为3.93%~4.67%和4.67%~5.60%。回收率均大于80%,符合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8.
为制定三唑酮在食用菌上的残留安全标准,在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基地进行栽培培养,采用子实体喷药、培养料拌药的方法进行残留动态试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分析三唑酮在子实体和培养料中的残留量和残留动态。结果表明,三唑酮在食用菌及培养料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三唑酮在食用菌和培养料的半衰期分别为2.3~3.1天和14.2天。平菇、榆黄蘑及其培养料在收获时期的三唑酮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证明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并为在食用菌上制定的MRL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l0%%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白菜和土壤上喷施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50.60g/hm^2测出白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1.0×l0^-4mg/kg和1.25×10^-4mg/kg,半衷期分别为0.6d-22.1d,1.2d-24.9d,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收获期未检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相似文献   
40.
乙氧氟草醚光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正确评价乙氧氟草醚在环境中的光解行为,建立了乙氧氟草醚在水溶液中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乙氧氟草醚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乙氧氟草醚的光解速率为:pH 9>pH 7>pH 5,说明乙氧氟草醚在偏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差。乙氧氟草醚起始浓度对其光解有一定影响,光解数率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其在pH 5、pH 7、pH 9的缓冲溶液中光解半衰期分别为63、20.69、13.67 min。为指导乙氧氟草醚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正确评价乙氧氟草醚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动态和安全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